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四成新加坡民众希望疫情后能弹性选择工作地点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新加坡国内的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在后疫情形式下的工作地点选择上,成为了很多民众考虑的事情。

据一项最新人力资源调查显示,超过四成新加坡人希望在冠病疫情结束后能继续选择去公司或留在家中上班。

调查的详情

据悉,人力资源公司任仕达(Randstad)去年10月在全球34个市场展开大规模工作观察(Workmonitor)调查,在每个市场访问了至少400名当地雇员。

据调查报告显示,在新加坡,每五人就有两人希望在疫情过后仍能有弹性地选择在家或去公司工作。

调查显示,四成新加坡民众希望疫情后能弹性选择工作地点

14%的新加坡民众想要完全在家办公

在所有本地受访者当中,有14%想要完全在家办公,19%要求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及11%希望能有随时在家办公的选择。

任仕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地区经理佳雅·戴丝(Jaya Dass)认为,员工和雇主的期望都在改变,企业能否恰当应对至关重要。她说:

“企业必须开始重新设计他们的员工团队结构,并在提供灵活工作安排的同时,保留公司文化、员工敬业度和工作效率。”

此外,调查还发现,61%本地受访者对工作现状和雇主感到满意。例如,在跟上数码转型方面,约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电子器材和科技设备应对日益数码化的工作。另有73%觉得雇主在疫情中给予了他们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

就后冠病时代而言,人们在工作时最看重的五大方面是收入与就业保障、培训机会、医疗保险,以及工作上的健康和安全措施。对此,戴丝说:

“这次的调查显示,员工越来越注重雇主能否确保员工安全和提升就业能力。虽然企业不必急于一次过达成所有目标,尤其是资源较少的小型公司,但雇主须意识到后冠病时代‘新常态’与过去的不同。”

她建议,公司应该从招聘的阶段就开始与潜在员工坦诚沟通,以确保双方的心理预期吻合。

居家办公的6个先决条件

虽然很多民众想要在疫情之后仍采取居家办公的方法,但长期居家办公是否可行?要实行这措施需要哪些条件?以下6点或是关键。

硬件配合

要在家工作,首先得有必须的工具才行。对很多文职工作的员工来说,只要有一部电脑与一部电话,基本上已能处理日常的工作,在家工作的门槛自然较低,但对部分需特别工具才能工作的员工(如维护服务器)来说,在家工作则是一件与他们不相干的事情。

调查显示,四成新加坡民众希望疫情后能弹性选择工作地点

软件配合

除电脑及电话等硬件配置外,软件的配合也是必须的,例如公司若没为员工准备虚拟私人网络的话,想在家工作也很难成事。

另外,不少公司都会使用Microsoft Teams、Google Duo、Google日历及Slack等线上沟通软件管理团队的工作进度,能善用这些软件与同事及上司保持沟通,也是实践长期在家工作的必要元素。

架构

部门分工愈是仔细的公司,就愈容易推行员工在家工作的措施,因为每个员工所负责的工作早已有清晰安排,各岗位只要做好本分,工作进度自然不会受太大影响。

但若团队的分工不清晰,或是同事需一人身兼多职的话,团队若只靠线上沟通来合作,效率或多或少都会受影响,这些员工应较适合一起返回公司,面对面进行沟通及工作才较理想。

企业文化

这点要视乎公司是否愿意“放手”,以及公司上下是否彼此信任才行。如Twitter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已推行了在家工作政策,公司的营运在这段时间亦没受太大影响,那要再推行长期的在家工作当然没问题。

调查显示,四成新加坡民众希望疫情后能弹性选择工作地点

推特公司曾推行一段时间的居家办公

但若然公司是否信任下属在家会依然努力工作,或是员工真的会趁没上司看管的情况离开岗位,这样的雇佣关系便不适合推行长期在家工作。

有些公司会要求员工每天汇报工作进度或交待每天的工作项目,这也是远距离管理团队的方法。

工作性质

在今天,很多工作都是只需在网络上处理便行,员工无论身处何方,都一样可如常上班。就算是老师,也一样可在网上授课,打破地域界限。

不过对一些行业及岗位的员工来说,在家其实仍是不可能工作,例如医护人员、厨师、保安员及速递员等,这些工作都要求与人接触,而且工作场所都是有特定限制的,也无法实行在家工作。

个人因素

家中有独立工作空间的员工可以考虑在家工作,但空间问题是不少员工都会遇上的问题,要是家中环境不方便工作(如家居过于狭小且与很多家人同住等),返回办公室上班或许会更为理想。

另外,在职父母如在家工作,也会因照顾孩子而影响效率或无法专心,不少已为父母的员工在过去两个人应体会到这种两难之处。

调查显示,四成新加坡民众希望疫情后能弹性选择工作地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