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落实“30·30愿景” 政府投入3000万元设津贴助业者提高食品产量

为加速落实“30·30愿景”加强我国食品供应的安全保障,政府设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同时投入3000万元设“30×30快捷”津贴,计划在下来六至24个月协助业者并与他们紧密合作,加快脚步提高本地鸡蛋、叶菜和食用鱼的产量。

业者本月中起可申请津贴

环境及水源部和新加坡食品局昨天(4月8日)发联合文告说,生产蛋、叶菜和食用鱼的农业食品业者可从本月中起向当局提交加速生产和提高产量的计划书,申请新的津贴。

津贴可用来支付农场未来六至24个月加速扩大生产力的前期费用。如果业者有意采用科技提高生产力,当局也将共同出资,助业者应付所须花费。

政府去年宣布“30·30愿景”,希望到2030年本地出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其中20%来自蔬果,另10%来自鱼肉和鸡蛋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质。

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

为加快落实这项愿景,政府也成立了由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领导的“30×30快捷”工作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教育部第二部长英兰妮、环境及水源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以及国家发展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扎吉哈。

小组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快提高本地食品产量、协助业者处理设立或扩充农场时面对的困难,同时确保农场维持高生产力、可持续性及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韧性。

本地一些农场已开始筹备提升产量的计划,打算申请“30×30快捷”津贴,用来应付相关费用。它们当中,有的目前需要资金去推动增产计划,有的则还在寻找理想的扩建设施场地。如果计划得以落实,这些农场的产量估计是目前的六至10倍。

茂丰(Comcrop)农场创办人兼主席林宜谦(48岁)受访时说,公司有意申请新津贴来扩大种植设施,提高菜心和小白菜等的产量。

这家农场在兀兰环道工业区一厂房屋顶的设施,占屋顶8万平方英尺总面积的15%,建有温室,主要以水耕种植为主。它采用全自动化设施控制蔬菜的水、阳光等的摄取量。

林宜谦说:“我们目前每天生产50公斤至60公斤蔬菜,菜心占了一半。如果能在半年内将种植设施扩大到整个屋顶,产量可增至目前的10倍,估计达每天400公斤至500公斤,是目前约10倍。”他透露,马国较早前实施行动管制令时,他们已尽力将所有可采收的蔬菜送给本地超市。

林宜谦说:“现在正是将我们准备好的技术付诸实现,好好为新加坡生产蔬菜的时候了。到时也要看市场需求,我们会积极与超市接洽,看市场需要哪一些菜。有可能是多种小白菜、西洋菜等。”

经营室内食用鱼养殖场的Blue Ocean Aquaculture Technology也有意申请这项津贴。

该公司设在大士的垂直养殖场目前每天可生产共50公斤的澳大利亚翡翠鲈鱼、泰国罗非鱼和本地金目鲈。货源除了供应给餐馆也透过网上销售,小部分则供应给超市。

公司执行董事黄益生(59岁)说,养殖场短期内可提升设施内马达的马力,以增加水中氧气供应量,在同个鱼缸内养殖更多鱼。他说:“养殖场也可将用来放鱼的鱼缸改成养鱼的鱼缸,如果改装四个,每月产量可增加约25%。”

长远来看,黄益生希望将设施扩充至目前的五倍,找更理想的场地养更多鱼,只是资金尚未完全到位。他估计,届时的产量一年可从目前的18吨增至120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