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护心情 各方竭力照顾客工心理健康

要小心防疫又要适应新的住宿环境,各方想方设法照顾客工的心理健康。

小印度店主及传统协会成员大卫(SR David)到红山临时住所视察时,总会与客工聊天,彼此说着熟悉的语言,客工都把他当家人看待。

他说,整体而言,客工都很高兴能获得政府和其他善心人士的帮助,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但有时聊着聊着,客工可能因想家不禁哭了起来,有些则烦恼薪水减少。尽管理解雇主也面对经济困难,但这段期间不能加班,有些甚至不能上班,只能领到基本工资,他们根本不够钱寄回家乡。”

大卫说,客工都希望到了6月,病毒阻断措施逐步解除后,一切能恢复正常。“可是我必须跟他们说实话,疫情相信还会拖一段时间,免得希望落空,他们会感到更烦躁。”

议员陈振泉说,客工刚搬进来,人生地不熟,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因此,全国职工总会的外籍劳工中心动员客工大使帮忙联系,一方面是慰问同乡,另一方面也了解他们的诉求。

客工大使帮助下情上达

“缺乏沟通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难或麻烦。客工如果有什么问题,客工大使也能够下情上达,反映给管理当局,着实帮了我们不少。”

资深基层领袖林焕章则说,政府已备好硬体设施,基层更多的是给予软体方面的支援,如在节庆期间不让客工感觉孤单。在刚过去的卫塞节,就有善心人士送素食给客工。

珠烈街计划也在同有关当局讨论提供客工网上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更有意义地打发时间。经理李善桢说:“整天让他们上网刷手机也不是办法,时间久了任何人都会受不了。”

他计划免费提供这些课程协助这些客工提升技能,他们取得证书的话,也有助提高升迁机会。“目前还有许多事项要敲定,希望最终能落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