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尽管在疫情的影响下,有关部分产业链将搬离中国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但事实上中国在贸易和投资上与世界仍然紧密相连。相反,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降反增。
在全球疫情冲击下,跨国投资低迷不振,中国吸引外资首月实现“开门红”。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
业内人士预计,这样的趋势在今年将会延续,因为这是由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的: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预期和经济稳定性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境内市场的重要性在跨国公司战略布局中与日俱增。
另外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外资企业利润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24%,是过去十年的最高点。可以看到,外资在中长期布局中国的动能在增强。
2021年,摩根大通迎来在华展业100周年。2022年春节后复工第一周,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CEO)梁治文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
在梁治文看来,中国是一个非常广阔和复杂的市场。对于摩根大通来说,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要有长期的承诺和发展计划。
“我们是用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市场和我们的投入。”梁治文告诉记者,“我们不期待一步到位,而是要朝着长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此外,梁治文指出,在中国的发展目标不是“面面俱到”(comprehensive),而要“完整”(complete)。他表示,很高兴看到在下一个在华百年开启之际,可以实现摩根大通在中国业务的全面发展,涵盖投资和企业银行、环球企业支付、市场业务、证券服务、期货业务、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领域。
做出长期发展承诺
目前,摩根大通在中国的业务有四大法律实体——本地法人银行、证券、期货、资产管理。
梁治文告诉记者,从摩根大通集团的角度看,每一个法律实体都近乎是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摩根大通对中国业务做出的长期承诺;从客户层面看,各个法律实体形成的统一性是在全球网络上实现一致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地法人银行方面,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是总部设在北京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近年来,我们继续从集团层面不断加强对于本地法人银行的投入,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别增加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和25亿元人民币。”梁治文表示。
2020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疫情带来的重重挑战时,摩根大通再次向本地法人银行增资15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注资也体现了摩根大通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以及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承诺。
在证券领域,2021年8月,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获批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增资计划,接下来将继续为中国以及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
资产管理方面,摩根大通的公募合资公司上投摩根基金是一家拥有300多名员工、客户资产总值超过19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机构。2020年4月,摩根资产管理已与合资伙伴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100%的股权。
此外,梁治文透露,摩根资产管理向招银理财增资并认购其10%股权的交易,已于近期获得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接下来,招银理财和摩根资产管理将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关系,为中国投资者设计和提供更多优质的理财方案。”梁治文进一步指出,“我们一直与招银理财等伙伴保持合作,希望可以在风控、产品设计、销售渠道等各个领域实现更为紧密的战略性合作。”
事实上,多年来,摩根大通与很多中资企业和机构都有合作,包括中资银行和券商在内的金融机构。
实现双向互利共赢
可以说,外资本地法人银行获准设立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积极而重要的一步,外资银行得以开始在境内提供人民币计价的业务和服务。
从取得的成绩来看,梁治文指出,总体来说,外资银行正在中国不断发展。
截至2021年6月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41家法人银行、115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9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共930家(含总行、分行、支行),外资银行总资产3.73万亿元。从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来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外资银行在华机构已经具有全球代表性,根据BIS(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2020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报告,在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除4家中资银行外,有14家外资银行已在中国设立法人银行,其余均设立分行或代表处。
梁治文强调:“金融开放所带来的互利共赢并不是单向的。一方面,摩根大通在中国的业务不断发展,我们可以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充分的服务和支持;另一方面,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讲,令人感到骄傲和荣幸的是,我们多年来始终在与中国共同成长。”
具体来看,以2007年成立的本地法人银行为例,之后,随着在中国的稳步发展,法人银行也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地陆续设立了多家分行,为区域内外的客户提供各种广泛的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2019年,摩根大通宣布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摩根大通旗舰指数,帮助国际投资者更加充分地参与中国的债券市场。
“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梁治文告诉记者,“我们预计在中国债券被纳入包括摩根大通指数在内的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准指数后,将为中国市场带来高达25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此外,目前摩根大通还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海外非中资人民币清算行。
梁治文指出:“摩根大通的中国故事与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紧密相关。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摩根大通在中国的稳步发展受益于中国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开放步伐,同时,我们也正在、并且希望继续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梁治文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广阔和复杂的市场。对于摩根大通来说,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以下两点:
首先,要有着长期的承诺和发展计划。“我们是用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市场和我们的投入。”梁治文告诉记者,“我们不期待一步到位,而是要朝着长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摩根大通的中国历史始于1921年1月4日,一家前身公司的上海分行在九江路一号正式开门营业。从此,摩根大通展开在华的蓝图。
“在此后的100年里,中国的市场和商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荣幸的是,我们始终与中国共同成长。”梁治文告诉记者,很高兴看到的是在下一个在华百年开启之际,可以实现在中国业务的全面发展,包括投资和企业银行、环球企业支付、市场业务、证券服务、期货业务、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等。
“在华经营第二个百年,代表着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已经全资拥有的本地法人银行、期货和证券业务,下一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全资控股旗下的合资基金公司。”梁治文表示。
能够全资拥有旗下主要的法律实体,对于集团层面在中国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同时,梁治文指出,相信外资的深度参与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梁治文进一步强调,从摩根大通集团层面看,中国是众多客户以及摩根大通自身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演变,其实市场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持续投入,不断打造无法替代的一流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并且保持业务优势。
“我们希望到2022年底,能够基本获得实现目标所需的业务牌照、业务平台和本土能力。”梁治文告诉记者,除此以外,中国市场还给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许多其它的机会。
多维度支持实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摩根大通的战略规划较为关注包括证券托管在内的新业务,以及融券、衍生品等业务牌照的申请,并希望能继续发挥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特别是ESG债券领域的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在符合摩根大通全球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能将更多最具有竞争力的全球产品带到中国来。”梁治文说。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了解中国市场、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导团队和本土人才。这些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摩根大通和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梁治文表示。
此外,在梁治文看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多维度的,不应该将眼光局限于单纯的融资服务。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但这并不是金融服务的全部内容。
实体经济要有效运转,除了需要资金周转,还需要便利的交易方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准确的资金成本控制以及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等。而在这些方面,金融都可以提供有力支持。
举例来说,外资企业在连通不同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的“桥梁”优势非常明显。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组成部分。
最初,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是海外融资和贸易结算。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与外界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贸易,对外投资规模也持续增加。
以中国中大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为例:过去,这些企业往往是在中国香港或者新加坡等离岸贸易中心设立贸易公司,以方便出口。
随着在技术、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不断积累,这些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日益加快,探索外延式的业务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展开了颇具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比如设立当地工厂或者直接进行并购。
投资规划更加长远
事实上,对于刚刚进入海外某个特定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会面对庞大的市场、复杂的监管环境、不连贯的当地法律体系等诸多挑战。这也恰是全球性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增值和差异化服务的领域,帮助这些企业熟悉当地环境,稳步进入当地市场。
梁治文表示,随着企业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根据观察,企业的财资管理往往需要经历理念和实践的转型:从支持海外业务的融资、投资并购,到实现当地市场有效的经营和风险管控,以及建立配套的财资制度——这些都需要可靠的金融机构伙伴给予有力的支持。
有观点指出,受疫情影响,很长时间里人们都在讨论产业链搬离中国的问题,中国在贸易或者投资上与世界仍然紧密相连。事实上,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降反增。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为17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可以看到,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产业链展现了比其他国家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由于能够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中国境内的公司,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经历更少的产业链中断,并展现出强大的控制成本的能力。
变化意味着机遇。梁治文告诉记者,大趋势对每一位从业者都有影响,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还要有相关部署去应对。公司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基于长期对中国市场业务的看好,对相关具体业务也有比较大的期待,比如企业在包括国内市场的上市和国内资本市场的继续开放等。
梁治文认为,以从业人士角度来看,更应该从一个比较乐观的方面去做好准备,但是也不能单纯的乐观,必须做好对于新变化和机遇的理解,并进行务实的风险分析,才可以为自己的部门、产品以及整个机构做出最恰当的准备。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