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控股券商迎来新动向。继去年下半年核准成立以来,近日,星展证券和大和证券两家外资控股券商在一周内相继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经营许可证,标志着两家外资控股券商可以正式对外展开证券业务。
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速,外资持股比例的放宽以及正式取消,外资券商在中国的布局加速。高盛高华、摩根大通等外资券商也相继谋求全资控股,申请100%的中国证券合资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券商在IT建设和技术管理更具优势,合规风控也更为完善,外资券商的进入或将带来鲇鱼效应。同时外资券商在投行和私人财富管理等业务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倒逼国内证券公司创新发展。
7天内两家外资券商获准展业
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消息显示,6月10日,大和证券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标志着大和证券可以正式对外开展业务,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
据了解,大和证券于2020年8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同年12月18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地为北京市西城区,注册资本10亿元,是唯一一家拥有投资银行牌照的日资证券公司。
从股权结构来看,株式会社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持股51%,该集团是日本五大证券公司中唯一一家集经纪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于一体的证券公司,于1983年首次进入中国内地。此外,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和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3%、16%。
近日,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中田诚司社长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大和证券集团将以“跨境”业务为内核,扩大在中国的投融资服务与交易并购等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和证券6月10日拿到经营许可证的3天前,星展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星展证券”)也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对外开展证券经纪、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等多方业务。
从星展证券的股东来看,星展银行是第一大控股股东,出资占比为51%,而星展银行原名新加坡发展银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此外,上海东浩兰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4.67%,上海黄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33%,上海汇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上海黄浦引导资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5%,4.5%。
从星展证券的设立过程来看,前后时隔2年左右。2019年3月,星展银行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设立外资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2020年9月1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星展证券于8月27日核准设立。
鲇鱼来了,倒逼内资券商创新发展
近年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速,2018年,证监会发布实施《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2020年4月1日起,证监会正式取消了证券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由此,外资券商在国内动作频繁。
目前证监会核准批复的外资控股券商中,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和星展证券4家为新设合资券商,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和摩根华鑫证券4家通过提高持股比例实现控股。
此外,成立于2017年的汇丰前海证券,是在CEPA协议下设立的境内首家由境外股东控股的证券公司,港资股东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51%。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等外资券商也相继谋求全资控股。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公开表示,外资私募基金公司进入中国已成趋势,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内外资证券基金机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支持优质机构与客户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务专业能力,更好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
粤开证券研究院高级策略分析师李兴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外资券商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外资券商发展受限主要是由于资本规模、业务牌照、网点较少和缺乏业务协同等原因。
他强调,中长期来看,部分外资券商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和衍生品业务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放开其发展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而引入国际竞争也会倒逼国内证券公司创新发展。
光大证券非银分析师王一峰认为,相对内资券商来说,由于外资券商所在市场的制度和监管较为完备,外资券商的IT建设和技术管理更具优势,合规风控也更为完善,外资券商的进入或将带来鲇鱼效应。
在他看来,外资券商的投行业务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相对更具竞争优势,或将吸引高净值客户群转向外资券商。长期来看,外资券商有望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运营经验引入中国,引领国内券商创新发展,推动内资券商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徐超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