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事件|年终争霸战正式收官,最牛大赚119.42%!公募打新收益创三年新低,更有大V私募突然清盘

基金大事件|年终争霸战正式收官,最牛大赚119.42%!公募打新收益创三年新低,更有大V私募突然清盘

2022.1.1【★★★★★】公募REITs又来一只!公募REITs火爆,继续大扩容

REITs的横空出世是2021年的大事件。

今年陆续上市的11只公募REITs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上市以来平均上涨25.49%!在辞旧迎新之际,公募REITs又迎来新的进展。

基金君发现,鹏华基金在深交所正式申报了一只名为鹏华深圳能源清洁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的公募REITs,目前处于接收材料状态,这也是今年以来上报交易所的第15只公募REITs,同时也是首单清洁能源REITs。

2022.1.1【★★★★★】业绩榜单又是“炒股不如买基金”!刚刚,2021基金业绩榜单来了!3只翻倍,最牛大赚119.42%!

2022!终于来啦!!

2021年的公募基金的年终争霸之战也正式收官!

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年度冠军基本早早就被锁定,市场对战局的关注程度明显要弱于往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序看,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的前海开源崔宸龙管理的两只基金包揽行业冠亚军,重演2019年、2020年一人独揽“冠亚军”的画面。

12.27【★★★★★】新基金发行刚刚,又有新基金“一日售罄”!

岁末年终A股市场震荡起伏,新基金发行热度大不如前,但也不乏一些亮点出现。

继12月初睿远稳进配置、交银启诚混合基金出现“一日售罄”之后,今日进入首发的华安产业精选混合型基金也实现“一日售罄”,单日认购金额超过募集上限,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12.26【★★★★★】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这项重要业务,积极突围!

证监会12月24日发布的信息显示,11月26日睿远基金设立境外子公司获证监会第一次反馈意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超过20家基金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而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机遇,基金公司境外子公司在巨头林立的境外市场,也逐渐拥有了一席之地。

例如,捕捉到富时罗素指数纳入中国国债这一历史机遇,南方东英在香港和新加坡推出相应产品,截至2021年11月底,该产品资产管理规模增至14.5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华夏基金香港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的跟踪沪深300的ETF规模大幅增加,成为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ETF之一。在ETF方面,部分中资机构已逐渐成为贝莱德、道富环球等全球巨头在香港市场强有力对手。

这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开放的历史大趋势。

12.25【★★★★】ETF基金圈大消息!ETF纳入互联互通,定了!推出时间曝光

临近岁末,两地ETF市场传来大消息。

12月24日收盘,内地及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公告,已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

下一步,沪深港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将抓紧做好ETF纳入标的相关的业务和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修改相关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预计需要6个月左右准备时间。

本周五(12月31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7572点,涨0.47%。LO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4936.85点,涨0.41%;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1364.52点,涨0.57%。

本周数据有3个方面较为突出:上证50ETF、沪深300相关ETF基金获得了超过360亿元资金的大举涌入;临近新年,两大白酒LOF双双大手笔分红,派发“红包”;最优规模的公募多头产品打新收益率峰值在今年降为11%。具体如下:

12.31【★★★★★】海外基金失意2021!海外10大中国股票基金,竟有9只亏损!

伦交所旗下全球金融市场数据信息及基础设施提供商路孚特向基金君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海外规模最大的10只中国股票基金中9只,2021年呈现亏损(基金不同份额由于汇率、费率等原因,收益略有差异,取代表性份额收益)。

路孚特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海外规模最大的10只中国股票基金(海外发行投资中国公司的股票基金)中3只2021年以来的亏损幅度超过20%,5只亏损幅度超过15%。排名前4,规模超过400亿元的中国股票基金全部亏损。

要知道,这些基金是安联投资、摩根资管、施罗德投资、富达国际、瑞银资管、法国巴黎银行等全球资管巨头的旗舰基金,其中不少由投资年限超过20年的老将执掌。

12.30【★★★★】ETF太火了!这类ETF规模激增400亿

临近年末,机构投资者的偏好悄然转向,开始朝着大盘发力。

统计显示,12月以来截至28日,上证50ETF、沪深300相关ETF基金获得了超过360亿元资金的大举涌入,总体规模则增加400亿元。

业内表示,临近年底,叠加业绩真空期,短期市场风格变化会比较频繁,大盘价值风格有望得到修复,资金借道股票ETF布局跨年行情。

12.29【★★★★】基金分红白酒股大跌,白酒基金密集分红60亿!

临近新年,两大白酒LOF双双大手笔分红,派发“红包”。

近期,国内最大的权益基金招商白酒LOF发布分红公告,A份额和C份额每10份分别分配0.45元;鹏华酒LOF也公告,A份额每10份分红4.7元,C份额每10份分红0.8元。

按照三季度末的基金份额算,此次两只白酒指数基金的分红金额大约都在30亿元左右,合计超过了60亿元。

今天白酒板块却表现不太好,中证白酒指数大跌了5.01%。不过市场人士也表示,相比5万亿白酒股市场,60亿分红影响不会太大。

12.25【★★★★★】打新基金近三年新低!最优规模的公募多头产品打新收益率峰值在今年降为11%

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高剔比例降低,新股只涨不跌的“神话”逐渐被打破。最新公布的券商研报显示,最优规模的公募多头产品打新收益率峰值在今年降为11%,创下近三年低位,预计明年打新收益率还将继续下滑。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机构打新报价新规后,高剔比例降低,新股价格抬升,各机构间新股收益出现较大分化,各家公募也将加强新股研究,提升“有效入围”,并在打新策略中,进一步完善股票底仓管理、引入可转债、债券信用下沉、类“固收+”等策略,继续提升打新产品的增厚收益。

12.31【★★★★★】明星基金经理官宣!明星基金经理“私转公”

近期,富国基金发布公告,增聘于洋为富国新动力的基金经理,和刘博一起管理这只基金。这意味着此前市场传闻“于洋重返公募”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在“奔私募”、加盟钦沐资产一年后,于洋回到了投资生涯开启的地方,他也成为睿远赵枫、大成徐彦以外,又一位“私转公”的明星基金经理。

于洋擅长医药、成长股投资,他的投资理念可以总结为:投资长期赛道,组合配置降低波动。他曾管理富国新动力创造140%的收益,如今继续执掌该基金,未来值得关注。

12.31【★★★★】股东减持又有基金公司股东打算“清仓减持”

在公募基金规模冲上25万亿关口,发展势头稳步向上之时,也有基金公司股东打算退出持股,选择落袋为安。

北京产权交易所近日挂出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6.67%股权转让公告,转让方是长安基金第五大股东——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若是此次股权成功转让并获得监管批准,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将从长安基金的股东名单中彻底退出。

Wind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三季度末,长安基金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93.03亿元,排名全行业第108名。

12.29【★★★★】明星基金经理17年公募老将“奔私”!曾在博时、景顺长城、融通做投资

时至年底,“公奔私”的热潮依旧在延续。

基金业协会最新信息显示,广东鹏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刚刚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其掌门人是具有17年公募从业经验的老将杨鹏,他曾任职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副总监;还有一家嘉会私募基金管理(三亚)有限公司,其班底也是清一色公募出身。

今年“公奔私”再掀高潮,卢安平、谢军、沙骎等不少公募高管、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奔私”,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私募行业的发展壮大、结构性牛市行情、居民财富向权益类资产转移等是这波“公奔私”潮的背景。

12.27【★★★★】内幕交易立案调查!又有基金经理“老鼠仓”大曝光,罚单来了

基金从业人员不得逾越法律底线的警钟长鸣。

近期,又有已离任基金经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局立案调查。

据上海证监局通报,已经离职两年多时间的基金经理乐某,在2013年7月4日至2016年4月29日担任多只基金经理助理及基金经理期间,实际控制使用王某证券账户与其任职的多只公募基金发生趋同交易,趋同交易金额合计超5000万元,趋同获利金额合计165.37万元。证监局决定没收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同等金额的罚款。

据悉,当事人乐某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也未要求听证。本案目前现已调查、审理终结。

12.28【★★★★★】私募基金今年最火,回撤创新高!刚刚,千亿私募道歉了

最近,量化集体回撤有点大。就连头部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回撤也达到历史最大值,部分产品已将年内收益由盈转亏。刚刚,幻方发布说明并致歉。

而记者观察到,除了幻方,鸣石、因诺等多家百亿量化私募也发布回撤说明。

12.28【★★★★★】基金清盘突然宣布清盘!大V做私募,9个月巨亏30%!网友:本质上是赌!

会写代码的产品经理不一定是好的基金经理,私募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好做的。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程序员出身的大V,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他对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深厚的研究,过去也因此在资本市场获得丰厚的回报。于是乎,今年3月,他发了第一只私募产品。

产品发出不久,不少中概互联网公司大跌,在他看来,是好的“抄底”机会,殊不知一路抄底一路跌,终于在平安夜之际,跌破清盘线、宣布清盘。

这让不少人唏嘘不已。不少人认为,2021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惨痛的一年,这只基金生不逢时;也有老牌私募负责人表示,管理客户的钱和自己炒股不一样,风控是首位。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