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处于防控疫情的考虑,新加坡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推出了限定阅读时间的预约规定。而随着新加坡国内疫情状况的改善,新加坡政府也调整了对图书馆的预约政策。
据悉,新加坡公众即日起在周日期间到公共图书馆都无需上网预订到访时间,平日逗留时间也不再设限。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大楼、新加坡全国26个公共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和旧福特车厂将逐步恢复更多活动,访客平日到访这些场所时也可逗留更长时间。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在周末期间仍会采取限制人流的政策。据了解,在周末期间,国家图书馆、裕廊、淡滨尼和兀兰三个区域图书馆的逗留上限是三小时,其他的公共图书馆则是两小时。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创立于1960年,目前是东南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主馆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维多利亚大街100号,由两栋16层的建筑物组成,每层楼均有一座天桥连接。主馆大楼的四面采用玻璃围墙、挑高天花板和风洞设计。顶楼的天台上还设有多个空中花园,整体上非常美观。此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还有5所区域图书馆、18所社区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的作用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既是国家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
作为国家图书馆,其职责包括收藏公众所需要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并成为新加坡出版物和新加坡问题研究领域各国出版物的全国总书库,提供参考服务,馆际互借、交换和复制服务。作为全国的书目中心,进行国家书目、期刊索引以及各种联合目录的编纂。
作为公共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有十几个分支图书馆分散在各地,承担其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图书馆的馆藏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收藏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文献共计8,857,677件,其中连续出版物898,810卷,专著7,621,717卷,特藏(艺术作品、舆图资料、视音频资料、计算机文档、缩微胶卷/平片等)337,150件。在这些馆藏资料中,各语种比例为:马来文7.15%,中文22.83%,泰米尔文3.48%,英文62.73%。
图书馆的使用情况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主馆分为:国家参考图书馆(National Reference Library)和中央社区图书馆(Central Community Library)两大部分。
中央社区图书馆是外借部,位于一层,收藏有小说、散文、诗歌、保健、文化、艺术等类的书籍及杂志,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借还业务。书籍采用开架借阅,只读光碟可在馆内利用计算机阅读。
国家参考图书馆包括:一层的学生资料中心,供初中到大学的学生使用,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分类法,教他们查找书籍,15台多媒体终端机组成”知识岛”,供学生学习科技知识,使他们跟上资讯科技时代;二层的多媒体中心;三层的中央参考中心分华文参考部、新加坡资料中心、时事资料中心、马来文和泰米尔文部等。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为了更好适应图书信息化,新加坡政府决定要建立一个适应全民社会需求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新系统将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服务、与商界和社区建立共存共荣的联系,具有检索、分析、传播信息的功能。在技术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和只读光碟等新技术,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以此建立起一个无边界图书馆网络。
“无边界图书馆网络”即是把全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和约500多个学术与专业数据库连接起来,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检索点、交换节点和传递纽带,该网络将作为全国的智力中心,源源不断地向公众传输信息。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NAS)于1993年8月由国家档案馆和口述历史部门合并而成。NAS负责收集和管理与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历史有关的记录。NAS还从新加坡本地和海外私人资源中识别并收集具有历史意义的记录。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档案馆的作用
国家档案馆最初成立于1968年,用于国家档案馆的保存和管理。它保存着最早可追溯到1800年的记录,距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到来前19年和现代国家的建立口述历史中心通过口述历史方法论来记录新加坡的历史。
NAS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公众查看的档案材料,包括公共记录,建筑计划,口述历史记录,照片,电子记录以及缩微胶卷,胶卷,录像带,彩色幻灯片,底片和地图的视听收藏品。
如今,NAS使研究人员和历史爱好者可以在线访问档案,从而改善了对档案的访问。新的在线系统取代了表格的使用,使存档请求变得更加容易。
档案馆的使用情况
NAS大楼于2017年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翻新,这是自1997年搬迁到那里以来的第一次。翻新将修复磨损,包括渗水和油漆剥落,并改善外观带有修复体的建筑物,以反映建筑物的过去。
这些变化将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该大楼于2019年4月7日重新开放,设施更完善,扩建的奥尔德姆剧院可容纳132人,而不是之前的44人;三个新的口述历史录音室,缩微胶卷阅读器和扩大的保护实验室,以及用于安装和调平楼层的升降机残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