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2022年以来,房地产“救市潮”,正在全国蔓延。据中原地产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到4月18日,全国累计已有近80城出手“托底”房地产。最开始是山东菏泽、广西玉林、浙江湖州等这些三四线小城市,逐渐地哈尔滨、郑州、福州、南宁、贵阳、南昌、西安等省会城市也加入其中,到后来连一线城市上海、广州等也沦落到不得不出手“救市”的地步了。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各大城市“松绑调控”的形式也五花八门,诸如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调整公积金政策等出镜率最高。此外,省会城市郑州,率先“取消了认房认贷”,而且又重启了“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算是给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开了头。随后,我们看到,福州取消了限购,外地户籍在福州主城区内购房已无需提供社保或纳税证明或落户;哈尔滨废止了限售政策;兰州明确,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南京部分地区取消限购,外地户籍居民可在溧水区、六合区购买1套商品房。

2022全国各大城市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想回答这个问题,不容易,我们需要从微观房地产和宏观经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但是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微观层面,指的是房地产行业自身的情况:4月17日,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及2022一季度房地产投资等相关情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

第一、2022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0.7%,这是房地产1998年市场化以来最低的增速,上一个最低点是2015年的1%;

第二、2022年3月份,重点70城中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仍然有45个,占比超过64%。为什么只说二手房不说新房,因为二手房才是市场的真正晴雨表。新房受“限价”政策影响,价格早就失真了;

第三、一季度销售额、销售面积、销售价格“三降”: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2.7%,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522元/平米,同比跌幅为10.3%。其中3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跌52.6%,销售面积同比下跌57.2%;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第四、开发商拿地积极性明显降低,一季度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超过40%。其中的原因我们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资金紧张,导致房企拿地热情骤减;二是对后市预期严重不足,很多房企拿地有所收敛。

第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7026万平方米,比2021年末增加6003万平方米。从去化周期来看,库存消化周期已持续增至19.5个月,不同能级城市皆保持上扬:一线增至12.96个月,二线增至18.05个月,同比涨幅均在40%以上,,而三四线去化周期已达到23.25个月,同比增83%。其中防城港的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达到了90个月左右,也就是说需要约7.5年才能卖完;

第六、3月份国房景气指数降至96.66,创2021年3月以来的新低。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明白了,我们标题所说的“实在是耽误不起了”的真正含义了:此情此景,如果不对房地产进行托底,那么势必市场行情会更差,不排除接下来有“一泻千里”的可能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下,购房者根本没兴趣买房了,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陷入“困境”了。

有两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第一是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万亿左右,增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4%。具体来说,2月份同比减少了5948亿元,3月居民中长贷仍承压,预计减少4500亿元;第二是2022一季度居民新增存款7.82万亿,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换言之,当下老百姓都不敢消费了,转而喜欢“存钱”了。

“托底”房地产,本质上就是救市,救市真正救的是老百姓买房的信心,老百姓有信心,开发商才能销售回款,才能存活,新、二手房才有交易,地方才有税收,才有经济来源(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关系到地方的“钱袋子”),这是一个完美闭环,所以当老百姓都不消费,没兴趣买房的时候,确实到了出手“托底” 的时候了,而且“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看完微观房地产层面的分析,我们再来看宏观经济层面的情况。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大。我们看到,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放缓不少,比机构预计的5.6%相差甚多,而且还让全年5.5%的增速,后三个季度的压力大增。

此外需要注意到的是,3月主要经济数据边际显著下滑,其中消费、房地产、新订单等回落最明显: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较1-2月下降2.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2.4%,较1-2月下滑6.1个百分点。房地产拉胯,其上下游的消费也被拖累:3月份家电及音像器材、家具分别下跌4.3%、8.8%,建筑及装潢材料则只小涨了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5%,剔除价格,实际同比-6.04%;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0.9%;PMI供应配送时间为48.6%,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情况,虽然不能用“悲观”来定义,但也称不上“乐观”,更何况4月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在加大。所以这个时候,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必须要稳,因为房地产是经济的压舱石——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2020年,房地产对GDP的平均贡献率高达12.5%,其中房地产+建筑业的合计贡献率超过了20%。

看到这里有一个结论已经非常清晰了:一季度经济数据不理想,说白了是房地产主要在“拖累”。而当前房地产有“硬着陆”的风险,这也是国家不希望看到的。对于房地产,高层早就明确了,它的支柱地位不变。所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2022为啥要急着“托底”房地产了: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用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话说就是,“房地产是周期之母,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直白点说就是,房地产肩负着稳经济的重任,关键时期,绝对不能掉链子。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在北师大教授董藩看来,全国近80个城市出手“托底”房地产,其实就是在救经济。因为房地产不仅是支柱产业,还是主导产业,更是先导产业。一方面估算,中国GDP总量的30%-40%是由房地产业完成的;另一方面,房地产通过产业整合和带动,决定了其他产业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非常明确。

截止到4月18日,全国有近80个城市出台了“托底”房地产的政策,专家预计后续仍然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只不过,虽然1-4月份,市场暖风频吹,政策触底的迹象明显,但市场的底部可能仍未出现。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最后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第一,房地产还有发展空间吗?第二,会不会重走过度依赖房地产的老路?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济学家任泽平4月19日在文章中给出了回应,房地产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在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据有3个:第一、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64.72%,还有10个百分点以上的空间;

第二、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城市群还有住房需求缺口,可以通过人地挂钩和因城施策松绑满足市场化商品房需求部分;

第三、农民工、新毕业大学生、新市民等对住房刚需明显,我们建议今年应该大力大规模实施保障房租赁房建设,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就业,还能改善民生,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有百利而无一害,德国、新加坡等都有成功案例。

2022为啥急着“托底”房地产?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央媒经济日报在《稳楼市需谨防市场过快上涨》文章中也发声定调了:当前各类政策出台,目的不是再让市场通过暴涨来纾困,而是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要谨防重走过度依赖房地产的老路。

虽然央媒定调“不会重走老路”,但是面对一季度房地产出现了严重问题,接下来国家对房地产的刺激力度大概率会更大,这意味着一连串的利好可能会降临——除降准之外,5、6月份降息的概率也进一步加大了。

与此同时,专家刘博认为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房地产会“刺激过度”,迎来大幅反弹:一方面,疫情反反复复,很多家庭的经济收入大幅下滑,住房消费肯定会趋于理性,这决定了后续楼市很难复制前两年的火爆行情;另一方面,房价处于高位,“房住不炒”已经深入民心,且居民部门的负债率已经接近极限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