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文莱和马来西亚达成了陆地换海洋的协议,这是怎么回事?

文莱和马来西亚是彼此相连的陆上邻国,2009年两国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签署了包括海洋划界、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陆地划界等一揽子和平协议,这份协议可以被称为”陆地换海洋”,即文莱正式放弃林梦地区,而马来西亚则承认文莱对双方争议的海域享有主权,并将两个产油区的开采权转让给了文莱。下面本文将着重讲述林梦地区争端的源起和两国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深层次原因。

1.林梦地区争端的源起

林梦地区将文莱的陆地领土分割成了东西互不相连的两部分,其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林梦县、大老山县和老越县。林梦地区原为文莱苏丹国所有,后来划入英属沙捞越,1963年成为了马来西亚的一部分。

2009年,文莱和马来西亚达成了陆地换海洋的协议,这是怎么回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文莱苏丹国面临的局势是,沙捞越王国和北婆罗洲公司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对其不断进行蚕食和掠夺。1884年,由于不满意文莱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林梦县民众发动了武装反抗。而这时文莱的苏丹和摄政自知无力镇压,遂决定抛弃林梦地区。文莱此举的意图,一是借助英国人的力量平息内乱,二是使沙捞越王国和北婆罗洲公司互相制衡。后来,文莱将林梦县和大老山县割让给沙捞越王国,将老越县割让给了北婆罗洲公司。1904年,北婆罗洲公司将老越县有偿转让给沙捞越,至此,整个林梦地区尽归沙捞越所有。1963年9月16日,沙捞越与沙巴、新加坡和马来亚联合邦组成马来西亚,在这种情况下,林梦地区又成为了马来西亚的一部分。

文莱获得自治地位后,重新提出了林梦地区的主权问题,这使得其与马来西亚的关系陷入了危机。后来两国关系虽然出现了转机并处于上升状态,但领土争端一直是掣肘文莱和马来西亚关系的最大不利因素。

2.两国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深层次原因

1)文莱和马来西亚存在紧密的人文和经济联系。

2009年,文莱和马来西亚达成了陆地换海洋的协议,这是怎么回事?

对文莱来说,马来西亚在陆地面积、资源、人口、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远胜于自己。所以为了保障本国安全,必须要维持与这一强邻的友好关系。如果两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冲突,则文莱将不得不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无法估量的代价来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但很明显,仅拥有一隅之地的文莱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来应对这样的风险,所以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显然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对马来西亚来说,其东部的沙捞越和沙巴地区曾经是文莱的一部分,与现今的文莱苏丹国有着相同的人文历史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主要是指民间的贸易、劳务和旅游往来。而作为马来西亚较贫困和欠发达的地区之一,林梦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文莱的,所以为了保证东部地区的稳定和交通网络的安全,马来西亚也更倾向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其与文莱之间的领土争端。

2)双方的利益诉求具有互补性。

2009年,文莱和马来西亚达成了陆地换海洋的协议,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文莱索要林梦地区的主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将之当成了一种谋取利益交换的手段。林梦地区平原面积狭小,经济结构单一,不存在实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对文莱来说,林梦地区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但是对马来西亚来说,林梦地区的存在意味着沙捞越州和沙巴州在陆地上是相互连接的,这保证了马来西亚地理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所以马来西亚如果想要继续管辖林梦地区,就要在其他方面,即海洋划界和油气资源分配方面对文莱做出让步。

文莱外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凭借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和销售,文莱一跃成为了世界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相较于油气资源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开发林梦地区的投资回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相较于海洋边界和专属经济区的扩大,文莱宁愿放弃经济价值不高的林梦地区。

最终文莱和马来西亚两国基本以”陆地换海洋”的方式达成协议,即文莱放弃林梦地区,换取马来西亚在海洋争端中让步。根据这份协议,文莱和马来西亚的海洋争端区被一分为二,其中东部区是文莱独有,西部区则是两国联合开采。”陆地换海洋”满足了双方的主要诉求,同时也使双方利益的实现了最大化,可以说,文莱和马来西亚争端的和平解决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领土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颇有借鉴价值的方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