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每逢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周末,在通往新加坡郊区坟场、骨灰瓮安置所和庙宇的道路上,总会出现连绵不断的“车龙”以及熙熙攘攘的人流。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华夏子孙一样,新加坡华人不会忘记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缅怀先人,慎终追远”。
“清明”的由来
“清明”,顾名思义是“清新明净”,也含有天气晴朗,草木茂盛的意思。据《历书》有关清明的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也就是说,根据华人的二十四节气,春分节气过后的15天,便是清明,此时春和景明、草木萌动、万物生长,大地清新而明净,因此得名。
华人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寒食节?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民间传奇称,晋文公把寒食节的翌日定为清明节,据说和介子推的死有关。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臣子寥寥无几,臣子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他下令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臣子。只有介子推淡泊名利,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听从一名臣子的主意放火烧山,三面点火而留下一面,介子推受不了大火就会出来接受封赏。然而,介子推和母亲后来被烧死在一棵焦黑的大柳树下,晋文公追悔莫及。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吃事先做好的寒食,如枣饼、麦糕、青团和糯米糖藕等。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祭拜习俗
现今的新加坡华人还保留了先辈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上坟除杂草,把墓碑清洗干净。随着火葬的普及,人们也会到骨灰塔祭拜先人。
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举家出行,和亲戚朋友一起扫墓,祭拜先祖。最开始大多会祭祀土地神,再在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等祭品。接着,燃起香烛,上压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类,水果吃完回家。
新加坡本地华人一般会准备“三牲”(牲礼)祭拜祖先,即烧鸭、烧猪以及烧鸡。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华人会选择猪、鸡、鱼作为“三牲”。有的家庭还会准备“五牲”,可以从猪、羊、鹅、鸭、鸡、鱼、蟹和虾中选取五样。这些都是清明节常见的祭品。
清明节和族谱
清明节与族谱有什么关系呢?
族谱是家学文化存在的一种物化形式,记载了一个家族祖辈的往事和老照片,反映的不止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更承载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
后辈在清明时分翻看族谱,了解祖辈的往事,或许会有所激励和启发。对族谱感兴趣的公众,更可展开一场寻根之旅,了解祖上留下的文化印记。
新加坡族谱协会会员将在4月1日的“保留传统习俗:清明时节爱加温”线上活动中,分享清明节对他们的意义,以及新加坡方言族群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清明节缅怀先人。
从土葬到火葬
华人自古以来都有“入土为安”的观念,《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新加坡从开埠初期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本地华人都是采用土葬的方式来处理先人的遗体。
然而,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实施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改土葬为火葬,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
目前,公办的骨灰塔主要有蔡厝港骨灰塔、万礼骨灰塔、义顺骨灰塔等。
2002年7月,新加坡政府推行新土葬法,规定土葬期为15年,尸体下葬后15年后将被挖掘迁移,尸骨将会被火化,骨灰安置在骨灰瓮安置所。如果死者的宗教信仰禁止火葬,尸骨可重新安置在面积较小的墓地里。
当局也从2007年8月起对下葬方式进行改革,采用水泥框墓穴,取代只用泥土掩埋的传统坟墓,节省空间。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清明节公众祭祖每组人数限制在八人。
国家环境局也建议,大家族同组扫墓时,每个家庭最多派两人参与。年长人士与儿童应留在家中,身体不适者更应及时求医。
每逢清明节海外华人会怎么做以示哀思?
印尼华人
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著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孝”排在首位,扫墓祭祖就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清明节前一个星期,印尼华人就开始买纸钱、蜡烛、花篮以及现代祭品如“金条”、“手机”等。印尼华人表示,清明节很有意义,这期间不仅扫墓拜祭先人,缅怀先人的功德,也是兄弟姐妹团聚的日子,清明节习俗应该代代传承,尤其是现代社会更应该发扬孝道。
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宗亲们通常是祭祖后共进午餐,敦睦宗谊。
有的还利用这个机会向学习优秀的宗亲子弟颁发奖学金,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功德,勉励后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传统美德。一些地方在清明节期间,举办师生校友联欢会,加深彼此情谊。更多的华人是举家前往墓地给先人扫墓,或到寺庙进香祈福。
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不忘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清明节在马来西亚也不是公共假期。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公共墓园一般叫做“义山”,因此当地人常说清明节要“上山扫墓”或者直接说“拜山”。清明节当天,拜祭者先将坟墓打扫清理干净,然后摆上鲜花、水果等,再点上一炷香,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新加坡华人
同样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清明节亦不是公共假期。在新加坡,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
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会举家出行,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20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家乡过清明不?”千里迢迢回中国祖籍地扫墓的原因只有一个:不能忘记祖先。
一些华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时髦的“网上祭拜”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亲自到先人墓前磕头。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轻华人对清明节也不敢怠慢,因为崇祖、祭祖是流传数千年的华人传统。
美国华人
清明时节,美国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每年都会举办活动纪念华裔先民,并呼吁华人不要忘记先民在加州开疆辟土的贡献。当地华人纷纷以不同方式进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纪念活动。
纽约华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过清明节的不同方式。在这一天,许多传统侨团都纷纷在报上刊登春祭,并在会所内张贴通知,组织成员到安葬先人的墓地祭奠。
清明节扫墓成为华人联络感情、增加交往的社交场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来美的新移民,也往往会通过书信和电话向远在故国的亲友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美国华人虽然远离故土,但许多人都认为,在接受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同时,不应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华人方焰指出,纪念华人传统节日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增进海外华人的交往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