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走进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策展人,听一听策展人讲一下展览的B面事。
南洋文化|在新加坡点咖啡的神秘咒语
南洋街道
问:策展人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答:策展人的工作当然是围绕着展览啦,搭建框架、策划展览内容、联系展品等。看着比较简单,但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要策展人亲自盯着,比如每天都去展览装修现场看一下,根据展示效果及时调整;为借来的不同的展品准备不同的合同,开幕式前给各个嘉宾发邀请函等。
问:那工作里面最苦恼的是什么?
答:最苦恼的就是要修改10000遍大纲。我们在2年的时间里,见了40多个团队,100多个专家学者,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了无数遍的大纲,才呈现出来了现在的效果。
比如在阐述“忠孝仁义”的“忠”字时,我们就想到犬类非常忠诚,但经过调查有些人认为忠诚的狗会让人想到“走狗”,这样的联想不是非常正面,最后我们就选用了“拉勾”这个动作来表达承诺与忠诚。
拉勾代表着承诺
问: 工作里面最享受的是什么?
答:最享受的就是可以听到很多的故事。其实策展人要会讲故事。有的展览是先有展品,再根据展品讲故事;有的展览则是先有一个故事,再根据故事找展品。
我们就是先有故事,再来找的展品。在寻找能表达我们想法的展品时,我们就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之前我是研究员,与自己对话;现在是与很多人对话,就很有意思的。
问:你最喜欢的展区是哪一个呢?
答:我是历史系出身,我最喜欢的区域是一个大圆桌。因为这个古色古香的圆桌讲述了新加坡华人的奋斗史。圆桌附近的墙面都是水泥做的,这样就避免了四面的墙壁展示喧宾夺主。
在圆桌附近,展示了濒危动物灰犀鸟的头盖骨。这是我最喜欢的展品之一。其实我们想借一只完整的灰犀鸟来展览的,但是实在找不到……最后在一个博物馆借到了这个珍贵的头盖骨。
圆桌上的一封家书
问:你觉得哪个展品最能代表这个展览呢?
答:我认为最能代表展览的是吴来灿的旗袍。旗袍起源于满族,发扬于汉族,本身具有多元文化的杂糅。吴来灿进一步结合了西式的婚纱设计、娘惹风的万代兰、印度的沙丽等,设计了挑战传统。大胆前卫、好看又实用的旗袍。这件旗袍很好的代表了我们本土的多元文化。
问:展览的浸入式互动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呢?
答:科技类元素是现代展览绕不开的一部分。但新潮和科技有个问题,就是容易过时。一般展览一年会有一次小变动,五年一次大变动,所以我们的设计要争取保证五年不会过时,同时还不要花费太高的费用。
这个的浸入式体验是在泰国暹罗博物馆得到的灵感。这个设计耗电量低,很多人可以同时体验,我们的调查也显示大家会觉得这个互动很有意思。
入口处就可以看到交互式科技类元素
问:去世界各地出差就是光明正大的逛展,好令人羡慕啊!
答:任何出差都是辛苦的,看展也是。我们去出差,要跟各地的馆长和策展人学习,要了解他们策展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哪些设计比较容易吸引访客等各种事情。而且每天都要开会和 写报告,及时的记录和归纳总结。
走过很多地方后会发现,各地的观众最终寻找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寻找互动性和共鸣。
问:策展人的工作加班多吗?
答:展览开幕前每天肝到深夜,经常会加班到十二点回家后继续工作到一两点。
这份工作除了艺术修养和知识储备外,还特别考验细心程度。到了最后的环节,会出现很多小问题。比如中英文资料的转换不符合语言习惯、换行断句错误等。这些细小的问题要非常细心才可以注意到。
不过策展人的工作还是非常开心的,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展览开幕非常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