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19疫情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理事张智辉博士告诉《联合早报》,生产口罩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制作技术门槛不高,成本“仅几分钱一个”。但要在租金高昂的新加坡生产,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不受本地企业青睐。
卢凌之 lulz@sph.com.sg
受2019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口罩至今仍严重缺货,有公众因此呼吁企业与政府应在本地生产口罩,以解燃眉之急。受访专家表示,受口罩原料和生产设备供应的制约,即便抛开成本考量,我国要在极短时间内设立生产线并通过各类口罩质量监测,困难重重。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理事张智辉博士告诉《联合早报》,生产口罩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制作技术门槛不高,成本“仅几分钱一个”。但要在租金高昂的新加坡生产,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不受本地企业青睐。
张智辉也是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工程产品开发高级讲师,因长期研究空气污染而熟知口罩生产领域。据他了解,本地除了3M仍少量生产N95口罩,口罩长期依赖中国、泰国、日本和越南等多国出口。随着冠病疫情暴发,全球对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增长100倍,各国逐步限制出口后,本地“一罩难求”在情理之中。
针对3M在本地的口罩产量,3M新加坡回复本报询问时说,相关产品确实供不应求,3M正“尽速提高包括美国、亚洲(含新加坡)和欧洲在内全球基地产量”。
作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个,年产量占世界50%,仍无法满足14亿人口内部需求。除了原本从事医疗生产的企业加班加点紧急扩产,科技制造巨头富士康和汽车厂商比亚迪等一众中国工厂临时改造生产线,全力生产口罩,应付内需。
有本地民众投书媒体,希望政府效法中国,生产口罩给本国人民。张智辉说:“且不说中国政府是集全国之力,不计成本地生产口罩,新加坡要拿到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就很难,拿到医用外科口罩原料无纺布难上加难。”
他解释:“生产外科口罩最主要的原料无纺布,全球几乎都靠中国供应,而中国最主要的无纺布生产基地就在湖北。另外,全球口罩机超过一半也是来自中国。若新加坡要生产,比较可能是从日本或台湾高价购买。”
口罩生产厂房也是另一大问题。“这些车间对防尘无菌措施要求极高。我的建议是临时改造本地的塑胶袋或是半导体生产工厂。”
张智辉毫不讳言,“中国现在生产速度确实很快,但大部分口罩更多起到的是安定民心的作用”。他认为,新加坡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因此口罩生产完成后,还要通过EN 14683和ASTM F2100等10多个口罩生产与纺织品可燃性的全球标准,才能供销售及使用。
“口罩已是战略物资,政府也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供应,满足医疗需求。凭着我国政府在外交上的好人缘,想要设立自己的生产线,是难,不过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