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康:培训更多教师 引导学生坦诚探讨种族宗教课题

教育部长王乙康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更明白要对不经意的种族歧视等言行,提高警惕,以免冒犯他人而不自觉,同时学习如何应对这类状况。

新生代学生更愿意探讨种族宗教课题,教育部下来会培训更多教师,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就这些课题对话。这类讨论课会成为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教育部长王乙康昨天走访淡滨尼中学视察该校如何纪念种族和谐日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他近年观察到不少学校除了会配合种族和谐日,让学生穿不同传统服装,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也开始引导学生讨论种族宗教课题。

他说,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也反映出不同世代对待种族、语言及宗教课题的不同心态。他认为,年长一辈的国人经历过种族暴乱,一般避谈种族课题,对不同种族的人,抱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到了他自己这一辈,各种族已增进互相了解,也会欣赏彼此的文化特色。

“但如果让我这一辈的国人坐下来讨论这些课题,可能还是会觉得不自在,甚至有点尴尬。但这一代的学生不同,他们希望坦诚地探讨这类课题,但他们也需要引导。”

由于今年种族和谐日(7月21日)碰上学校假期,各校选择在本周纪念这个日子。淡滨尼中学昨天针对人们对不同种族的刻板印象、不经意的种族歧视(casual racism)等课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王乙康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更明白要对不经意的种族歧视等言行,提高警惕,以免冒犯他人而不自觉,同时学习如何应对这类状况。“希望久而久之,学生会了解种族和谐的真谛,也就是历代国人所明白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争执不休,难有和谐社会,大家退一步,共同空间才会比较大。”

教育部下来会支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这类对话的机会,让它成为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的一部分。王乙康说:“我们在培训更多教师,让每所学校都有教师可专门引导这类讨论。”

中三学生丝茹帕苏曼薇(Srivupasumanvi Balanagu,15岁)认为,今年在课堂上针对种族课题进行的讨论比往年更深入。“谈到不经意的种族歧视等课题,虽觉得敏感,但我认为我们应正视这个现象。在课堂上,由于大家抱着开放的心态,不带成见,让我很放心地参与讨论。”

品格与公民教育教师李家向(28岁)说,在引导学生讨论敏感话题之前,教师会提醒他们要尊重彼此的意见,让大家更勇于发言。“我们希望学生了解,当自己或他人碰到种族歧视时,不该视而不见。如果自己有明确的立场,应以适当方式表达。如果自觉无力劝说他人,可寻求长辈或教师的援助。”

探讨恢复课程辅助活动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期待学校假期后能恢复课程辅助活动(CCA)。王乙康受询时说,教育部仍在探讨恢复多一些课程辅助活动,但须小心翼翼,以确保防疫措施到位,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

王乙康也重申了教育部在学校出现冠病病例时,会采取的应对措施。这包括根据情况,尽量让受影响的班级或年级的师生接受隔离或休缺席假,而不是第一时间就关闭整所学校。他对多数家长及教师理解教育部的方针感到欣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