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观察】把关人与守门员

昨天走出国会大厦时,我在手机下载了一个应用。虽然平时买东西不精打细算,但在听到这个应用是本地首个能帮消费者货比三家的省钱新平台后,还是好奇地试一试,结果发现挺好玩的。

像到超市买鸡蛋前,在应用的搜索栏目输入“鸡蛋”,它会告诉你周围哪个商家卖的鸡蛋最便宜。有趣的是,消费者也能在看到商店售卖的某物品涨价或跌价时,把新价格输入,应用会将信息广播给周围的用户。

贸工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有明医生在国会辩论贸工部开支预算时透露,由消费者协会推出的“省钱之友”(Price Kaki)免费应用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全岛。下来所有消费者都能使用价格指南,知道哪个超市有促销。

更重要的是,信息共享也有助遏止商家无缘无故抬高价格,像这次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暴发后,有无良商家刻意从中牟取暴利,就是应大力抵制的行为。陈有明指出,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才能确保社会更公平。

过去,消协经常在接到公众投诉时,对问题商家采取行动,但如今消协也与时俱进,用“群众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把信息收集主导权交到消费者手中,同时更好地掌握它要监督的商家所需的信息。

数码化改变许多行业的面貌,更多新颖的信息收集、接收与传播方法也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电子商务普及化改变人们消费的习惯,也促使政府须在全岛各处设网购包裹储柜。脸部识别技术使用率增加,也引发一些机构可能滥用个人信息的隐患。议员余家兴(蔡厝港集选区)昨天在表达担忧时,顺带一提下来连国会也要开始让议员“扫脸”,计算出席与缺席人数,让在座议员忍不住都笑了。

这次冠病疫情期间因有人恶意散播假信息,政府几次援引《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简称POFMA)发出更正指示,不少议员昨天也想知道法令的成效。例如,官委议员林珊珊教授希望部长透露多少人接到更正指示,是否能真正抑制假信息的传播力。

议员符致镜(先驱区)询问,有了COVID-19打击假信息的经验,政府是否能更有信心地说,由掌握行政权的部长判断是否援引POFMA,并把第一关,比交给法庭更为有效?

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在讲话中没回应,符致镜再补问一次,这次还望向坐在他旁边的工人党党魁毕丹星。经符致镜再次询问,易华仁予以正面的答复,不过他也表示疫情期间对抗假信息不能单靠POFMA。

去年10月国会通过POFMA时,工人党全员投下反对票,主要原因是认为假信息应由法庭判断,不是赋予部长钳制言论的权力。毕丹星昨天虽没有提问题,但他还是起身重申工人党立场不变,工人党认为有效防止假信息可以用别的渠道。

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谈及政府如何放松条规营造更好的经商环境时,提出了守门员(goalkeeper)和把关人(gatekeeper)的不同概念。他说,政府要做的不是一味挡球的守门员,它应负责评估风险,在尽可能确保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只把“不过关”的拒于门外。我想这个比喻用在信息传播的把关上也相当贴切,援引POFMA时也应该如此。

在疫情期,政府除了得做信息把关的工作,同时也是关键信息提供者,如何避免民众因沟通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成了错误信息的传播者,这同样值得省视。

消协经常在接到公众投诉时,对问题商家采取行动,但如今消协也与时俱进,用“群众外包”的方式,把信息收集主导权交到消费者手中,同时更好地掌握它要监督的商家所需的信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