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改变,企业转型刻不容缓。而企业在转型的同时,员工也必须跟上脚步,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的营运或商业模式,打造全新竞争力。
“创新转型·重塑未来”系列邀请五家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员工,分享企业如何协助他们转型、他们又怎么克服转型时遇上的挑战以及如何从中获益。
本期介绍华侨银行如何通过未来智慧计划,帮助旗下共计2万9000名员工提升数码才能。
人生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无止境的改变。当全球掀起势不可挡的数码化浪潮,迅速席卷各个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挑战与变数时,不论是个人、企业、机构或国家,无一幸免。若不想被动受“敌”,就得主动出击。
华侨银行(OCBC)当仁不让,在多年来的众培训课程以外,于2018年5月新增一项享誉业界的智慧未来计划(Future Smart Programme)。该计划为期三年、耗资2000万元,旨在提升旗下遍布各国、共计2万9000名员工的数码才能,为将来做足准备。
通过网络自学金融人工智能
闻风即至、主动报名的资深功臣之一,是在华侨银行服务了40年,现任渠道及项目兼现金管理和环球交易银行服务副总裁的黄慧璇(58岁)。她从数千个课程中,选择了金融人工智能,通过网络自习自学。
黄慧璇见证了公司无数个“第一次”,对变化并不陌生,也勤于上课。她在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时说:“我喜欢学习新的事物。座右铭是‘要与时并进’。”黄慧璇深信知识越多、技能越好,“市场价值”就会变得越高。即便上完课后,未必能立即学以致用,但有基础就有再次提升的机会。除此,新的知识还可为她释疑解惑,例如:“人工智能非但不会取代人类,反而还需要人类来继续指导它”。
据悉,基于她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个性,黄慧璇在公司颇有人气,举凡有团队准备开展新计划案时,必然点名指定要她加入。
然而,工作之余若还得进修,少不了要减少与家人相伴的时间,周末独自在房中上课。但要达到目标,必得付出代价。好在有家人支持,线上学习亦省下了外出求学的时间。同时,她可以依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集中力,循序渐进,把持稳定的进度。
这一路上给予黄慧璇最大启发的人便是她的丈夫。她先生是一名企业家,一生热衷于创业,更以追逐瞬息万变的新事物为乐。有了共同的信念,夫妻两人即便在不同的领域,彼此仍是相知相守的最佳良伴。
接下来,黄慧璇打算探索网络风险;面对未知的领域,丝毫没有畏惧,只有坚定的信心。
与两所理工学院合作 打造两道认证途径
为扩展智慧未来计划,有结构地培育能洞悉数据和网络安全的专业人才,华侨银行先后与义安理工学院和淡马锡理工学院合作,分别于2019年7月和同年11月,建构了完整的培训框架,以及两条前往认证的途径,即数据认证通道(Data Certification Pathway)和网络认证通道(Cyber Certification Pathway)。
数据认证导向的是数据分析师(data analyst)和更精深的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网络认证培育的则是网络风险分析师(cyber risk analyst)和网络安全科学家(cyber security specialist)。
自此的三年内,华侨银行准备培训200名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师,以及200网络风险分析师和网络安全科学家。
首批数码分析师认证学员
在报读数据认证课程之前,加入华侨银行已有五年,目前39岁的资金与财务监控及咨询副总裁林志,分内工作本就包括了变更管理(change management)。对各式各样的变化, 他不仅习以为常,还称得上是喜闻乐见。
面对数码转型,他憧憬着自己可以更深入地去了解、吸收、掌握和驾驭全新的科技。早在该计划推出的一年前,他已私下报读不同的课程,还买了不少相关的课本自修。
可是,这种自学方式多有疏漏,难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因此,林志在知晓公司出资并推出新的数码转型计划时,立即在2019年底报名为期一年,共八个单元的数码课程,成为第一批通往数据分析师认证的学员。目前,他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单元,预计今年底毕业。
在进行业务分析的工作时,林志非常享受通过科技把既枯燥且重复性高的工作转化为自动化的程序,以便腾出多些时间带领他的四人团队进行具有增值性的项目。他指出,挣脱繁冗细碎的部分,方能从具有挑战的工作中得到乐趣,不仅提振团队的士气,还可提高工作的品质。
有了认证后,即便工作岗位没变,他说:“有了全新的知识和视角,原来的工作已然化为重新诠释和发挥创意解决方案的沃土。”倘若希望再精益求精,林志的下一步便是考取该课程中数据科学家的认证。
林志常激励自己的一番话,来自被评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16岁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Greta Thunberg),即“解除气候危机难题早就有了答案。我们已经掌握所有事实和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唯有唤醒自己和开始改变。”气候是如此,数码转型亦然。
不让年龄成为绊脚石
转型的过程中,若有能够激励自己的对象,助益非凡。但如果自己便是激励同僚的人,他本人的福分是否翻倍?
现年50岁,在华侨银行担任环球资金与业务流程转型助理副总裁的薛胡(Sheihu Abdul Khadar)同样在上数码课程,与林志是同学,更是他们当中最年长的一位。
薛胡却为此喜不自胜。他表示,与一班年轻人一起上课,连他都觉得年轻了许多。此外,倘若功课碰到难题,他也不愁没人问。他指出,在求知的道路上,要学会把年龄视为无物,别让它成为绊脚石。另一方面,同学们皆视他为了不起的好榜样。
至于上课的动机,他认为:“世界已经在改变,自己与其做一潭死水,不如做一条清泉。”既然公司已经提供机会与经费,就应该趁着自己还有工作的时候,抓紧进修,成为他人不可或缺的人才。他指出:“如果你自己的明天你都不愿投资(时间和精力),还想指望谁来投资你的未来呢?”
然而,平日里既要工作又要上课,公司与义安理工学院两处跑,自然是一桩苦差事。但他每每牢记,那不是一种牺牲,而是对自己的一项投资。同时,由于同学都是华侨银行的员工,大家志同道合,自动自发,更形成了一个互动、互惠、互相鼓励与扶持的群体,大幅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回到家中,他还得继续阅读和做功课。他与妻子育有三个儿子,为了能够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并且与他们相伴,薛胡会与孩子同坐一桌,四人在各自的课业上拼足全力。
薛胡凭借他的毅力与坚持,最终所获得的回报,绝不仅仅是一份认证所能涵盖的。
华侨银行集团人才资源总监何保华对《联合早报》说:“我们在征聘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才能。”他们同时也是其他人的子女、父母、手足和亲友,皆是一生难以分割的紧密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为了确保员工能在全世界转型的洪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间接地照顾他们的家人与亲友,华侨银行决定推出智慧未来计划,以此实践“一个也不落下”的最初承诺。
五之三
【本系列由未来经济理事会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