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分享|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观点分享|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中美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和英国“脱欧”形势明朗在2020年开年暂时呈现的一片向好态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风险新挑战。截至3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包括中国在内已有10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万人。受此突发疫情影响,2020年世界经济开局不利,全年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加大,最终影响程度仍将取决于疫情蔓延的范围和结束的时间以及各国应急措施的效果。

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受到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困扰,国际组织之前对2020年世界经济的预期本已不尽乐观,中美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和英国“脱欧”形势明朗一度成为新一年经济增长的期望和动力,而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然爆发,且不断蔓延和持续发酵,则令2020年世界经济开局即面临新威胁新挑战。

2月17日,世贸组织(WTO)速报显示,新冠病毒疫情加剧全球货物贸易低迷态势,集装箱海运和大宗农产品交易减少、汽车产品指数停滞,最新前瞻性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只有95.5,继续低于100,且低于上期。世贸组织预计第一季度全球贸易同比增速可能再次下降,未来几个月全球货物贸易很可能继续疲软。

3月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下调至2.4%(见表1),将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经济增速预期从3.2%下调至2.7%,OECD报告认为疫情已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危险”。

3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使得2020年实现更强劲经济增长的希望落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9个成员国中,目前有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已报告有感染病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19年的2.9%,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修正后的预测。IMF在2020年1月曾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

亚洲是本次疫情波及人数最多的地区。3月6日,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报告预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减少0.1个至0.4个百分点,财政损失预计将在770亿美元至3470亿美元之间。受疫情影响预计拖累中国GDP增长率0.76个百分点,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发展中地区2020年经济增长可能减少0.2个至0.5个百分点。

表1:2019-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OECD预测) 单位:%

观点分享|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注:1.该预测以PPP名义GDP计算;2.截至日期:2020年2月28日;

3.印度以4月起的财年计算;4.“#”为2019年11月预测值。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根据模型预警,如果疫情扩散到亚洲以外地区,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少1.3%,即产出减少1.1万亿美元。穆迪公司预计,疫情将加大今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韩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可能全部陷入衰退。

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截至3月9日,全球确诊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的国家和地区为105个,遍及五大洲。其中,世界前10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荷兰、韩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均名列其中,其经济体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二以上。

美国3月9日,确诊病例547例。尽管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活动仍然构成不断演变的新风险。全美零售商联合会和哈克特联盟发布的月度预计,2月份美国港口的入境集装箱数量将同比下降12.9%,3月份料同比下降9.5%。近期内,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国股市一度出现暴跌,出现了自1997年以来的历史上第二次熔断。3月3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较大幅度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幅度超出过往的25个基点的一贯谨慎做法,也打破美联储之前试图停止减息的承诺。经合组织将美国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从2.0%下调至1.9%。

欧元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蔓延,27个欧盟国家全部发现确诊病例。截至3月9日,欧盟国家中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确诊病例7375例,意大利政府已宣布“封城”。法国和德国分别为1126例和902例。疫情持续蔓延,已开始影响欧盟国家制造业供应链、运输业、纺织业和旅游业。经合组织将欧元区经济增速从1.1%下调至0.8%,其中,法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0.9%,德国经济增长预期0.3%,意大利将为零增长。欧盟委员会3月4日就新冠病毒的影响,警告称法国和意大利可能遭遇技术性衰退,第一季度或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经济萎缩。标准普尔报告认为欧洲经济的短期前景已经恶化,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一半,从此前的1%降至0.5%,并预计受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影响的意大利经济将萎缩0.3%;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今年增长可能陷入停滞。

日本3月9日,确诊病例483例(不含钻石公主号696名感染者)。根据日本内阁府最新数据,日本去年四季度GDP同比下降7.1%,超过此前报告的6.3%,为2014年二季度以来最大降幅。疫情冲击正值人们对日本今年经济疲软的担忧加剧之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损害了日本的产出和旅游业,加剧了人们对于日本经济可能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从而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担忧。中国游客赴海外旅行的首选目的地是日本。2019年春节期间当月,共有65万人次的中国游客访日,消费额达到1.7718万亿日元(约合160亿美元)。疫情发生后,根据日本旅行业协会的调查,3月份之前取消原本赴日旅游行程的中国团体游客可能会超过40万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可能陷入技术性衰退,即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安倍政府誓言“利用一切手段抗疫”,日本已出台2轮经济救助计划。其中第二轮涉及2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的救援计划。日本政府表示将根据需要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日本央行也表示将通过适当的市场操作和资产收购,向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但经合组织最新预计仍将日本增速从0.6%下调至0.2%。

其他亚洲国家对于其他亚洲国家而言,基于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它们受到这次疫情的打击无疑也将是最大的。亚洲开发银行预计,持续的疫情通过多种渠道(旅游、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和健康卫生)影响亚洲其他经济体,包括韩国、泰国、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亚行预计疫情将分别拖累上述国家GDP增长分别减少0.13个、1.11个、0.57个、0.41个、0.30个、0.23个、0.22个百分点。其中,泰国财政部已在1月29日将2020年本国GDP增长预期从先前的3.3%下调至2.8%。泰国经济高度依赖旅游业,GDP的近2成是旅游业创造的。而中国游客又是赴泰国游客中最多的,占到3成。泰国国家旅游局预计今年泰国旅游收入将减少15亿美元。新加坡预计今年中国赴新加坡旅游的游客数量将减少25%至30%,这将沉重打击新加坡经济。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报告,东南亚将是受中国游客人数下降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其旅游收入损失将达70亿美元。该报告预计,前往东南亚国家的中国游客数量将普遍下降30%-40%。而且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回升,真正恢复估计要到2021年第二季度。

中国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蔓延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中国防控疫情的经验以及及时复工复产对世界经济意义重大。因为中国在经济规模、国际分工、产业链、供应链及贡献等诸多方面已经位居世界经济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进口国。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的占比达到16%;中国占世界进出贸易的11%。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三成左右。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全球几乎所有门类的制造业在中国都有其产业集群或核心企业,中国制造业关系到全球制造业布局。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重叠,停产或半停产、停工和半停工,已迫使中国经济按下“暂停键”,供给和需求端同时快速降温,短期内对中国自身经济必然产生影响。世界是平的,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或影响发酵则通过旅游、消费市场、运输、产业链、供应链而逐渐广泛溢出。

旅游业和消费首当其冲。中国游客是当今按国别计算的最大旅游和消费群体。2018年,中国的出境游客上升到了近1.5亿人次,在境外的支出超过2270亿美元,在国际旅游支出中占16%。春节期间正值出游旺季,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导致130多个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出入境管制措施,主要涉及航班调整或取消,口岸及港口管理、签证服务暂停等。全球至少30家航空公司停飞或削减了中国航班,遍及五大洲。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航空公司收入很可能减少50亿美元以上。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中国人因担心感染病毒而取消或推迟度假安排,世界旅游业可能将遭受大约800亿美元的损失。在中国限制出境游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强针对中国人的边境管制后,从东京到伦敦的酒店、赌场、航空公司和零售商都遭遇了一股强寒流。受这次疫情冲击最大的毫无疑问还是那些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气最旺的邻近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以及这些国家的奢侈品销售、其他零售和酒店业务。

国际贸易及国际航运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国际货运业方面,丹麦海事数据提供商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疫情引发的贸易量减少正导致集装箱航运公司每周损失3.5亿美元运费收入。自1月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贸易网络中的集装箱数量已减少35万个。中国和美洲之间至少有21次航行被取消,相当于19.85万个集装箱,亚欧贸易圈中也有10次航行被取消,预计未来几个月的航运量还将大幅下降。海运业的萧条会直接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还可能累及造船业。

受疫情影响,跨国公司接连受到干扰,危机的短期影响已经显现,甚至带有影响长远之势,制造商和零售商纷纷考虑调整供应链。由于缺少中国零部件,日产公司已经在日本对汽车进行限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也关闭了国内工厂,并强制2.5万名汽车工人休假。苹果公司承认,新冠病毒将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收入。该公司的苹果手机产品是在中国制造的。拥有3万多名工人的英国品牌捷豹路虎公司警告说,除非中国的供应链恢复,否则生产将被迫停止。

随着限制措施的实施影响的扩散,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下滑,石油、铁矿石和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将因中国工业需求下降而下降。《日本经济新闻》根据欧盟委员会统计的国际产业相关数据估算,中国制造业生产规模减少100亿美元,将令海外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减少67亿美元,特别是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受影响较大。多家车企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月份车企产销量下滑。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减少80%,1-2月累计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

中国国内需求短时期内急剧下降,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形成沉重打击;若长时期停工造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吃紧,甚至局部瘫痪,则将使全球产业链陷入连锁反应式的空前混乱。

对中国企业调查显示,七成企业认为疫情将持续2个月以上。钟南山认为全球疫情至少延续到6月份。据中金公司估算,国内疫情的爆发及防控措施的执行可能拖累全年GDP增速减少1-2个百分点,其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瑞银集团和高盛集团分别下调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增长预测至3.8%和4%。经合组织大幅调低202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至4.9%。

警惕疫情诱发的“次生经济灾害”带来的外部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扩散,引发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全球经济增长环境面临新威胁和新考验,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出现也呈现新的风险和挑战。

一是外需市场萎缩风险正在加剧。随着疫情的加速扩散升级,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采取隔离防疫措施,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占据我出口市场的重要份额。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占据我出口市场份额超过四成,若疫情在中东和欧洲加速蔓延、美国疫情进一步升级,各国的隔离防控措施也逐步升级,欧洲、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由于疫情而出现的经济放缓,反过来必将影响我国出口和对外投资。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显现。海外投资项目面临长期政策不确定风险和供给冲击,可能反过来减缓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布局的进度,对中国外需及全球投资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根据模型推算,若2020年全球贸易增长减速10-15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加值占GDP12%左右,出口萎缩将拖累中国全年GDP增速减少1.2-1.8个百分点。考虑到出口减速对国内就业、消费及投资的影响,则对GDP影响更大。国内疫情可控后,制造业企业复产修复获得延续,将带来国内贸易的短期改善,特别是出口短期或出现反弹。但是,若海外疫情集中爆发,扰动全球产业链,外需或出现整体性回落,对国内出口将造成新压力。

二是新的债务风险。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各国政府首当其冲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以应对。目前看,意大利政府紧急拨款36亿欧元,用以支持经济发展,同时还将出台力度更大、适用范围更广的经济政策,包括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对遭受重大损失的公司减税,加强卫生服务和医疗资源分配等。德国财长也表示,如果形势恶化,德国政府拥有刺激财政的手段。日本也已出台两轮经济救助计划。这些措施短期内可以发挥救急作用,但若疫情持续恶化,各国政府财政负担继续加重,捉襟见肘,对本已债台高筑的各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世界银行一直担心新一轮的债务危机的爆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8年10年间,全球债务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2019年全球债务(主权债务、企业债务以及家庭债务)创下逾250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2020年1月份债务余额再度增加10万亿美元。未来一旦出现金融环境收紧,利率上升,风险溢价不可避免地飙升,致使资金链断裂,偿债及再融资风险极易引发全球债务风险。

三是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资产新泡沫风险。疫情的加速扩散,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呼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2020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避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使用“所有合适政策工具”来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增长并防范经济下行风险。欧洲央行表示准备在必要时采取适当及有针对性的措施。日本央行表示将密切监视未来的发展,并将努力通过适当的市场运作和资产购买来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并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3月3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率先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在澳央行宣布降息后的几个小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宣布了今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到1%至1.25%的水平。上一次美联储紧急降息还是在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10月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多国降息反映出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严重性。目前全球很多国家采取超低利率,甚至已有17个国家出现了负利率的情况。全球负利率国债已经达到17万亿美元,其中有4万亿是最近3个月新增的。特别是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低利率暂时缓解企业借贷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缓解压力。但是,在市场一片恐慌情绪下,减息的作用弱化,影响力大打折扣,不及预期,而同时又将伴随市场产生新的资产泡沫。

四是全球产业链重置风险。中国产业门类完整,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及供应链各个环节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和销售市场,还生产了全世界65%的智能手机和45%的个人电脑,当然也是绝大多数这些产业上下游的零部件及相关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实际上,从低端的服装到中端的化学制品,再到高端的科技产品,特别是主要的电子消费产品,它们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生产基地都在中国。长时期停工造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吃紧,甚至局部瘫痪,进而使全球产业链陷入连锁反应式的空前混乱。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工业企业停工停产已造成一些影响。世界上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正面临由于工厂关闭时间延长和中国劳动力短缺而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的问题。电子电信和半导体公司都依赖在中国的工厂,全球数据公司指出,亚马逊微软和苹果等大型科技企业在中国都设有零部件工厂,很多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和游戏机等的制造过程都离不开这些零部件。由于配套零部件短缺,包括现代、日产、丰田、本田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内的跨国车企,部分工厂不得不选择暂时性停产。而近日,由于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确诊病例的增长,上述车企一些生产基地面临的停产风险增加。2月初,苹果在中国的许多供应商被迫停止生产。美国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指出,以北美公司为主的近5.1万家企业在中国受冠状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地区都有直接供应商,全球有500多万家公司则在这些地区至少有一个二级供货商。

疫情危机的短期影响已经显现,甚至带有影响长远之势。“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念头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产生,制造商和零售商纷纷考虑调整供应链,反思是否过于依赖中国。苹果公司正在重新规划供应链,小米公司称已将一部分订单转移至越南和泰国生产,有些企业也开始寻找其他供应商。虽然短期内无法真正实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转移,但不排除未来做此布局的可能性。

中短期来看,全球供应链不会因为一次疫情就能发生大规模调整和重组,中国的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替代的。疫情平息后,这些供应链会逐渐恢复。但长期来看,将供应链更加分散化的呼声一定会成为各国经济决策者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选项。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霸主地位可能被削弱。

作者:梁艳芬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本文写于2020年3月)

观点分享|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编辑:罗伟

审校:周义升

宋思源:数字要素贸易优势在疫情期间凸显

任吉蕾:欧盟数字经济战略简析

范舒雯:简述国际组织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现状

周义升:浅析印度个人数据保护法草案

尹文渊:夯实数据安全基础 推动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

孙 建:数据,驱动经济增长新要素

王雨青:日本数据跨境流动现状简述

李钢 张琦:对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思考

任吉蕾:德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监管

周晓剑:深刻理解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战略意义

李 峄:五举措应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李晓雪、路红艳、林梦: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机理研究

观点分享|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