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抢不走”的中国制造 RCEP对中国究竟好处在哪?

最近你发现来自东南亚的水果、来自日本的电器、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都便宜了吗?

从1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开始生效。东盟十国和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一共15个国家之间将大幅相互减免关税,直至为“0”。仅关税减免一项每年就将释放近万亿美元的市场红利。

对于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吃货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来自泰国的榴莲、来自菲律宾的香蕉、来自马来西亚的山竹、来自越南的芒果、来自新西兰的猕猴桃、奶粉都将因此而更加新鲜、便宜。而来自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化工原料,来自老挝、印尼的铝土、煤炭、橡胶等也将有10%~60%不等的关税下调。

然而,中国历尽千辛万苦组织起来的RCEP自贸区,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家多买这“三五斤”的便宜东西吗?

尤其对于一些企业和行业来讲,随着关税的大幅下调,难道就不担心整个东南亚,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企业抢走中国的市场和投资吗?

01 越南“抢不走”的中国制造

在RCEP协议中降低关税、开放投资是双向的。这意味着中国也要对其余14国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和投资。来自日本、韩国更便宜的商品将冲击中国市场,来自东南亚国家更便宜的劳动力价格将冲击就业,而中国的投资也将更便利地转向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种植业、制造业。

越南“抢不走”的中国制造 RCEP对中国究竟好处在哪?

我们已经看到,就在RCEP刚刚生效时,多条关于越南生产的运动鞋将代替中国制造的消息就又一次被推上了头条。

尽管这是一个从十多年前就开始被人们讨论的话题,据耐克公司介绍,早在2010年越南生产耐克运动鞋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制造,并主要出口欧美。但是随着RCEP的生效,越南生产的运动鞋是否将返销中国,从抢“订单”变成抢占中国市场?

不仅如此,越南生产的小家电,印尼、马来西亚代工生产的日韩品牌的手机、电视、洗衣机也都有可能从主要出口欧美,变为出口中国。尤其是在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中国庞大的市场、旺盛的购买力、坚挺的人民币、更加便利的物流,都成为亚太各国将目光转向中国不可抗拒的诱惑。

中国怎么办?人们有必要担心吗?其中的产业变局和市场机遇又在哪里?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仔细拆解一下亚太地区的供应链格局,以及中国组建亚太经济矩阵的初衷。

就以越南的运动鞋产业为例,从2010年越南代工生产的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著名品牌的运动鞋产量就已经超过中国。2021年,越南生产的耐克运动鞋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已经达到51%,而中国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21%。

表面上,昔日的曾经辉煌的“中国制造”正在被“越南制造”代替。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中国依然在控制着越南的运动鞋产业,乃至整个越南制鞋业的关键供应链。中国只不过是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部分转移给了越南、印尼等国家。

据越南皮革鞋业和箱包协会透露,越南快速发展的制鞋业只赚取了微薄的利润。其中,大部分的生产设备、生产线主要来自中国,目前越南制鞋业设备国产化比例仅为55%;运动鞋的各种纺织面料、塑料橡胶制品也主要来自中国,有45%的生产原料需要从中国进口。

尽管越南是石油、橡胶生产和出口国,但是因为缺少石油炼化、纺织化工、橡胶改性,以及机械制造的工业体系,越南制鞋始终无法迈上国产化的台阶。

于是,越南就形成了几乎完全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体系。表面上,是越南“耐克”抢走了中国制造的份额,但是实际上,欧美的品牌和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却牢牢地掌握着越南的运动鞋产业命脉。

02 绝对核心 “中国制造”的秘密

其实,中国也经历过越南这样快速发展而又倍感无奈的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运动鞋产业也是从引进外商、出卖廉价劳动力开始的。随着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大量欧美运动鞋品牌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

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中国运动鞋产业也曾和现在的越南一样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

然而,令越南难以企及的是,中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独立、完整的庞大科研和工业体系。当中国逐步掌握了现代制鞋技术后,中国庞大完整的工业体系有能力完成相关制鞋设备、材料的研发、生产。

不要小看独立生产一台设备,乃至一条生产线的制造难度,从钢铁冶炼、机床工业、电子器件制造,到图纸设计、机械加工、组装调试、再到相关人员的培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实现产业的国产化。

不要小看纺织化工方面的突破,它也需要中国拥有从石油开采、冶炼、化学合成的全套产业链和几十年的技术积累。

同时,建设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需要长达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积累,还需要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

例如,当中国掌握了耐克、阿迪运动鞋的基本制造技术之后,用仿制品去直接与耐克、阿迪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显然是不可能的。

幸好中国有规模庞大的市场规模,这为中国的制鞋产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和试错空间。从假冒伪劣充斥,质量低下,到逐步开始提升质量、提升品质和设计,直至形成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的整个过程,中国制鞋业可谓“大浪淘沙”。

今天的中国运动鞋产业能够掌握全部供应链、形成安踏、李宁这种知名品牌,并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这背后是长达七十多年的工业积淀,长达二十多年的优胜劣汰、几经浮沉,以及14亿民众的宽容与支持。其中缺少一个都不会有中国运动鞋产业对于整条供应链的掌握。

对此,“越南制造”要想代替“中国制造”,把握全部运动鞋供应链显然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它既不具备中国的客观条件,也没有中国这样的历史和工业积淀。

越南“抢不走”的中国制造 RCEP对中国究竟好处在哪?

越南要想自己制造一个运动鞋鞋底,就需要建立一个化工厂;要想建立一个化工厂,就需要建立从勘探、开采、到冶炼的石油炼化体系。而这之前还要先建炼钢厂、先建机床厂,还要先建大学、中学、小学。而要想建大学、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工人,则需要从土地上将农民解放出来,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原始资本。而这背后又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革命,或者是对外的战争与掠夺。

放眼全球,到目前为止能够独立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国家和区域,一是依靠先发优势,例如英国;二是依靠地理大发现和战争掠夺,例如美国,第三种就是依托千百年以来积累下的深厚文化和庞大领土与人口,以及整个社会的深刻革命。

无论是独立生产一双运动鞋,还是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供应链,这背后其实隐藏着难以想象的门槛。因此“中国制造”绝不是浪得虚名,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

03 RCEP对中国的好处在哪?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RCEP中的15个国家,除了中国,无论是越南、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还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这些发达国家,我们会发现,其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有能力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如此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

因此,整个亚太地区要想推进经济发展,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就必须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原先依赖的是欧美市场和全球供应链,而现在随着欧美市场的萎缩、全球供应链的“打结”,转向中国、抱团取暖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在RCEP框架内,中国和其他14国的核心利益其实都不会受到损害,相反更多的是资源互补,市场共享。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需要中国市场、投资和供应链保障。而中国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市场和产业发展空间。

尤其在欧美掌握品牌、设计、高科技核心技术等供应链上游,但缺乏产业制造能力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低端产业链竞争能力尚存、产业链中端优势明显的有利时机,完成对亚太地区供应链的拓展与绑定。

RCEP除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物资保障能力,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增加出口外,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帮助中国和RCEP各国形成更加紧密的供应链绑定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的产能、科技和金融市场能更加紧密地合作。

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和产业链配套延伸将更加顺畅,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与储备将率先在这个区域推行。

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资源和农产品,也将摆脱欧美财团的单方面控制,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经济发展区的重要支撑。

以日本为例,作为整个世界技术、资本的重要来源地,日本在RCEP自贸区中无疑将扩大其影响力。日本不仅能凭借其在东南亚早期的投资、积累的商业渠道和科技研发能力收获更多的利益,而且大可不必事事看美国的脸色行事。

在RCEP中,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就已达到约3150亿美元,日本与东盟的贸易额也超过了2000亿美元。日本对RCEP各国贸易的迅速增长正在弥补对美国“贸易战”带来的损失。

目前,除老挝、文莱外,中国几乎是所有RCEP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各国对于中国贸易的高度依赖,与中国上下游产业链的高度融合,实际早已将RCEP各国与中国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而对于中国来讲,RCEP自贸区的建成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增长。201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57万亿美元,其中,中日、中韩、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150亿美元、2845亿美元、1589.7亿美元;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更是达到6414亿美元。RCEP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到中国全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0%以上。

尤其在美欧正在结成同盟对华采取“遏制”政策的背景下,中国一方面通过RCEP加强自身在能源、矿产、农产品上的供应保障,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中国也在依托RCEP扩大自身的商品出口,加快过剩产能的转移,以及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来加速推进产业升级。

中国的庞大产能、市场和快速的产业升级,日本的娴熟的国际资本运作和高端产业技术能力,韩国的电子、化工和汽车产业,东盟各国丰富的农产品、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快速增长的产业化需求和能力,再加之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牛肉、羊毛、乳制品。

一个围绕在中国周边,覆盖整个东亚、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的经济“矩阵”和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势必加快。这一点,在东盟与中国的贸易中已经开始表现出来。202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金额累计达4.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4%。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比重已达近五成。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六个东盟国家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牛肉,以及新西兰羊毛和乳制品也开始接受以人民币作为结算的贸易。

尤其在美元大幅“放水”、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无论是人民币还是中国经济都在成为RCEP各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增长动力。

- END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