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新加坡是一个很神奇的“小国家”,有多小呢?我们拿北上广深的面积来比划一下,大概深圳可以装下 3 个新加坡,上海可以装下 9 个新加坡,广州可以装下 10 个新加坡,北京可以装下 22 个新加坡 —— 对,就这么小。

可是,就这么一个小国家,他居然是亚太第一大、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位居世界第三,超过 200 家银行(包括 40 家代表处)挤在一起居然还能枝繁叶茂生意兴隆(回忆一下咱们香港的银行数量是多少)。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新加坡这么发达的金融产业呢?

在展开介绍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之前,我们先来把这个疑团解开,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有旺盛的金融需求才有发达的支付清算体系。新加坡“旺盛的金融需求”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事啊,还得从大航海时代说起……

13-18 世纪这 500 多年间,随着远洋航海的技术发展,人类划著船发现了很多新大陆,有些国家,比如我泱泱大明朝,航海出去主要是为了显摆,耀兵异域,示我强盛,显摆够了就走,人畜无害,心情好的话还能顺手打赏你点儿;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就不一样了,一下船看人家这地不错,就不走了……比如英国,1819 年来到新加坡,就开始了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这一统治就是 100 多年,直到 1942 年,日本人又跑来把英国人赶走了,占领了新加坡,紧接着没几年日本战败,英国人一转身又回来了,直到 1965 年新加坡才历经磨难独立建国。

这时候的新加坡眼神呆滞、面黄肌瘦,前途一片迷茫,跟今天我们看到的冠军相八竿子都联系不到一起去。

帝国主义国家,不管是出于经济原因考虑还是战争诉求,为什么对新加坡这个地方“情有独钟”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 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桥头堡,那马六甲海峡又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先看图感受一下: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一看图就秒懂了,走马六甲海峡这条海路,是沟通亚洲大陆东西部、欧洲、非洲的最短的一条路,在茫茫海洋上飘了数月的船,经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的时候,都能看到陆地了,正常人都会考虑停靠下来休整休整,补充补充物资什么的,久而久之,新加坡港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繁忙、最吸金的海港之一。

今天,全球商品贸易的 90%、石油贸易的 65% 都是靠船运输的,其中印度洋航路承担了全球约 50% 的货柜运输,70% 的石油从中东出来后都是走印度洋航路、穿过马六甲海峡运往太平洋沿岸地区(当然也包括我国在内)。每年,有 80000 多艘船穿梭往来马六甲海峡,运送著占全球商品贸易量 40% 的货物。

脱贫致富先修路,腰缠万贯建港口,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进来坐坐啊大哥!感受一下。

有了港口,就必然会在此处发生货物的交割;有了货物的交割,就必然涉及到资金的流动;涉及到资金的流动,发现能赚钱的金融中介(银行)闻着气味就聚集过来了。

五湖四海的货币从此在新加坡交融,顺理成章的,新加坡就成为了外汇交易中心,再加上新加坡正好处于全球另外两个外汇交易中心(伦敦、纽约)的中间位置,伦敦闭市下班了纽约天还没亮,咱亚洲的外汇交易总不能跟着你们的时间表走吧?你四平八稳的上班了,我黑眼圈熬夜交易?那不行。就这样,新加坡被世界选中了,成为了亚洲的外汇交易中心。

新加坡“躺赢”后并没有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反而是更加发奋了:在大家手忙脚乱野蛮生长金融业的时候他开始闭关修炼金融制度了;在大家被金融危机打的满地找牙开始恶补金融制度的时候他居然开始宽松制度鼓励金融创新了;在大家被夹杂着骗子的金融创新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他却把新的金融业态放在一个叫做沙盒的容器里气定神闲地观察了……他总快你一步,气不气人?

这一切,都归功于这个小国家里面的大机构 —— 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的央行。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MAS 用了许多年时间,陆续颁布和实施了包括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基金管理法、外汇交易法等在内的一火车皮金融律法,对新加坡所有金融机构和持有资金服务牌照的公司履行监管职能,其管理的对象除了涵盖像我国“一行三会”(现在应该叫“一委一行两会”)所监管的所有对象之外,还包括对财富管理、信用评级等准金融类机构的管理。面对新加坡金融混业经营的局面,MAS 也只能咬咬牙拼了,一把抓。

在健全的法律框架内、在 MAS 的主持下,新加坡建立起了自己的支付清算体系,呼……终于聊到正题了……

MAS 是这么分类新加坡的支付清算体系的:

国之重器:systemically important payment system,也就是那些一旦出问题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国家金融稳定的清算系统,典型的比如为银行业、证券业提供同业清算服务的:MAS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MEPS+)

民之重器:system-wide important payment system,也就是那些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动摇人民群众支付信心、但是不足以动摇金融根本的清算系统,这类通常是民营公司搭建的、服务零售行业的清算系统,比如 GIRO、FAST、PAYNOW 等

对外合作的系统:比如外汇交易的 CLS 系统(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CLS 是全世界外汇交易里举足轻重的系统,以后我们有机会专门介绍(又挖一个坑)

MEPS+

MEPS是一个 RTGS 清算系统,也就是实时全额清算系统,为什么 MEPS 后面带了一个加号呢?是因为 2006 MAS 发布并上线运营了新版的 MEPS,所以现在叫做 MEPS PLUS。

我们前面说 MEPS+ 是新加坡支付清算国之重器,那他是干什么的呢?MEPS+由两个子系统组成:

MEPS+ IFT 子系统:IFT = Interbank Funds Transfer,是为银行间的、大额的、SGD(新加坡元)转账服务的

MEPS+ SGS 子系统:证券行业 DvP 交收子系统,所谓的 DvP 就是银货两讫,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概不赊账别耍赖。

MEPS+ 系统倒是有几个值得拿出来吹吹牛的功能:

系统消息传递机制基于 SWIFT 系统

更牛 X 的支付队列处理机制,黑科技,算法保密

交易日内自动提供流动性,央行出钱帮你提高效率,不隔夜不收费哦亲

交易死锁自动预警和处理,智慧清算,节能增效

你看,我们之前说过啥来着,提高支付清算的成功率是每个国家 RTGS 的必选的研究课题,越是金融发达的地方越重视,程序员真是拯救世界啊。

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条,MEPS+ 的消息传递机制是基于 SWIFT 系统的,MAS 是这样考量的:我是国际金融中心,我这里的银行很多都是跨国银行,既然大家都已经和 SWIFT 对接了,也用惯了 SWIFT 的消息机制了,那么为了降低银行们的成本,方便银行们,干脆我们也别瞎折腾了,就一起通过 SWIFT 系统来通讯吧。

从技术角度考虑,没毛病很正确,但是,前面说好的 MEPS+ 是“国之重器”,一旦出问题是会出系统性风险的,结果话音未落呢,MEPS+ 就把通信通道的控制权拱手交给别人了,假设哪天 SWIFT 受人指使掐了你 MEPS+ 的网线,你连个消息都收不到了,还清算个啥?什么?你说 SWIFT 不会这么做?别闹了,朝鲜、伊朗、俄罗斯(涉及到部分商业主体)的SWIFT通信是谁限制的?哎,别光说别人家了,咱香港的RTGS也是使用SWIFT网络进行通信的,所以前段时间美国不也威胁要拔香港的SWIFT网线么…这就是美元霸权,什么是美元霸权呢我们以后专门聊货币的时候再唠。

截止目前,MEPS+ 共有63家直接成员银行,我国银行里中行、工行是其成员。

MAS 作为国营官办机构为银行业提供了 MEPS+ 这样的金融基建,由于政府鼓励支持发展金融科技,所以民间也没闲着,各种银行间组织、科技公司也为零售行业搭建了不少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这点新加坡确实比香港要做的好一些。下面我们就来看下新加坡支付清算行业有哪些“民之重器”。

GIRO

提到 GIRO 通常都是指的 Interbank GIRO (IBG) ,GIRO是什么意思呢?GIRO = General Interbank Recurring Order。

看名字就知道,GIRO 是用来处理定期付款(只支持新加坡元),比如缴税、电话费、停车费等各种账单。早在 1984 年 GIRO 就面世了,2001 年,新加坡 ACH(Automated Clearing House)将其升级到了 eGIRO,简单说就是 GIRO Online 了,之前都是靠磁带存储信息的一个离线运作的系统;2008年,又升级了一下,叫 eGIRO+。不过不用纠结这么多不同的名字,我们就统一叫 GIRO 好了。

GIRO 的运行原理跟我们之前聊过的美国 ACH 其实是一样的(有兴趣的查看我们历史文章哦,我们就不再赘述了),GIRO 专注处理定期、小额的支付,下图我们以缴税为例,看一下 GIRO 的清算原理。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GIRO 的运行机制比较简单,核心原理就是“多边净额清算”,GIRO 手续费便宜,但是速度就没那么快了,通常需要 2-3 个工作日才能实际到账。你没看错,就是这么慢,你说要是什么政府收个税、运营商扣个费什么的,多慢其实你都无所谓,但是要是你的开户行的汇款网络也是 GIRO ,你汇笔钱 2-3 个工作日才能到账,是不是很崩溃?

目前,GIRO 的成员银行有 48 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名单。

FAST

因为 GIRO 作为汇款通路实在是有点太慢,已经无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了,于是在 2014 年,一家叫做 BCS(Banking Computer Services Pte Ltd)的公司发布了一个叫做 “FAST” 的清算系统,专门为银行账户间的转账提供 7×24 小时、快速、不间断的清算服务(只支持新加坡元转账)。

FAST 这名字真的不错,其实它是 Fast and Secure Transfers 的缩写。类似 FAST 的快速转账系统其实在很多国家都有,比如我国的 IBPS 也是干这事的 (IBPS = Internet Banking Payment System,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是二代支付系统的子系统) ,以后我们遇到了再慢慢介绍吧。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FAST 的原理,它是怎么做到“快速到账”的呢?

其实原理很简单,无非就两种方法:

即时清算,清算速度很快,收款行很快就能收到付款行的结算,然后马上给收款人入账,这种模式对清算速度的要求很高,这种模式叫做:Real-time settlement。

收款行先垫资,也就是收款行先给收款人入账,然后收、付款银行回头再慢慢结算,这种模式叫做:Deferred settlement。

FAST 使用的就是“Deferred settlement”模式,这种模式的简单原理如下图所示: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快速转账到款系统也是每个国家民用领域、零售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我们以后分享到其他国家,也会介绍其快速转账到款系统,其实大家的原理都差不多。

FAST 的设计思路不仅仅是为银行账户间的转账提供服务的,实际上也在规划让移动电子钱包等非银机构加入,打通银行账户、电子钱包账户等各种资金账户,想起来了么?是不是跟香港的 FPS 很像?

作为一项服务,在新加坡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支持 FAST,目前只有 20 家左右的银行对接了 FAST 清算系统,有兴趣可以去新加坡 ABS(新加坡银行公会)网站上看看名单。

PAYNOW

随着人们逐渐的步入移动支付时代,新加坡移动支付清算网络也被提上日程。2017年,PAYNOW 发布上线,它实际上就是架构在 FAST 之上的、适用于银行移动端应用的清算系统,只不过他比 FAST 在应用场景上更多了一些功能,比如:

支持更方便的 P2P 汇款:支持用对方手机号、身份证件号码直接转账

支持商业收款:支持零售商户从 PAYNOW 移动端收款,比如通过二维码等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支持 PAYNOW 的银行目前只有 9 家,也就是说只有这 9 个银行的 APP 上可以用 PAYNOW 这个功能。你看,其实挺没劲的,搞来搞去还是基于银行账户的一个移动应用,离开了银行账户体系就玩不转了。

完结撒花

说到新加坡的支付清算行业,有一家公司始终绕不过去,就是 NETS。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NETS 已经有超过 30 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新加坡支付清算行业的带头大哥,它提供了一系列支付清算服务,比如 POS 服务(EFTPOS NETS)、移动支付(NetPay)、卡服务(CashCard、FlashPay 卡等)、支票处理服务(CTS),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电子资金转账服务(FAST、Paynow、GIRO),这些,统统都是 NETS 这家公司的服务,实在是不服不行。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其实还有不少其他值得说一说的,比如新加坡的 ATM 清算网络、新加坡电子支付工具(也就是电子钱包,新加坡居然有 40 多种电子钱包应用),新加坡统一二维码(Singapore Quick Response Code,简称 SGQR,我国最近不也在如火如荼的搞多码融合条码互通嘛对吧?)

最后放一张图,大家看完这张图就会对新加坡的“电子支付”发展史有一个更直观的概念。

亚太第一外汇交易市场 一文读懂新加坡支付清算体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