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棋至中盘:陆家嘴论坛定调金融演进路线图

作者:时代财经 高隆

6月18日,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召开。今年的陆家嘴论坛的主题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货币财政政策纷纷出台刺激措施,民生救助、纾困企业成为第一要务,同时国与国的边界因为疫情很多时候被阻断,全球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我国,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建设逐步进入正轨,货币政策在进行短暂的流动性释放后,开始寻求稳健基础上的适度灵活,同时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取消许多金融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积极推动科创板制度创新,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主动与国际接轨,引领上海确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此次陆家嘴论坛上,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一行两会领导都做了重要演讲,释放出8大重要信号。

2020棋至中盘:陆家嘴论坛定调金融演进路线图

图片来源:微博

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致辞中表示,货币政策要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总量政策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与以往高层在谈到货币政策时不同,此次一行两会领导发言,都提到了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同时适度灵活。

事实上,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经济都带来了重大冲击,相关国家都纷纷出台了经济刺激政策。

我国上半年也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这些措施包括三次降准,增加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额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等。上述政策的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5月广义货币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增速分别为11.1%和12.5%,都明显高于去年。

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万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万多亿元。

易纲表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但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巨大,史无前例,这在初期作用甚大,但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此次陆家嘴论坛召开正值我国科创板开板一年之际。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做主题发言时称,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我们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通的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支持更多的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事实上,科创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正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向其他板块复制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年来,科创板平稳运行,累计筹资额1274亿元,带动上交所稳居今年上半年IPO融资全球第一宝座。

对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提出了“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

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基本制度,着力增强交易便利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健全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强化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大幅提高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推动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落地,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同时,银保监会近期也将推出六项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发展。郭树清称,一是增加新的机构投资者;二是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三是推进银行与基金公司、银行与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深度合作;四是引导商业银行有序处置非标不良资产,鼓励新设理财子公司加大证券投资;五是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六是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实行差异化比例监管,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继续扩大开放

金融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政策。

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加快,目前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等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包括全球十大资产管理机构、全国九成以上外资私募机构等,纷纷选择落户上海。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我国金融市场采取渐进式、管道式的开放模式,目前的开放渠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如沪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国际投资者通过离岸市场投资境内市场。第二类是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如QFII、RQFII,以及境外投资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等。第三类是境外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商业存在,直接在境内开展投融资业务。

其透露,近期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整合债券市场投资渠道,取消QFII、RQFII额度管理,扩大QDLP、QFLP试点,监管机构放开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都是扩大在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表示,深化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不仅没有因疫情而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本次陆家嘴论坛上,包括副总理刘鹤以及一行三会领导,都在发言中强调了支持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刘鹤表示,中央政府将坚持“一国两制”,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切实保护各国在港企业和投资人权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受国际政治因素影响,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战。美国财政部甚至决定将对香港资本市场施加影响,其中就包括限制经过中国香港的资金流动措施。

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令香港经济陷入前所未见的困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表示,近期香港就业情况持续恶化,从趋势看,香港的失业率无可避免会由4月的5.2%进一步攀升,可能会超过2009年金融海啸期间的最差情况。

易会满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优化沪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进一步拓宽ETF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郭树清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完全有能力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上海正在努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沪港两地可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相互促进提升。

此次高层领导的发言,无疑是对香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信心。

直面疫情迎全球化新机遇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正在对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易会满称,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因此出现了暂时性的困难。但国际分工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球化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发展中去解决。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今年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估计经济增长要收缩2.5%,人均收入要下降3.6%。根据世行的预测,巴西今年经济增长可能是-0.8%,俄罗斯可能是-0.6%,印度是-3.2%,而南非是-7.1%。

只有中国由于基本走出了疫情的阴影,正在比较有序地复工复产。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制造业增长5.2%。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论坛上表示,现在能够为全球化真正提出新建议、新举措,推动更高层次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其实不多。中国在下一轮全球化当中其实是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我们有这个条件提出新的建议,推进新一轮的全球化。这样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对全世界也是有利的。

星展集团首席执行官古普塔认为,新冠疫情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次机会,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能够把人民币变成一个更好的交易渠道。

方星海表示,下一轮全球化过程当中,中国可以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抓手,以此大幅度推进金融开放,把上海打造成一个金融开放的新高地。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得上海金融市场的人民币资产可以非常方便地为全球投资者所拥有、所交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中国,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深受其害。有国际组织预测,发达经济体将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将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收缩。

面对疫情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抗疫救灾作为最突出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一是民生救助;二是纾困企业,疫情的特殊性在于这次受冲击大的不一定是小微企业,很可能是比较大的企业;三是稳定金融,包括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稳定,金融服务的稳定,以及对产业和企业服务的稳定;四是避免危机,避免整个经济因疫情冲击演变为经济危机;五是要引导预期,同时也要为经济逐步恢复做好安排和准备。

在我国,疫情得到稳定控制后,复工复产顺利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利,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为企业让利1.5万亿。

另外,在疫情的冲击下,银行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刘鹤在致辞中表示,要适应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各种堵点,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结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制造业贷款比重。

同时,银保监会也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政策性金融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今年政策性银行安排信贷规模比去年多增近1万亿元,债券发行规模也将增加,可用资金大幅提升。另外,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安排专项纾困资金,金额合计1000亿元。新增1000多亿元转贷款规模,主要提供给中小银行,特别是互联网银行。

沪新金融合作迎来新起点

202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立双边关系30周年,金融合作则一直是双边关系中的亮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表示,双方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特别体现在三大方面:壮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加强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机会在对方市场进行发展。

多年来,新加坡的银行在不断地深化与上海的合作关系,星展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已经进行了贷款银团和联合债券承销方面的合作;华侨银行和上海银行在

数字银行和供应链融资方面有很多合作。

双方的监管合作也日益加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自2017年以来联合组织了两市的金融机构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据悉,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在今年8月份将成立新的上海代表处。并启动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的金融工作小组,目的就是要促进两市的金融机构参与各自的金融领域,比如说跨境人民币业务和产品创新等。

新加坡是全球排名在前五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聚集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其中有4200多家设立了区域总部。

同时,全球三分之一财富管理500强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总部型金融机构在新加坡有20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整个GDP超过了13%,全球前50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有33家在新加坡设立机构,资产管理超过2万亿美元。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称,这些都是我们上海值得学习的。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认为,新加坡的比较优势是对全球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相关的软环境和国际接轨,运营全球资金方面经验丰富。

下一步双方可以重点围绕着拓展要素市场的广度深度,促进投资者国际化;在多元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新加坡交易所主席柯宗盛也表示,新加坡和上海之间建立更强的联系,能够把上海更好的打造成国际金融资金的发源地。新加坡是亚洲机构投资人非常密集的一个财富管理中心,这将能帮助中国的公司获得更多的外资的流入。

中概股回归是国内市场机会

一个月前,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概股将来的前途怎么样?未来上海经济金融发展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对此,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目前中美之间存在隔阂,如果按照上述法案要求中概股进行摘牌的话,国际投资者,特别是美国投资者和一些机构投资者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对美国方面,特别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来说,如何体现他们保护美国以及其他国际投资者的利益将是一个考验。

方星海也表示,中概股在美国上市是一件互利的事情,有利于中国公司的发展,有利于美国投资者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也有利于纽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真正发挥作用。

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共有248家,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港股市场总市值的35%及A股总市值的17%。

周小川称,上海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在这种挑战和机遇之下,是不是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接替美国资本市场所起的这种角色?

首先,从资金面上来讲,并不是中概股公司非要依靠国际市场融资,国内空间还是很大的。

其次,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培育成熟,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外部审计质量等得到加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包括了很多和资本市场有关系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方面的改进。

再是,过去人民币国际性不强,但这些年来,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在不断提高。2016年底,国际货币基金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目前距离资本项目可兑换,差距并不是很大。

周小川认为,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加快发展,将上海真正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