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由一次非常偶然且幸运的机会,一队长在新加坡原最高法院大厦(old supreme court building)西侧毫不起眼的陈列室内,看到了这份塑造了今日东南亚政治格局的法律文件。
图一:新马分离法案
这份法律文件的正式名称,叫做新马分离法案(The Agreement to Separate Singapore from Malaysia)。
1963年9月,当时的马来亚、新加坡、砂劳越和沙巴四个原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合并成立了马来西亚联邦。
图二: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地图
而不到两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就由于各种原因,在1965年8月正式分裂。新加坡成为独立国家。
图一中展示的,就是当年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开国领袖们共同签署的新马分离法案。
由于该法案从宪制层面保障了新加坡的主权独立,当地人也普遍称呼它为:新加坡建国法案。
该法案也已在联合国进行备案,注册编号,563-I-8206,当然网上只能下载到电子版。而我在原最高法院大厦内看到的这份,却是带原始签名的版本。
马来西亚方,在法案上签名的是:
首相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马来西亚国父、第一任首相;
副首相拉萨(Tun Abdul Razak),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
内政部长伊斯迈;
财政部长陈修信(Tan Siew Sin),以及工邮及通信部长V. T. Sambanthan
而新加坡方的签名人有:
总理李光耀(Lee Kuan Yew),新加坡国父,赫赫有名应该不用过多介绍生平了;
副总理。。。
财政部长吴庆瑞(Goh Keng Swee),新加坡二号人物,未来的发展之父。我曾在微博上有一篇小文介绍他的生平,以及他和中国的缘分。连结在此
法律部长艾迪.巴克(E. W. Barker)
细心的读者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新加坡建国法案作为如此重要的宪制文件,居然在签名之处有明显瑕疵。
新加坡副总理的签名空缺!
当时新加坡副总理是杜进才(介绍他的连结在此);
他为什么没有签署这么重要的法律文件?背后有什么故事?他是不是反对和马来西亚分家?
带着这样的疑问,一队长查阅了新加坡国立图书馆中的历史资料,包括该事件当事人李光耀、吴庆瑞、巴克三人的传记、电视访谈,终于揭开了这个谜题。
更有趣的是,这份法律文件背后的故事不仅极为精彩,而且完全颠覆了我对上世纪60年代新马分家这段历史的看法。
1965年马来西亚秘密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而新加坡对此始料未及,李光耀在电台节目中落泪。这是我原本心目中关于新马分家的版本,居然并不完全正确!
现在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揭开这段历史迷雾。
这篇文章会很长,大约两万字,会分4-5个独立章节逐步发出来。虽然我采用了类似小说式的写法,但所有内容,故事走向都来自正史,并无任何“戏说”内容。
一、黑色星期二
1964年7月21日星期二下午,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州。
现在的花园城市在上世纪60年代还仅是略显萧条的小港口,赤道金黄色的流火挥洒在杂乱的马路上,正是一天中最炽热的时候。
这样炎热的日子里,马路上却是人潮汹涌。约有2万5千名马来族居民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市政厅前的大草场集合。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马来人正在庆祝先知诞辰纪念日。
为了欢庆这个盛大的节日,马来居民们均盛装出席,在大草场上进行庆祝大会。在此之后,他们还将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游行活动,从市中心一直行进到芽笼士乃的马来总部,规模空前。
为了表示对马来裔的支持,时任新加坡州总理的李光耀,委托了当时内阁中唯一的的马来裔部长,鄂图曼沃(Othman Wok)出席活动。
但鄂图曼沃很快就敏锐的察觉到,今年的庆祝大会不同寻常,气氛极为紧张。
大草场的中心地带,来自巫统新加坡分部的几位政客们正在发表演讲,要求所有新加坡马来人团结起来,争取宪法赋予的马来人特权。
“必须证明给(异教徒)们看,马来人可以团结。我们马来人在新加坡长期受到人民行动党的压迫,只要我们团结,哪怕是一千个李光耀,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为什么马来家庭要从加冷搬走,为什么是马来人搬而华人可以留下了?是因为对人民行动党来说,马来人比华人更加不重要?”
“华人有钱,马来人永远之存在于车夫阶层。新加坡虽然加入了马来西亚,但这里马来人的命运却比日据时代还惨,华人为什么永远骑在我们头上?“
现场的气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充满怒气的种族主义口号此起彼伏。
在这样的情绪下,下午4点左右,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开始沿着新加坡中部主要交通要道开始了。
马来人游行现场
鄂图曼沃一行人也在队伍中,当他们经过阿拉伯街时,一群马来青年从后方跑过并高喊:“Hidup Cina,Mati Melayu“,开始蓄意煽动马来和华裔之间的仇恨情绪。
鄂图曼沃的心逐渐沉了下去,这群马来青年极可能是巫统派来的。
但毫无办法,马来人的情绪本来就像一堆干柴,一遇到火星就马上燃烧起来。
游行队伍前列,有一位华裔青年骑着自行车路过,被愤怒的马来人拖下车开始殴打。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零星冲突开始发生。
华裔青年被殴打
华裔们不甘示弱,零零散散有人开始从路边像游行队伍扔石块、酒瓶进行反击。
游行队伍依然在缓慢前行,下午5点左右,来到新加坡加冷煤气厂(今天的Kallang Avenve附近),暴乱终于发生了。
一位联邦警察后备队的华人警察要求冲出游行队伍的一群人回到队伍中去,这些马来青年们不单没有遵守命令,还对这位华裔警察拳打脚踢,整个队伍乱成一团。
冲突终于全面点燃,新加坡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骚乱开始了。
种族骚乱全面展开
7月21日是公众假日,当时的李光耀正在皇家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武吉球场打高尔夫球。
李年轻时是狂热的高尔夫球爱好者,水平很高。他不仅自己打,还时常驱车400公里到马来西亚北部的金马仑高原度假,邀请马来西亚的领袖们一起切磋球艺。
骚乱的消息传到李光耀耳中时,已经是下午6点20了。警察总部通知他发生了严重巫华暴乱,并且冲突正在新加坡市中心蔓延。
李光耀不得不火急火燎赶往珍珠山(今新加坡牛车水附近)警察总部听取详细汇报,为了平息骚乱,这位年轻总理通过电台发表广播演说,呼吁民众恢复理智。
“此时此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暴乱已经是细枝末节问题,一切迹象显示有人在背后组织策划,目的是要将它变成可怕的种族冲突。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制止这种愚蠢行为,谣言和报复、反击、只能引起更多的骚乱”。
可是,种族情绪一旦被挑拨起来,就不会轻易平息。
身着节日传统白衣的马来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大街上游荡,寻找落单的华裔下手。
一些激进的马来青年开始趁火打劫,仅在芽笼和友诺士地区就有超过20间华人商铺被抢劫、焚烧一空。
最后加入骚乱的,是马来裔的警察们。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使得华裔群众的伤亡大幅度上升。
发生种族暴乱,马来人和马来警察在无差别攻击华裔的消息被迅速传播了出去。
但是,下南洋九死一生才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福建人、广东人、客家人也不是好惹的,华人们怒气冲冲,刹那间全岛都陷入一片混乱,华人的反击马上来临。
马来人有马来警察帮忙,华人内部原本受人唾弃的私会党(当时南洋的华裔黑手党组织)站出来了,他们保护华人并开始主动向马来人进行报复。
整个新加坡岛乱成一团,火光冲天。
李光耀走上街头,直面愤怒的华人和马来人群众,希望用他最擅长的街头演讲技能,劝说他们放弃暴力。
但是马来人和华人之间已彻底失去了信任,即使街头骚乱减少,人民心目中互相歧视的猜疑心理依然根深蒂固。
马来人的目的,是在新加坡实施马来人特权法案,让华人在威逼下成为温顺服帖的族群,被当成二等公民看待。
而华人们觉得马来人愚昧又残暴,懒惰不愿意努力工作,永远都只能是穷人和下等人,从内心深处就鄙视马来人。
李光耀在街头演讲拜访民众时,一名吓得魂不附体的马来妇女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一五一十讲述几个华裔男子试图强奸她。
而一名悲愤的华裔青年人则向他投诉马来警察,只是因为他是华裔,马来警察居然命令他当众手淫。
面对这样的场景,当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只能紧急在全岛各处进行宵禁和戒严,每天只开放几个小时让各族居民出来购买生活日用品。
骚乱一直断断续续持续了好几周,事态才终于平息。
8月2日,李光耀和内阁在斯里淡马锡总理官邸听取警务处长对这场暴乱的总结汇报。
“一共23人在暴乱中死亡,受伤人数高达454,马来裔和华裔死亡人数各占一半”。
“被焚毁,打砸的商店民居不可胜数,原本繁荣的芽笼,加冷部分区域近乎焦土,”
李光耀脸色阴沉,坐在办公桌旁未置一言。
此刻的他并不知道,他们这几个月所经历的,将会是新加坡开埠200年来最严重的暴乱。
这场种族暴乱,将会对未来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产生无比重要的影响,以至于他的后辈们将7月21日定为全国性纪念日,让后人永远牢记种族和谐的重要性。
影响了新马两国整个60年代,重塑东南亚政治格局的风起云涌,就由这场暴乱开始。
这些未来发生的事,李光耀现时是不可能了解的。他现在心头更忧心的是另外一个事实。
无论是内政部长鄂图曼沃的汇报,还是新加坡内安部的初步调查结论,甚至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外交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毫无保留将这场暴乱的幕后黑手,指向了巫统。
早在暴乱开始前几周,巫统秘书长赛加化阿荅就曾造访新加坡,并给当地马来族群进行了一场煽动性演讲。作为巫统内部著名的激进派,赛加化阿荅甚至在演讲中直接喊出了”杀死李光耀“这样的极埠号。
在游行开始前,在大草场上给马来群众洗脑,甚至引用经文来美化鼓吹对华裔暴力袭击的人,是巫统新加坡分部负责人埃萨,一位阿拉伯律师,原教旨主义者。
而那些在游行队伍中,不断分发反华人小册子,进行煽动性种族仇恨宣传的年轻人,后来证明都是巫统年轻党员。
巫统的全称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MNO),直到60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政党。而在这个庞大、好斗,以马来人特权为优先奋斗目标的政党背后,当时还耸立着两个伟岸的背影。
首相、马来西亚开国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以及副首相,未来的第二任首相拉萨。
东姑.阿都拉曼
敦.拉萨
这两位是当时马来政治精英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东姑是马来民族主义温和派,拉萨偏中间派,两人都是马来贵族出身,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
他们密切配合,向英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为生活在半岛土地上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争取到自主生存的权力。又排除万难,力促与新加坡、东马、沙巴、砂劳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抵抗印尼在东南亚的霸权扩张,成绩斐然,势力和威望正是如日中天。
而反观人民行动党,只不过是在新加坡州略占优势的小党派。而且就在一年前还刚经历一场激烈的内部斗争,实力大损。现在李光耀的内阁中,受到新加坡社阵和种族暴乱的双重打击,士气低落,能够依仗的人才都是他曾经的同学和老师。
副总理杜进才资深,李光耀在剑桥读书时两人即相识,但李觉得他能力不足,关键时刻难当大任;
财政部长吴庆瑞是治国全才,是李光耀在莱佛士书院读书时的经济学导师,但技术人才不擅长政治;
法律部长巴克是李光耀在莱佛士和剑桥的学弟,原本在李光耀的律师楼(Lee & Lee)担任律师,从政仅9个月。
况且,李光耀很清楚,新马两国之间,是新加坡需要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不需要新加坡。
二战时期日本人占领了马来西亚柔佛州,切断了新加坡的淡水供应,逼迫英国军队投降的往事,李光耀记得很清楚。
新加坡无法独自生存,这个小岛需要马来西亚的淡水,作为自由贸易港需要马来西亚统一市场来维持繁荣,这是李光耀当时的想法。
但是,整个马来半岛上华人与马来人的矛盾越来越深。暴乱后满眼狼藉的街面,黑漆漆被焚烧的商店,还有停尸房中那23具尸体,都在拷问著李光耀本人和他所有的内阁成员。
前途一片渺茫,整个马来西亚联邦前途和出路在哪里?
其实,从宏观大历史角度来看,这场新加坡史上最严重的暴乱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在遥远的北方,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在独立之后,都纷纷陷入了民族纷争的漩涡之中。
英国人教会了殖民地政治精英们如何构建三权分立的政府架构,让这些刚独立的国家能勉强运转。
但出于种种原因,英国人并没有教他们另外一项核心技能: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的民族矛盾。
想想其实也正常,一来很多民族矛盾就是英国人自己埋下的,二来英国人利用民族矛盾来维护殖民统治的事情史不绝书,三是对于种族和谐这种事情,搅屎棍国自己也不会啊,他们自己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还互相打成一团呢。
现在,这个新成立的马来西亚联邦,表面看起来依然雄伟大气。但在槟城、在马六甲、在吉隆坡、在马来半岛各地,发生了多起排华暴乱,一时间烽烟四起。气氛凝重,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在所有人心中扩散。
1965年马上就要到来,人民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历史将要何去何从?
当时的两国马来和华裔居民没想到的是,就在山穷水复,民族矛盾风起云涌之时,两国政治精英们在政治斗争中,居然各自开辟了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让新马两个新生的国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要了解这场政治斗争,首先就要了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理念之争。
而这些争论、冲突、矛盾,甚至仇恨,一切一切的根源,都毫无疑问指向了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款。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隐藏在宪法中的种族主义条款。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的会有国家将种族主义条款大大方方放在宪法之中。
这就是马来人一直争取的所谓”马来人特权“,这个特权到底是什么,我们将在下一集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