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1920年12月,星洲后港四条石鼎兴园有一位小少爷出生,那是头家林路的第17个儿子——林大琛(Lim Tai Tim, 1920-2005),彼时身在福建的林谋盛(1909-1944)并不知道自己又多了个弟弟,而这个弟弟是他有生之年见到的最后一个家人。

2000年,时年80岁的林大琛出版了题为“My Life”的回忆录,这位老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记述了自己的一生,他也留下了两本珍贵的战时日记(1942-1945),记录了自己在香港、中国、印度求学的日子,与哥哥谋盛在重庆意外相逢后的生活。

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林大琛的回忆录。

林大琛对于谋盛的深情记述,让世人得见这位抗日英雄逃离新加坡后,在中国和印度的经历,以及他对于弟妹的关爱。作为出生于星洲的英籍华人,林大琛的个人经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海峡华人对于中国的特殊情感,虽然对于祖家没有太多的认知,却在亲友的影响下,萌发爱国热诚,投入抗日救国运动,亲身体会国民政府的华侨政策。

林路家的莱佛士少年

林大琛生母是林路的五夫人方牡丹,她为林路生下七子六女,其中碧霞是林路的第一个亲生孩子,谋盛则是第一个亲生儿子。林路的前十个儿子均为领养,比亲生子年长许多,对于大琛而言,谋盛是真正意义上的哥哥。

林大琛出生时林路年已68岁,作为大家族众多的孩子之一,他并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父亲相处,印象中的父亲刻板勤劳,没有什么个人爱好,痛恨赌博,对孩子管教严格,不许浪费粮食。大家族聚居的童年是快乐的,身边总有很多同龄人一起玩耍,他自认从小淘气贪玩,父亲为他们请了教师在家教华文,他一直没能学好,在家里他们讲的是福建话。

虽然是严父,林路很爱孩子,常常会在下午带他们出去兜风。大琛对此非常着迷,观察司机驾驶,年纪很小便能驾车。虽然读书不用功,却颇有考试运,出乎意料考进了莱佛士书院,每天早上开车送姐妹们去圣玛格丽特学校,送15哥去英华学校,然后自己去上学,非常拉风。

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林大琛在印度浦那宿舍的桌上,摆放着哥哥林谋盛的照片。图片来源:林大琛家族。

无知无畏的重庆男孩

1938年,林大琛通过剑桥初级考试,做出一个令家人震惊的决定——参加南侨机工队。因为谋盛在星马领导抗日,这个18岁的执拗弟弟也想为国效力。1939年3月10日《南洋商报》报道,“林炯轩林谋盛昆仲之戚属多人回国服务,多为熟娴驶修技术者”,林大琛便是这四位戚属之一——“谋盛之弟,英文九号班毕业。”

林大琛与同伴们坐船抵达越南的西贡,再乘坐火车前往中国昆明,抵达后被关闭接受军事训练,他很快意识到国民政府的腐败,一位闽籍教官在得知他的背景后,趁著空袭的混乱,将他与两位堂兄侄儿送出营地,搭上前往越南海防的火车,然后坐船前往香港。

抵港时三人身无分文,将值钱的东西都典当了,大琛写信给谋盛告知窘境,表示自己想要留在香港读书。谋盛很快回信,并联络在港大读书时的好友,安排大琛进入预备班。1940年3月,大琛得偿所愿进入香港大学,结识了一批同为马来亚华人的同学。好景不长,1941年底日本人占据香港,香港大学被迫停课,1942年2月13日,13位血气方刚的马来亚侨生,登上前往海南的难民船只。

1982年3月7日,林大琛与这群“重庆男孩”(Chungking Boys)在新加坡接待了他们的恩人杭立武,回首往事,觉得青春真是不可思议。

无知无畏的他们,在抵达湛江后决定前往重庆,背着简单的行李,以华侨难民的身份领取微薄的津贴,徒步翻山越岭抵达广西玉林,然后搭乘免费的火车前往桂林,在那里偶遇曾在港大任教的王国东(Gordon King)教授,让他们去贵阳找林文庆长子林可胜医生,他在那里领导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路上偶遇马来亚的南侨机工,让他们搭乘运军用车辆,在将近三个月的跋涉后,于1942年5月2日抵达战时首都——重庆。

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林大琛在国立中央大学的学生注册证。图片来源:林大琛家族。

为了哥哥而努力读书

抵达重庆后,王国栋教授联络中英文化协会会长杭立武,允许港大侨生在中国任何一所大学借读。在等待答复期间,大琛听说有几位新加坡人也到重庆,他心念一动赶去酒店,发现哥哥谋盛的名字,一路追寻到国民政府,兄弟二人意外相逢,彼此深感意外。

从香港大学逃难到重庆的马来亚侨生,很多人决定工作,或担任翻译,或是从军,然而林谋盛坚持要大琛继续学业,那是父亲对他们的期望,因此大琛在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借读了两个学期。尽管非常努力,他难以跟上以华文教授的课程,在得知国民政府安排谋盛前往印度加尔各答训练,他希望能去印度读书,因为那里是以英文授课的。

在谋盛的安排下,1943年3月6日大琛飞往印度加尔各答,申请进入孟买大学在浦那(Poona)的工程学院学习,孤身在外,他改以华文写日记,与哥哥和好友通信,纾解思乡之情。1943年9月14日,大琛在日记中写道:“哥哥的信真是太感动,使我决(绝)对不能给他失望,他待遇我真是太好了,所以我以后一定不应该对他有疑,今晚从下,我要表示我的前途计划与志愿。”

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林大琛在浦那以华文写下的日记,记录与哥哥的往来。

永难忘怀的手足深情

自1939年起,大琛在海外漂泊将近7年,是哥哥谋盛呵护着他。1943年8月30日,大琛在日记中写道:“因哥来信表示他在医院心头的感动,怀念家人,不大清心,而且我也怀念家人,同情他的苦闷,至于留(流)泪,他不久的将来要干一件很危险的事,使我太挂念了,因此我写封信预备交给他,因为我不能在面前对他说。”

1943年9月1日,大琛写道:“哥哥跟庄先生到校里来找我,真的使我很快乐起来,一同到金凌餐馆去吃饭,也带点书籍,最宝贝的东西是他给我的张像,我也有点不愉快,就是虑他还来吗?我真正有些复杂的感想,也不乐也不闷。”

这是兄弟俩的最后一次见面,大琛将哥哥的相片摆放在书桌上,此后林谋盛潜往马来亚领导136部队,音讯全无。

1945年8月,在完成最后一门考试后,林大琛辗转回到新加坡,得知谋盛牺牲。彼时林路家族遭受重创,他决心协助大嫂抚养侄儿侄女长大,接手经营联合石厂。1956年11月6日,林大琛与来自太平的冯鹰金(Fong Yin Kam, 1930-1983)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1957年,他在自家宅地开辟了一条道路——谋盛道(Bo Seng Avenue),以特殊的方式纪念手足情深的哥哥。

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林大琛在新加坡开辟的谋盛道,纪念其大哥。

林谋盛是新马抗日英雄,世人听闻的是他对于国家族群的忠诚与奉献。然而,他不仅仅是位英雄,也是位儿子、丈夫、父亲,有着27位兄弟姐妹,自出生起便被赋予家族重任,他的所作所为也影响着家族成员,他的牺牲是这个家族至为惨烈的剧变。

林大琛自认一生平凡,然而,他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有着一位非凡的哥哥,度过波澜起伏的青春。在他的眼里,英年早逝的谋盛永远是那位喜欢养金鱼、喜欢摄影,如父亲般关照他长大的哥哥。

手足情深:新马抗日英雄林谋盛与17弟大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