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讯)2019年全国健康与疾病发病率调查(NHMS)显示,国内多达42万4000名孩童患上精神病,占了5岁至15岁孩童总人数的8%。
在上述人数中,多达43%患者是因为沟通不良引发精神病,其余则包括行为问题(16%)、情绪问题(8%)和过动(2%)。
阿娜苏雅。
泰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阿娜苏雅博士认为,孩童患上精神病的因素主要分为生理因素和家庭因素,后者以父母对孩子的学术表现寄予厚望尤为明显。
“国内父母多数注重教育多于一切,到了考试时期,他们会为孩子停止一切活动,许多孩子在面对这样的压力下会认为自己如果考得不好就不是好孩子,甚至不是一个好人。”
阿娜苏雅在接受《星报》专访时也指出,以学术表现来区别孩童表现的学校,特别是小学,也是孩童患上精神病的其中一个原因。
“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表现,否则就会视他们无能的想法也是校方需检讨的课题,同样的,表现优异的学生因无法面对失败,同样会患上精神病。”
安德鲁。
她说,有关当局需教导精神健康的常识,但也坦言要这么做需动用大量资源。
“要提供这些资源给孩童并非易事,特别是更需要这些资源的乡区和城市贫困孩童。”
另外,阿娜苏雅提到,孩童进入发育期也会面对精神病,特别是女孩。
“女孩进入发育期其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会对她们的尊严造成打击。
“有时,民众面对月经的问题或让女孩羞于成为女孩时,也会导致她们患上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