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央行和市场都依赖减息,我们可以预见利率将很难摆脱低水平,每当来到经济下行周期,利率就会降到低位,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会是一个常态,改变世界金融格局。
2019冠状病毒的出现让全球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了应付冠病大流行,世界各地中央银行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并大量印钞票,导致全球利率走低。
根据cbrates.com的统计,全球今年以来已经166次减息,主要经济体的实际利率处于零或零下水平,这个趋势预料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美国联邦储备局在6月的政策会议结束后预计,基准利率将保持接近零的水平直至2022年底。日本央行随后也在货币政策会议后表示,负利率政策将会持续至2023年之后。利率要脱离目前的低水平,看来最早是2022年以后的事。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主要经济体通过各类宽松手段提振经济,一些甚至采取了负利率政策,直至2016年利率才开始正常化。利率未来得及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中美贸易战在2019年开打,令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美国经济持续放缓,促使美国联储局U转政策,一年内三度减息,结果引发全球央行进入新一轮的减息潮。
这一波减息潮尚未平息,迈入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又带来新的考验,联储局今年3月两次减息共15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再度降到零至0.25%,也就是金融危机时期水平。
纵观过去20年,央行动不动就减息似乎已经成为习惯,只要经济增长有些许迟滞便有动作,这让金融市场习以为常,央行动作若稍慢一点或出手不及预期,市场马上就会反应,迫使央行采取果断行动。
未来一两年加息可能性小
国际货币基金(IMF)6月底更新对全球经济展望的预测,预计今年将萎缩4.9%,情况比4月时预计的萎缩3%严峻。尽管2021年的增长可能反弹,但只是低基础效应,国内生产总值相信仍将低于2019年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央行相信会继续以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支撑经济,因此未来一两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若央行和市场都依赖减息,我们可以预见利率将很难摆脱低水平,每当来到经济下行周期,利率就会降至低位,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会是一个常态,改变世界金融格局。
新加坡虽然不干预利率走向,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也难以独善其身,新元基准利率三个月新元银行同业拆息率(SIBOR)年初时是1.77%,目前只有0.55%,这促使本地银行继今年5月之后,7月又再下调存款利率。
华侨银行本月起调低捆绑式户头360户头所得的奖励存款利率,首3万5000元存款可获得的利率减半至0.6%,存款中3万5000元至7万元的利率则减半至1.2%。此外,银行也停止给予信用卡消费奖励利率。
大华银行One户头配套的最高年利率也将从8月1日起自3.68%调低至2.5%,减幅达30%;星展银行的Multiplier户头同样从8月1日起,把最高年利率从3.5%调低至2.8%。
利率下跌也面对股息减少
低利率也意味着基准回报率会跟着偏低。新加坡储蓄债券用作依据的10年期新加坡政府证券收益率,从一年前的2%跌至目前的0.88%。储蓄债券在2015年推出时是为了让一般国人有多一个累积退休储蓄的选择,然而将在8月发行的储蓄债券,首年平均利率只有0.27%,存个10年才可每年获得0.93%的利率,实在很难说服人家把钱投进去。
除了利率下跌,我们也面对股息减少的困扰。
在做投资规划时,财务顾问总是会建议在组合中加入被动收入的元素,如租金、股息、年金等,然而冠病大流行却改变了我们创造被动收入的能力。
冠病大流行以来,已有多个房地产投资信托(S-REIT)为保存现金在公布截至3月底的业绩时减少了派息,一些蓝筹公司也加入行列,例如新电信的年终股息便减少49%。经济衰退将冲击业绩,接下来料有更多上市公司调整股息政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允许S-REIT延后派息,让许多把REIT当做自动提款机(ATM)的投资者恍然发现ATM也会有故障的时候。目前依赖股息和利息获取收入的退休人士,接下来一两年的预算势必被打乱,可能还得动用到老本。
冠病的出现改变了世界,造就了许多新常态,股息的变化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但也可能成为另一个新常态。低利率加上低股息,对于不是很精通投资的人来说,不论是想要让财富增长或创造被动收入,都将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