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舒曼:美国不要相信中国炒作,中国没那么强?

【文/迈克尔·舒曼 译/观察者网由冠群】

新冠疫情似乎加深了这样一种印象,即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首要的经济超级大国。

我们还能指望有其它可能吗?毕竟,传统观点认为是中国人制造产品,而美国人则只负责把它们打包到“亚马逊”的盒子里。北京老成谋国在做长远打算,而我们的考量则无法超越下一次选举或某个季度的收益报告。中国严防疫情扩散,现在看似已经时来运转,而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却日创新高,反种族歧视抗议遍地开花,整个国家仍处于苦苦挣扎之中。

迈克尔·舒曼:美国不要相信中国炒作,中国没那么强?

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好吧,也许事实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就中国来说,事情并不总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很多表面上中国人占有优势的领域,包括教育、制造和技术,其实并不像很多美国人认为的那么强大。而且,北京表面上看似实力日增,但华盛顿的决策者和权威人士在焦虑着急时应牢记中国超越美国的机会并不大。

中国的崛起常被认为是历史的宿命:一个衰败的美国,背负全球义务而顾此失彼到了崩溃的节点,已经厌倦再承担自己作为超级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美国将让位于更加专注、更有组织和更积极主动的新兴强国。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将步英式和平(Pax Britannica)和罗马式和平(Pax Romana)的后尘而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对冲基金桥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已将中国的崛起置于历史悠久的全球力量周期循环之中,将今日中国的崛起比作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崛起,还把中国比作曾在17世纪创建过海上帝国的荷兰共和国。

中国的宣传机器喜欢渲染这种美国衰落的形象。在新冠疫情蔓延和抗议不断的情况下,中国的媒体将北京(据说)卓越的抗疫技巧与特朗普当局的软弱无力做了对比,声称中式管治优于美式民主。而美国最近又出现因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而引发的混乱,于是由中国党媒《环球时报》发文称“中国分析人士”警告说“美国已经成了一个失败的国家(failed state)”。

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在近几十年一直坚持不懈的预测美国灭亡。在1980年代,日本貌似注定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日本当时也像现在的中国一样采取政府主导经济政策驱动国家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被认为是优于美国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然而,日本并没有如很多人所相信的那样魔力附身:日本在1990年代早期陷入到一场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之中,此后其经济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而其曾被视为天下无敌的商业运作模式现在也成了笑柄。

迈克尔·舒曼:美国不要相信中国炒作,中国没那么强?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后,“无家可归者”数量激增。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能做的更好吗?当然,中国还会继续赢得财富和影响力。但想要成为世界第一,北京所要跨越的障碍可比日本还高。同时,美国还保留着很多常被忽视或低估的优势。

人们忘记了,即使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了40年之后,美国仍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保持着巨大的领先优势。2018年美国经济总产值为20.5万亿美元,大大高于中国的13.6万亿美元。若按人均计算,则差距更加明显。

但这些指标并没有真正捕捉到美国优势的全貌。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的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认为对比中美实力的更好指标是国民财富(房地产、股票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因为国民财富是随时间累积的。按照这个指标,美国人的财富要远远多于中国人。史剑道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有一项估算认为美国家庭的财富总和在2019年中期达到了106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家庭则估计是64万亿美元。

其次,中国现在还无法挑战美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尽管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仍在继续膨胀,但中国对外资持股比例和跨境资本流动的限制却使得中国股市在国际市场上被边缘化。在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这样巨大的压力时,全球投资者是奔向美国债市来寻找避风港,而不是中国债市。尽管一直有人担心中国的货币会挑战美元在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受到严格管制的人民币目前还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玩家:根据金融服务网络Swift提供的数据,在4月份发生的国际间支付操作中,使用人民币的仅占区区1%,而使用美元支付则占到48%。

即使在中国确实占有优势的领域,中国也并不像其初露峥嵘时那样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认为美国人不生产任何东西是因为“中国制造”的标签无处不在。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中国在2018年的确占有全球制造业28%的份额。但美国工业也没有萎靡不振,尽管只占有大约17%的份额,但这一数字还是比德国大肆吹嘘的制造能力高出三倍。而且美国还能生产高度工程化的产品,比如飞机和芯片,这些产品中国是很难仿制的。北京投入巨资研制了一型商用飞机来和波音和空客竞争,但这个项目却遭遇了漫长的延误和令人尴尬的技术故障。即使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也不是一个更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在中国经营一家工厂的成本大致和美国相当,因为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要远高于他们的中国同行。

美国还在更为关键的领域占据上风:技术。曾有一种说法是中美之间爆发了一场“技术战争”,因为北京的决策者正努力在各个行业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涵盖的行业范围从电动汽车到5G电信系统。但现在,这场“战争”还不过是一场小冲突:尽管中国努力了25年,投入了巨额财政资金,但中国的半导体公司仍然在设计和工艺方面落后于美国同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任一具体环节都远未达到整体独立的水平,更别提占有领先位置了。”美国的科技巨擘,如脸书、谷歌和推特,都是真正的跨国公司,它们提供的服务能吸引全世界各个角落的用户。而它们的中国同行,比如腾讯、百度、新浪微博,还在苦苦挣扎着想要走出国门。即使在中国人取得长足进步的领域,美国也没有被甩落尘埃。尽管中国善于将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商用,但美国更善于开发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提供动力的工具、理论和芯片。

迈克尔·舒曼:美国不要相信中国炒作,中国没那么强?

中国目前也有了很强的芯片设计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海思官网

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赶上美国。中国学生蜂拥挤入美国大学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比美国的差。在一份世界最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最靠前的北京大学名列92位,位于50所美国大学之后。在今年3月发布的新学术自由指数里,中国排在学术开放模范生古巴和伊朗之后。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就是许多高增长新兴经济体可能的归宿:在达到收入舒适区后,它们的经济增长停滞了,它们开始奋力跨入世界最发达经济体的门槛,但却受困于无力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近代,只有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比如韩国和新加坡。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可能会受困于这个陷阱。中国经济中强力的国家之手(令许多美国决策者羡慕不已)可能会拖累中国经济。官僚们将银行贷款、政府补贴和其他资源导向臃肿低效的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的僵尸公司和全然无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累积如山的债务,还扼杀了亟需的生产力进步。再加上不断萎缩的劳动力数量(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果)、不完善的福利体系和烂账缠身的房地产业,中国可能要做好迎接经济动荡和经济成功的两手准备。

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在经济、战略和意识形态方面都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北京将继续扩大其政治影响力,并增强其军事实力。但是,如果其经济奇迹出现停滞不前,那雄心壮志可能难以为继。

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可能会对美国的政策产生影响。当不必担心北京的作为时,华盛顿可能会更多关注国内状况,提升竞争优势,比如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独霸天下的经济强国吗?不,”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告诉我说。“只要我们政策对头,中国人就无法赶上我们。”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大西洋月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