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1月11日,财政部、一行两会等监管部门领导对养老金投资、长期资金入市、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发声,释放重磅信号!
要点速览
注重投融资平衡发展,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促进养老投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需要长短结合、多措并举
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投资的多样化程度,增加配置权益性资产和另类资产
制定出台第三支柱养老金积累的投资收益免税的相关政策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时扩大海外资产配置比例
“两步走”谋划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尽快完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研究制定将个人储蓄转化为个人储蓄养老金的政策措施
阎庆民:注重投融资平衡发展
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第二十四届(2020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多次强调,要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阎庆民表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良好开局体现在五方面,一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二是加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三是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四是推动证券法修订,加大法治供给,五是其他改革举措有序推出。
阎庆民指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序推出,包括新三板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再融资改革方案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改革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推动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限制,2019年共上市14个商品期货期权品种,股票股指期权试点扩大,沪深300股指期权已上市等。
阎庆民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一是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完善发行、上市、交易结算、退出等基础制度;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各方合力,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三是注重投融资平衡发展,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行业机构增强财富管理能力;四是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五是加强开放条件下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建设能力。
他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呈现“货币多、资本少”的特征,需要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他强调,与传统银行相比,中国证券基金机构市场竞争力仍然较弱,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稳定性作用的能力待提升。他还表示,权益类基金数量仍然较少,投资端中长期入市资金应该增加。
范一飞:多措并举促进
养老投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上表示,促进养老投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需要长短结合、多措并举。
具体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适合养老投资的金融监管办法,减少资本市场风险因素,增强养老资产投资意愿。如定期开展养老资产管理人资格评审,实现优胜劣汰。
二是按市场化原则完善投资运营体制机制,提升养老金管理机构投资管理能力。针对居民金融素养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应大力发展专业化机构投资者,在保障个人知情权、参与权的基础上,为养老金持有者提供更加简明、个性化和灵活的养老金投资服务。
三是扩大投资产品范围。国际市场低利率环境可能持续相当时期,应坚持长期投资原则,容忍适当的风险敞口,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投资的多样化程度,增加配置权益性资产和另类资产。
四是完善投资回报考核机制,例如借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做法,以扣除通胀之后的长期平均回报水平作为考核基准,避免养老金投资决策过度关注市场短期波动。
五是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服务养老体系的经验较为丰富,引入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养老金投资管理可引进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养老基金管理人之间良性竞争,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此外,可借鉴国际经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时扩大海外资产配置比例。
“除了上述政策之外,还需要财政税收政策的引导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范一飞称。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赋能,为养老金管理和投资创造了更好条件。
在养老金投资经营方面,金融科技也大有可为。范一飞认为,一是金融科技可降低参与门槛,增强金融普惠,并方便投资者选择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二是科技手段可在优化投资系统的同时保证资金安全和投资收益稳定。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有利于养老基金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此外,范一飞强调,在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助力我国养老金投资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技术自身可能存在缺陷,必须审慎制定养老金管理与养老金投资相关科技运用的指导纲领和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权益。我们将密切关注金融科技服务养老投资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未来若各大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都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投资产品平台,可能需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性信息交换标准,以便利用户比较、选择投资管理人。
黄洪:“两步走”谋划
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上认为,谋划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根据现实情况着力补足养老金保障缺口。大力发展“收益保障、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商业养老保险,尤其是发挥“终身领取”和“互助共济”的功能,这将对补足我国养老金体系缺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第二步,根据更高要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我国养老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三支柱养老体系更加均衡,养老金替代率接近70%的国际水平之后,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就可以提上议事日程。通过鼓励发展商业保险、理财、信托、基金等各类形式的养老金融产品,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住房养老、商业养老等各种形式的养老安排,将为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为更好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体系改革发展,黄洪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加强战略谋划,从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把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当中,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适应第三支柱养老金涉众性强、调整难度大的特点,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增强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包容性。
第二,完善政策支持。一是政府出台多种政策激励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个人养老意识,鼓励个人增加养老金积累,促进第三支柱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二是尽快完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包括扩大试点范围,提升个人缴费额度等。三是研究制定将个人储蓄转化为个人储蓄养老金的政策措施。四是制定出台第三支柱养老金积累的投资收益免税的相关政策。
第三,深化改革开放。鼓励设立专业养老机构,进一步激发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发展活力。深化养老产品开发,服务供给等领域的改革,支持市场机构,根据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国际专业养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在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第四,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第三支柱养老基础设施。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推动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标准化,夯实商业养老机构长远发展的根基。
邹加怡:将结合试点情况
推广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11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上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建设多支柱养老金保障体系势在必行。从人口周期看,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从体系构成看,三个支柱的发展不均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第一支柱的占比偏高,第二、第三支柱占比偏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这样一种结构比较容易出现第一支柱独木难支的局面,因此需要加强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从覆盖率和保障率看,存在区域上的不均衡。从投资回报看,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她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保障体系初见雏形。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在前期探索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开展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下一步将结合试点情况进行推广。
邹加怡强调,应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统筹推进我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建设。一是把握好加快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下一步可以遵循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思路,按照先各省统筹,再全国统筹的步骤,加大中央调剂和转移力度,守住及时足额支付基本养老金的底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鼓励发达地区加大对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为其他地区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二是把握好保障水平和可持续性的关系。在基本养老方面,应该在对我国人口和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支出需求、可动用财力等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和精准测算的基础上,建立动态模型,并遵循精算平衡的原则,探索适应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动态管理框架。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也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缴费比例和保障水平,确保长期可持续性。
三是要把握好资金安全和适当收益的关系。养老保险投资首先要确保安全性,其次再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从国际经验看,高度市场化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可以适当提高权益类等高收益资产的比重。
四是要把握好个人投资和政策支持的关系。政策支持应当明确重点,立足于兜底线和引增量,保障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另一方面,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激励企业和个人加大第二、第三支柱的投资。应当侧重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保险,为人民老有所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彭扬 欧阳剑环 昝秀丽
养老投资与市场的关系不可小看!央行副行长为此提了六大建议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对宏观经济运行、金融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养老体制改革和养老金融发展等问题,并持续开展了研究。
11日,在2020年全球财富管理首季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提出:
在预筹积累模式的养老制度下,养老基金管理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需要促进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这就需要长短结合、多措并举。而金融科技的赋能,为养老金管理和投资创造了更好条件。
推动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正从现收现付的养老金筹集模式为主向预筹积累制为主转变,养老保障的待遇标准从待遇水平确定型(DB型)为主向缴费水平确定型(DC型)为主转变成为必然趋势。
范一飞表示,在预筹积累模式的养老制度下,养老基金管理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需要促进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预筹积累模式的养老制度强调个人养老责任,避免了道德风险,但同时将家庭部门的短期储蓄变成了“长钱”,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
如果通过专业机构运营,实现养老基金长钱与企业股权融资和长期限债券的期限匹配,可有效支持“去杠杆”。
另一方面,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可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缺乏中长期投资者、波动性大、炒作风气浓,削弱了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
养老金投资的长期性、专业化、多元化等属性将驱动金融市场进一步成熟化。
利用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专业化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具体而言,促进养老投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需要长短结合、多措并举。
对此,范一飞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适合养老投资的金融监管办法,减少资本市场风险因素,增强养老资产投资意愿。如定期开展养老资产管理人资格评审,实现优胜劣汰。
二是按市场化原则完善投资运营体制机制,提升养老金管理机构投资管理能力。针对居民金融素养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应大力发展专业化机构投资者,在保障个人知情权、参与权的基础上,为养老金持有者提供更加简明、个性化和灵活的养老金投资服务。
三是扩大投资产品范围。国际市场低利率环境可能持续相当时期,应坚持长期投资原则,容忍适当的风险敞口,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投资的多样化程度,增加配置权益性资产和另类资产。
四是完善投资回报考核机制,例如借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做法,以扣除通胀之后的长期平均回报水平作为考核基准,避免养老金投资决策过度关注市场短期波动。
五是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服务养老体系的经验较为丰富,引入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养老金投资管理可引进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养老基金管理人之间良性竞争,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六是借鉴国际经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时扩大海外资产配置比例。
金融科技赋能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与科技螺旋迭代、交叉融合,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金融科技赋能,为养老金管理和投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峰会上,范一飞认为,在养老金投资经营方面,金融科技大有可为。
一是金融科技可降低参与门槛,增强金融普惠,并方便投资者选择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传统投资顾问服务门槛高、费用贵。在人工智能强大算力的支撑下,投资顾问可通过智能算法和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在投资参考、动态资产配置再平衡等方面为每一位用户提供及时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既大大提升公众参与养老金投资的热情,也有利于帮助投资者理解并选择合适投资产品。
二是科技手段可在优化投资系统的同时保证资金安全和投资收益稳定。
养老金投资机构可从全球多个数据供应商的系统中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并以此创建与客户退休目标相关的投资解决方案;还可以用最新科技手段处理投资管理中的复杂性,更好地开展市场研究,并通过风控分析来构建更优秀的投资组合。
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有利于养老基金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养老基金机构追求高运营效率以有效控制成本,必然需要利用最新科技研发自动化工具、优化工作流程,尤其需要利用金融科技从内部治理、风控流程和风险隔离等方面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资产安全。
此外,范一飞提醒,在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助力我国养老金投资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技术自身可能存在缺陷,必须审慎制定养老金管理与养老金投资相关科技运用的指导纲领和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权益。
范一飞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密切关注金融科技服务养老投资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未来若各大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都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投资产品平台,可能需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性信息交换标准,以便利用户比较、选择投资管理人。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韩宋辉
微信编辑:李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