2018年5月,新加坡财政部部长王瑞杰接受新华网专访。 图/新华社
近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终于宣布了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现任财政部长王瑞杰任第一助理秘书长,现任贸工部长陈振声被委任为第二助理秘书长。
这一宣布令外界猜测已久的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领军人物的人选问题基本尘埃落定。一般而言,王瑞杰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接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并在新一届大选获胜后出任新加坡下一任总理。这也就意味着新加坡即将迎来4G(第四代领导人)时代。
国际社会瞩目新加坡新一届领导层
新加坡虽然是小国,但是近年来,不论是新加坡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关于这个国家新一届领导层的讨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首先与新加坡长期以来所建构起来的善治以及“小国大外交”的国际形象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其出色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优势的经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赢得了与其自然体量所不相称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加之,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小国身份,使其成为多个多边合作平台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些都强化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
其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人选及未来主政的走向都会引发世人对新加坡政治体制中李光耀政治遗产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新加坡政治中形成的李光耀光环或者强人政治色彩挥之不去,而如今随着政治新生态的演进,舆论不可避免地会将关注焦点放到新加坡的下一届领导团队会否实现彻底转型、成功扭转历史形象等领域。李光耀的政治遗产还能发挥多少作用以及还能持续多久,依然会是大家思考的问题。
此外,自李显龙身体多次出现状况以来,各界就一直在关注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成员人选问题,而原本被舆论看好的王瑞杰在2016年因中风而住院的意外,一度让人以为他可能与新一届团队失之交臂。而彼时新人选的浮现更是让这一走向显得愈加扑朔迷离。如今基本盘已定,新加坡未来的50年中能否继续保持永续活力,将考验新一届团队的智慧。
王瑞杰与陈振声“相辅相成”
按照其相关法律,新加坡最迟会在2021年举行新一届大选。这就对新一届领导团队的领导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接下来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们能否准备好接棒新加坡,回答好所安排给他们的答卷,将取决于他们能否经得住来自党内和社会的考验。
陈振声。 图/新华社
新加坡总理是由大选中获胜的执政党内推选产生,所以这就要过两关:一是内阁的信任,也就是党内的支持;二是民众的支持,也就是社会的考验。从现在王瑞杰和陈振声领衔的团队来看,二人通过考验的难度并不大。
王瑞杰和陈振声之所以能够成为新一届领导团队的核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权衡后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的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呼唤更为柔性和温和的技术化领导人出现。而王瑞杰和陈振声两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从政履历已经很好地呼应了这一诉求。
王瑞杰在担任金融管理局长、教育部长以及如今财政部长期间的出色表现,是其成为第一人选的重要原因。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面前,新加坡的经济虽然受到波及,但是很快就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这个危机感十足的高度开放的全球化城市国家所最为看重的领导能力。
另一方面,二人性格、履历以及领导优势方面各有侧重,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如有媒体所说是“相辅相成”。对于新加坡而言,二人能够携手共进将是这个小国未来的合理选择。
不过也有人认为,在下届大选到来之前,或许陈振声在理论上还有取代王瑞杰成为下一任总理的可能,而且陈振声在年龄上有八岁的优势。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作为第一助理秘书长的陈庆炎主动让贤推荐时任第二助理秘书长的吴作栋出任总理的先例。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
李光耀政治遗产已渐行渐远
王瑞杰和陈振声二人携手脱颖而出,是对新加坡政治走出李光耀背影的一大推动。长期以来,李光耀高大的背影不仅存在于新加坡的政治中,而且存在于新加坡人的心里。即使在其去世三年多后的今天,新加坡人仍然会怀念李光耀作为建国总理对这个国家的贡献。
但是,感恩是一个方面,对李光耀家族与新加坡政治的关联的看法又是另一个方面。尤其是历史上李光耀对政敌的态度,也多少引发新加坡社会不同年龄段民众对其领导方式的质疑。所以,民众希望能够在新加坡的政治变迁中看到非李光耀家族的团队接棒新加坡。
在2017年因为李光耀故居而引发的相关争论中,李显龙与弟弟妹妹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凸显的在故居之争背后的隐性因素,也引发公众的热议。那次争论也让李显龙及现内阁认识到尽快明确新一届领导团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如今,曾经担任李光耀私人秘书的王瑞杰成为下一任总理的第一候选人,虽然与李光耀或多或少还有着一定的联系,但这在另一个层面也恰恰反映出李光耀的政治遗产其实已经渐行渐远了。
新加坡的4G时代正在一步步走近,如果没有意外,王瑞杰极有可能在明年就会被任命为副总理,协助李显龙为下一届大选做准备,也为自己主政接班暖场热身。而到那时,新加坡的后李光耀时代也许就真的要到来了。
□范磊(山东政法学院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