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通称“印度尼西亚”或简称“印尼”,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横跨亚洲以及大洋洲,有别称为“万岛之国“。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地理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经95°至141°之间,北纬6°08′-南纬11°15′),横跨赤道,南北跨度1888公里,东西跨度5110公里,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大约有6000个是有人定居的岛屿)。主要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南部)和伊里安岛(西部)。岛屿之间构成许多海峡和内海,其中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内海主要有爪哇海、苏拉威西海、弗洛勒斯海和班达海等。

印度尼西亚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伊里安岛平原辽阔,多沼泽,其他岛屿仅沿海有狭长的平原。火山活动频繁,其中100座为活火山。印尼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27℃。分旱季和雨季两季。年平均降雨量2000多毫米。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人口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截至与2022年,大约有2.73多亿人口散居在约6000个岛屿上。此外,印度尼西亚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300多个民族及742种语言及方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其中爪哇族为最大族群,占印度尼西亚42%的人口,华裔占大约3%。全国约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国家。

文化

印度尼西亚有超过300个种族,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且有数个世纪的历史,受到印度、阿拉伯、中国、马来以及欧洲文化的影响。传统爪哇和巴厘舞蹈包括印度教文化及神话的观点。此外,印度尼西亚的建筑风格深受印度、阿拉伯、中国以及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

饮食方面,印度尼西亚饮食在各地稍有不同,以印度、中国、欧洲及中东料理为基础。米食为主食,搭配蔬菜与肉等小菜。香料、辣椒、椰浆、鱼肉、鸡肉为常用食材。一般烹煮方式以煎、烤、炸为主。

风俗禁忌

  • 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调味时喜加多种香料。
  • 民众一般吃饭用右手抓食,宴会上则使用刀、叉。
  • 禁食猪肉、禁酒。
  • 男士遇到女士一般不主动握手,若对方伸出手,可以轻握。
  • 认为左手不洁,不用左手接受礼物或递交物品。
  • 印尼人视陌生人触摸自己的头部为粗鲁无礼的行为。
  • 主要节假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圣诞节(12月24日)、卫塞节(阳历5月份的第一个月圆之日)、静居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印尼独立纪念日(8月17日)、宰牲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

政治

印度尼西亚为总统制共和国,采行单一制,政治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印度尼西亚政治及政府结构自1998年苏哈托下台后,历经大幅变革。行政方面,总统为印度尼西亚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得直接领导内阁、有权单独颁布政令和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法令,对外宣战或媾和等。总统的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一次。在地方首长方面,人民可以选举市长和省长级别官员。

主要产业

  • 石油天然气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一共有66个油气盆地,其中15个盆地生产石油天然气。根据政府所公布的石油储量为97亿桶,折合13.1亿吨,其中核实储量47.4亿桶,折合6.4亿吨。印尼天然气储量176.6万亿标准立方英尺(TCF),折合4.8-5.1万亿立方米。
  • 农林渔业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耕地面积大约8000万公顷,大约有4200万人人口从事农业。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主要经济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印尼森林覆盖率为54.25%,达1亿公顷,是世界第三大热带森林国家。全国有大约3000万人依靠林业维持生计。此外,胶合板、纸浆、纸张出口在印尼的出口产品中占很大份额,其中藤条出口占世界80-90%的份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多达7000种海洋鱼类,目前以开发的海洋渔业产量占总渔业产量的77.7%。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印尼渔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其中虾类、金枪鱼和花蟹出口至美国最多,而鱿鱼、墨鱼、章鱼和海草出口至中国最多。
  • 采矿业印度尼西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印尼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采矿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工业制造业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有30多种不同种类的部门,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纸张、化工、橡胶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饮料等。其中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门类。
  • 旅游业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许多风景秀丽的热带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历史遗迹。2018年国外游客为1581万人,其中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东帝汶和澳大利亚为印尼前5大游客来源地。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经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印尼社会,众多中小微企业、生产及经营遭受打击,数百万人失去工作,世界银行评估认为印度尼西亚经济同比下降2.2%。根据现有的信息数据,政府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经济的增速处于-2.9%至-0.9%的水平,由此造成2020年印尼的经济增长位于-2.2%至-1.7%之间。

在2020年第三季度,印尼各地消费市场萎缩的程度从2.6%到3.6%不等,企业投资下滑的幅度处于4.0%至4.3%之间,而全国的出口则萎缩10.8%。印尼中央统计局公布印尼2020年12月份和2020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0.45%和1.68%。这种情况也表明,整个市场的活力依然不足,民众的购买力有所下降。

印度尼西亚对国家2021年的经济前景较为乐观。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1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幅度将会达到4.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计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4.8%,自2020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反弹,目前处于积极正面的状态,前景乐观。

对外进出口

在2019年,印度尼西亚的货物进出口额为337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4%。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表2,3: 数据来自中国贸易投资网

中国是印度尼西亚出口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根据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队中国出口27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7%,接下来就是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从出口额增速来看,2019年印度尼西亚对越南的出口额增长最快,除了越南以及中国以外对其他出口国家的出口额下滑。进口方面,中国是印度尼西亚第一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额26.4%,接着下来就是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国家。

主要进出口产品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外贸知识|印度尼西亚市场及客户分析

表9,10: 数据来自中国贸易投资网

进口产品

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机电产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塑料、橡胶等,其中第一大类进口产品是机电产品,占27.2%。此外,矿产品是印度尼西亚首要出口产品,这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天然气、锡、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印度尼西亚卖家特点

1、印度尼西亚的客户决策较慢,跟进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信用还是可以的。

2、印度尼西亚的人比较重视友谊和爱情。因此,我们在和他们做生意时可以多互动,成为朋友。这样更容易获得订单。

3、印度尼西亚人比较忌讳谈论当地政治。

4、印尼通关相对困难,通关前可以及时与客户沟通,协助客户解决。

5、印尼人是不允许用左手递东西的。

6、印尼人比较注重名片的传递。

中印经贸关系

印度尼西亚来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包括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钢铁、钢铁制品、车辆及其零附件、船舶及浮动结构体、贵金属的化合物、棉花、化学纤维长丝、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有机和无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涂料、油灰、家具、灯具、活动房、蔬菜、食用水果及坚果等等;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分别为燃料、动植物油脂、塑料、橡胶、化工产品、纤维素浆及纸张、木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等等。据印尼统计局统计,2019年印尼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27.7亿美元,同比增长0.15%。其中,印尼对中国出口278.8亿美元,增长2.8%,占其出口总额的16.7%;印尼自中国进口448.9亿美元,下降1.4%,占其进口总额的26.4%。

RCEP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经贸影响分析

RECP协议是东盟十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达成的“10+5”协议。据统计,2019年的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RCEP谈判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以减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主。

根据报告显示,这项协议将会有力提振区域贸易投资信心,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各方合作抗疫的能力,助推各国经济复苏,并促进本地区长期繁荣发展。RCEP的签署表明各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发出了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强烈信号,有力支持了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对全球经济形成正向预期,拉动全球经济疫后复苏。RCEP协定货物贸易自由化成果丰硕。各成员国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阶段性建设成果。中国和日本首次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协定有利于推动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

对于中国而言,这项协议将深化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活跃,有助于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拉动就业和经济,提升整体社会福利,同时,还能推动中国贸易多元化,降低中国外贸对传统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协议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贸易和收入增长。预计中国、日本、韩国的收入涨幅最大,当中主要受益者也包括东盟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