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防部斥资9000万新元,打造本土首个BSL4实验室

近日,新加坡国防部宣布将斥资9000万新元,来设立新加坡首个拥有最高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据悉,这也将是东南亚首个属于这个级别的实验室。

新加坡政府的态度

对于新设的生物实验室,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表示,新加坡政府将把国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现有的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提升到生物安全四级(BSL4)。

新加坡国防部斥资9000万新元,打造本土首个BSL4实验室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

黄永宏指出,新加坡过去从沙斯、沙林(sarin)、炭疽菌(anthrax)等生化事件中建立起应对能力,这些能力在应对冠病疫情时发挥作用。他说:

“我们能认为日后不会出现比冠病更严重的疫情或生物攻击,并以此作为规划依据吗?我们能把应对措施‘外包’给其他国家,或向其他国家求助吗?绝对不行。依赖他人是不明智的做法,我们必须建立新加坡自身的能力,保护自己。”

据悉,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将与卫生部合作,确保提升至BSL4的实验室具备最高防护标准,并邀请海外专家提供咨询。

新加坡的国防战略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因此必须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虾”理论,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既能与“鱼群”共存,又不会被“大鱼”吞掉。

这实际上是强调新加坡武装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慑能力,使大国不敢对新加坡轻举妄动。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遵循以下原则:

“毒虾”原则

新加坡军事安全战略讲究威慑,一是让对手慑于其军队的战斗力,二是让对手慑于其全民的抵抗力。新加坡有一支在东南亚地区现代化水平最高、有较强的空中打击能力和地面突击能力的精锐部队。

除正规军外,新加坡还有25万预备役部队,只要6个小时就能基本完成动员。与此同时,新加坡的经济、社会、民事、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应变能力也非常强。

新加坡国防部斥资9000万新元,打造本土首个BSL4实验室

“鱼群”原则

新加坡国小人少,军队没有实战经验,单靠自身力量难以确保国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联防自保,寻求集体安全,靠集体的力量遏制潜在的敌人。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把新加坡比作一条小鱼,小鱼要活着就要和其他鱼在一起,置身于鱼群之中,靠结群来自保。

生物实验室的级别

据了解,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将生物实验室安全分为由低至高的BL1、BL2、BL3(P3)、BL4(p4)四个主要水平。而新加坡此次打造的即属于p4级别的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

这种类的实验室适用于已经确定不会使成年人立即感染任何疾病,或是对于实验人员及实验室的人员造成最小的危险的病原体。这类的实验室可以处理较多种类的普通病原体,例如犬传染性肝炎、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肠杆菌,以及对于非传染性的病菌与组织进行培养。

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这类实验室与生物安全级别1水平类似,但其研究的病原体为对于人员和环境具有潜在危险的中度病原体。

这类实验室较能处理较多种的病菌,且该病菌仅能对人类造成轻微的疾病,或者是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中生存,如艰难梭菌、大部分的衣原体门、A;B与丙型肝炎、A型流感、莱姆病、沙门氏菌、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羊搔痒症、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VRSA。

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该级别实验室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或生产药物,这类实验室专门处理本地或外来的病原体且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借由吸入而导致严重的或潜在的致命疾病。

这些病原体包括目前已经有治疗法但可能导致人类患严重的致命性疾病的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包括但不局限于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利什曼原虫、鹦鹉热衣原体、西尼罗河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东部马脑炎病毒、SARS冠状病毒、伤寒杆菌、贝纳氏立克次体、裂谷热病毒、立克次氏体与黄热病毒。

新加坡国防部斥资9000万新元,打造本土首个BSL4实验室

P4级别实验室

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此级别实验室需要处理危险或未知的病原体,且该病原体可能造成经由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或造成高度个人风险,且该病原体至今仍无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疗方式,如阿根廷出血热与刚果出血热、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萨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天花,以及其他各种出血性疾病。

生物实验室的四个出入口将配置多个淋浴设备。同时有真空室与紫外线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毁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迹之安全防范措施。

同时,所有出入口都为气密式,并且被以电脑控制上锁,以防止在同一时间打开两个门。所有的废气及废水的排放,均使用生物安全4级(或P4)实验室进行类似的消毒程序,以减少意外释放的可能性。

新加坡国防部斥资9000万新元,打造本土首个BSL4实验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