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人在海外的一大不方便之处就是常常看不到国内最新出版的中文书籍。但好在随着电子阅读技术的提升,一些最新出版的也能在如微信阅读等应用上找到。最近,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教授的《一切皆契约:真实世界中的博弈与决策》和复旦大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就成了在教课研究之余让我手捧平板电脑大力残害自己的视力却乐此不疲的缘由。二者虽然讨论的话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在我心中好看的经济学书籍非常重要的要素:好懂、好玩、好记、好用。
《一切皆契约》
这本书应该是聂辉华教授在《看理想》平台音频课对应的文字资料或者说讲义。从“教学大纲”的覆盖范围来说,本书大部分话题其实是经济学专业高年级研究生在专业研究课程或者论文研讨班才会学习的契约理论专题。换句话说,即便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大多数人对“逆向选择”、“信号发送”和“道德风险”等名词可能不陌生,甚至能求解一些相关的简单静态模型。但如果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多任务理论、合谋理论、多重代理、动态逆向选择和动态道德风险、不完全合同理论和政府市场边界等话题,这可能是一门专门的博士课程和大量相关文献阅读也不一定解决得了的。
这本书的重要贡献,就在于通过作者长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将文献中复杂的模型通过“降维”变成生动鲜活的日常生活经验、企业商战策略和传统文化故事,将对大多数非专业研究者来说抽象枯燥的数学语言变成直觉化的文字语言。
要实现这一点听起来容易,但实际非常困难。就目前的经济学流行读物市场来说,很多作者亲近读者的方式其实并非“降维”,而是偷懒式地挑“低垂的果实”(low-hanging fruit)摘。具体来说就是用一两条经济学本科教材里的基本模型里的结论,比如“市场有效”、“价格规律导致市场出清”、“激励带来努力和绩效”、“政府干预带来扭曲”,忽视其成立的条件,任意套用到大量不同的现实事例中,让读者误以为学经济学可以通过背诵几句“妙语箴言”就能解释万事万物。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这些简单的模型就不对,或者不值得讲。只不过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入门书籍之后,根据稀缺性原则,我们需要的就不是更多的入门书,而是能带领读者进阶打怪,挑战更高难度和更深入理解的作品。
而正如这本书开头提到的,在很多时候,契约和契约理论开始的地方,正是问题看起来不能由市场解决,或者涨价不但不能促进有效配置,反而把市场搞得乱七八糟的地方。就比如书的第3讲提到的,当贷款者和银行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贷款者愿意支付的利率越高,反而越说明这是一个高风险的不良贷款者;书的第11、13、14讲所讲,当员工面临多个任务目标、存在内部激励或者绩效指标的噪声过大时,过强的“赏罚分明”激励不但不会增加努力,反而会伤害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书的33讲所讲,虽然很多经济学模型认为私有化提高效率,但美国监狱在大规模私有化以后一直问题不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贯穿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梗”(punchline),可能就是正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所以人类社会不能缺少企业、政府等各式各样的组织和法律、产权等各式各样的制度。而支持这些组织和制度运转的互动形式,就是人与人的博弈,和依靠博弈建立起来的契约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对一个人的一生,还是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真的可以说一句“一切皆契约”。
本书在选取高阶、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近二三十年的诺奖经济学贡献和顶级期刊论文)的同时,也注意了照顾读者的接受习惯和需求。如果单纯以学校教学为出发点,本书的结构组织完全是可以按照难度循序渐进,或者文献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的。比如先介绍基本模型(静态-单委托人/代理人-单任务模型),然后讨论多主体多任务模型,接下来讨论动态模型,最后是行为合同理论。而作者则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将书分为职场/管理、企业/市场、家庭/理财、政府/国家四部分,大体对应了一个普通人从提高个人修养出发,然后进而思考家庭稳定、企业成长、国家发展的着眼点顺序,适应其逐步扩大的学以致用范围和眼界。
《置身事内》
这本书由兰小欢教授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授课讲义总结而成。作者给它起了一个比较文学化的名字,而我个人觉得如果作为一本教材,直接叫《应用公共经济学:中国视角》可能也不错。这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正如它的副标题所讲:中国政府如何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步骤和绩效?
虽然作者在书中似乎没有明确强调,但阅读完本书,我的一个突出印象是:相比在其他国家或经济体当中,政府通常只是作为市场活动的协调者、裁判或者背景板,中国的很多地方政府是经济活动的间接乃至直接参与者,甚至有时起到了“准市场主体”的作用。与传统经济学认为的政府参与市场活动会干扰竞争秩序,降低竞争效率的看法不同,中国独特的大国中央-地方结构,和经济发展初期面临的独特环境和国情,可能导致了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加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能不但不是反竞争的,反而是促进竞争并为后期私人部门竞争和崛起创造必要的先决条件的。比如关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有人认为相比传统经济学的“理想”模式,这种产权不明的企业就不应该存在,或者要提升工业化人口比例,只要让农民移民到大城市就可以了,本书相关章节指出:工业化是一个充满艰难和风险的过程,其中的难题之一就是大多数农民在刚开始根本就不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和与之适应的生活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其实提供了一种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适应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学校,并且通过集体所有制和本地的人际关系为农民提供最初的社会网络和保障,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适应期。
类似地,在本书前半部分“微观机制”的相关章节里,作者还讨论了很多当时在传统经济学理论或者大众眼中看起来是“乱象”的发展模式或现象,其实背后都伴随着有益的竞争效应和发展绩效。比如一段时间内广受批评的“重复建设”问题,“模仿过多、创新不足”问题,和新产业扶持政策。其中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政府扶持新产业问题。作者指出,虽然人们普遍因为无锡尚德的破产而以为光伏产业是一个纯粹的骗补“巨坑”,但事实上,对于一个产业来说,一家企业的倒闭往往并不影响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和产能继续存在。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在尚德破产以后竞争优势是逐步增强的,而且很多企业在产业链的成长和扩大中更巩固了自身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优势。
此外,我觉得本书最有意思的前沿内容,莫过于第四章“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里对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讨论。正如作者指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其实是以政府为出资人的私募基金,它的理念和运行模式非但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反而是来自世界最新的金融创新。可以说,阅读本书对我来说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对“有为政府”这四个简单汉字背后涵盖的千千万万人与人的互动和它们带来的事功有了更生动形象的理解。相信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种富于画面感的文字也比抽象的增长曲线更能带来启发性的阅读体验。
最后,如果说我对本书有什么建议和未来再版的希望的话,那就是希望作者能基于前面八章的叙述,融汇提炼出一个新的第九章来,讲一下什么是他心中的“中国模式”,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日本模式做一个比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也并非“置身事外”的。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一个粗略的印象是: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参与主要是基于中央政府“条条”部门或者说部委参与(如人们常说的“通产省模式”),而中国可能更多通过各地方的“块块”进行(如周黎安教授提出的“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二者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以及适用范围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给出确定的回答必定十分不易,但相关的探索肯定是十分有益的。
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