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

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

60年代的新加坡河,舢板驳船密布,贸易活动热络。

估俚,为英文“coolie”的方言音译,中文一般上称“苦力”,意指知识水平不高,单靠出卖体力,干粗重活的劳动阶层。他们虽没有显赫的身份,但他们在新加坡开埠以后的转口贸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至今,随着货运码头的建立,货物起卸的机械化,估俚二字已成了历史名词,幸好有一些估俚的后人,不吝捐献出父辈留下的遗物与图片,加上晋江会馆汇编成书,让我们从旧物和访问中,了解到估俚当年的生活与工作概况。

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

“估俚”也称“苦力”,图为1956年估俚在新加坡河岸卸货的景象。

估俚的工作服与配件

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估俚的帽子、估俚的木箱、在扛卸超过百斤货物时,肩胛垫的估俚必须的装备。

一般估俚的典型穿着不外是白色圆领背心、及膝的短裤,还有肩上搭一条毛巾。可是有经验的估俚或工头会穿上容易吸汗,用蓝色棉布缝制的衣服。大估俚穿的是深蓝色的,又称为“大成蓝”,工头则穿浅蓝色的。根据一些老估俚的说法:“这可不是人人都可以穿的,如果无法走跳板,扛不起150斤以上的货,敢敢穿上‘大成蓝’就会惹人笑话。”

当年,在厦门街有两间专制大成蓝的裁缝店,一套约15元左右,价格对估俚来说算是很贵了,因为当时一件衬衫也不过是2元罢了。

新加坡晋江会馆整理文物的时候,发现一顶估俚用过的棕色工作帽与肩胛垫。这些都是估俚工作时的配件。帽子呈圆顶状,斑黄点点,还有无数的破洞,尽显岁月痕迹。肩胛垫则是一个方正厚实的垫子,上方缝上一条带子,好让估俚戴上,垫在后颈部位,好减轻他们扛重物时肩颈部所承受的重压。

据知,由于每个人的肩膀骨架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估俚都有自己专属的肩胛垫,不会与人共用。每当他们扛重量超过百斤的木箱、树胶、布捆或纸捆时,都会戴上肩胛垫。除了因为肩胛垫可保护颈肩外,在扛货时还有稳固货物的作用。

此外,披在肩上的那一条白毛巾,不是只用来拭汗的。当估俚扛一些较轻的货物如袋装米、胡椒与糖时,白毛巾也可充当垫子用。

估俚所使用的工具

估俚搬货也不是单凭空手赤拳,他们起货、卸货、运货、检货时需要借助不同的工具。到底估俚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呢?

起货卸货工具

估俚一般用铁钩起货卸货,铁钩长短不一,钩子的弧度也不相同,不同的货品包装,使用的铁钩也不一样。长扎钩用来拖拉远距离的货物,短扎钩则是山顶估俚“起肩”用的。“起肩”是两人合力用短扎钩勾起货物,放在山顶估俚肩上,好让他搬运。

一名估俚后人施心强表示,父亲施正南在1965年担任工头时,在新加坡河畔一带就有10多个固定的估俚,他们主要是起卸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树胶与椰干。他父亲的工友留下了不少当年的工具,其中包括起卸货物的双钩与单钩。

双钩是让估俚用来拖拉麻包袋装的货物,单钩则用来起卸箱头货物。早期的扎钩,整支是铁制的。后来,为让估俚长时间握著,确保顺手及用力时不受伤,便将手柄改为木制,并包了棉花以减少手心受到的摩擦。

当估俚需要搬运重型木箱时,需要借助一些称为“车仔”的小工具。那是装上小轮子的铁架,将之托在货箱底部,方便推运货箱。

检货与开箱工具

当货物运到后,负责接收的估俚会使用不同的工具检查货物,以防货不对办。在新加坡晋江会馆乡亲提供的文物中,有检查麻包袋的铲管(何钰峰捐献),检查木箱货物的铁钻和拔钉器(施心强父亲遗物)。从这批珍贵的文物中,我们可了解到估俚们因应工作需要使用的不同工具。

造船工具

张文进的父亲张孙饶生前是加冷盆地制造舯舡的包工头,张文进收藏了很多父亲当年造舯舡的器具,包括了钻木器、钫、木锯、铁锤、钫等。早年的舯舡是纯手工制造,所需工具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搬货开箱的,或是造船的工具,大多由估俚们亲自设计的,他们都是根据工作上的需求设计出蓝图,再交由工匠打造。工具会根据各别的体质、工作经验不断去加长缩短,改善到称心为止。

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钻木器、铲管和铁针、铁钻、六轮车仔、拔钉器、扎钩。

估俚间的浓情厚意

日间,估俚们在码头、船厂或建筑地忙于体力活;晚间,他们则栖身在数十人共租的宿舍,俗称“估俚间”。估俚间不只是他们休息的地方,也是估俚共同生活联络感情的地方。

在《新加坡晋江会馆60周年纪念特刊1918-1978》中,老报人彭松涛撰写的《晋江人在新加坡》,描述了昔日估俚间的情景,“估俚间即单身工人的宿舍,数十人共租一楼为晚间住宿之处。每人一条红毯,一个箱头,存放衣物;每月出一块钱或五毛钱作费用。没有工做而无收入者,可不必出。散工的‘估俚间’,都有工头在外接洽工作,大都为驳船起卸,货物搬运、建筑粗工等,一接到工作,大家共同去干,非常团结互助。”

据知,每一个估俚间都有一个名号,大多喜欢用故乡山河名称取名,反映了估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特刊里,也列有一份晋邑估俚间的名单,有趣的是估俚间的地址只有街名,没有门牌。虽然很多受访的长辈,已不记得门牌,但仍记得宿舍是建在咖啡店上或火炭店上,因此即便没有门牌,对于估俚间的位置还是了如指掌。

随着新加坡河岸繁荣时过境迁,估俚间受到70年代市区重建计划的影响,搬迁的搬迁、解散的解散。虽然如此,估俚之间的浓情厚谊,互助互敬的精神还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著。

住在直落亚逸街华义轩估俚间的一名乡亲,就买下一间三房式组屋,作为乡亲们聚餐与祭拜的地方。1999年,因为众乡亲年事已高,大家于是取得协议将组屋变卖,然后将款项捐给晋江会馆成立“华义轩基金”。同年4月2日,华义轩估俚间正式解散,所有社员都加入新加坡晋江会馆成为永久会员。

另一间泉发兴估俚间的乡亲们则把活动地点移师至联益铁棚私人有限公司的工厂,原本供奉的“龙岱境主公尊神”也移尊至此。联益铁棚是晋江乡亲林忠发与兄弟们合办的,他已故的父亲林小贡是泉发兴的负责人之一。林忠发还记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父亲就会忙于筹备祭典,在泉发兴原址面线巷宴开几十席,并邀请戏班上演酬神戏,场面十分热闹。换了地点后,泉发兴的乡亲们延续发扬祖辈的精神,互助合作,促进友谊。

什么是估俚口中的“八股”?

当年晋属估俚间多达五六十间。其中41间属于“八股”势力,是晋江人的估俚间自成一系的名号。据传,八股的发源地在大坡章芳林街口(闽语俗称八间仔,现已无存)转角的一座四层楼建筑。60年前,晋邑工友租用二楼全层。整层有八个窗,两个窗为一股,全层八股共同承担费用。随着南来新客日多,部分工友分出去另租房屋而居。由八股分出去直接间接关系者共41间,在八股关系下者,达万人以上。

八股的形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乡亲,与当年的帮会或私会党组织不同,八股没有收保护费、不勒索。如果乡亲遭侵害,四五十间估俚间便出钱出力,共同对付,因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其他派系如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工厂生产,八股也常出面干预,因此受人尊敬。

(资料来源:《江河情缘—新加坡晋邑估俚间的故事》,新加坡晋江会馆出版,2019年11月。)

先辈遗物展现刻苦耐劳的估俚生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