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我心如止水

胡渊文

yuanwen@sph.com.sg

购物原本是为了满足生活、改善生活,但我渐渐发现,它似乎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时间。

电商的出现,原本是为了让消费者节省时间和金钱,结果是大家拼命购物,恐怕是花了更多时间和金钱。

还未步入11月就已陆续收到各大电商发来的促销电邮,为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打响第一炮。

有的电商从11月1日开始,每天推出不同主题的促销,还举办抽奖活动,通过游戏送出购物券,目的就是要大家日日夜夜都泡在手机里购物。

也有电商订11月11日那天,定点推出限时限量促销,打着“减价高达90%”的口号,吸引消费者频频打开手机应用查看。

还有一些电商推出“零元认领”活动,可免费拿到一个苹果平板电脑iPad Air。

其实除了11月11日这个由阿里巴巴发起的“光棍节”购物活动,美国也有传统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和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大减价活动。

各电商巧立名目搞促销

本地也出现了9月9日、10月10日,以及12月12日购物节。除了公共假日,各家电商平时也会借各种名目搞促销。

主要电商的手机应用,如Lazada、亚马逊、Shopee、Ezbuy等,我都下载了,也一度乐此不疲地每日查看有什么“不可错失”的促销,也曾守着时间点,查看限时推出的促销。

看着那些原价100元、现在只卖20元、30元的产品,不免觉得如果不买,下次恐怕没机会了。

有些时候,为了凑足免费送货的购买额,又或者为了获取更多折扣,就挖空心思去“寻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买。

再来,同样产品,不同电商的报价也不同,必须花心思做比较,但这不一定是直观的比较。有些电商可能会提供购物满多少元才有折扣,有些会在买了东西之后才送购物券。到底要向哪个电商购物比较划算?着实让人头疼。

以优惠价格抢购心仪的物品,确实让人开心。到底有多少人是冲着限时限量的促销,急急忙忙按下下单购买的按钮,以致家中增添了不少“大白象”?

久而久之才发现,为了这些促销活动,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即使平日要买些日常用品,也会看看各家电商的应用或网站,货比三家,这一来也得花费二三十分钟。

购物原本是为了满足生活、改善生活,但我渐渐发现,它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多时间。电商的出现,原本是为了让消费者节省时间和金钱,结果却造成大家不断购物,恐怕是花了更多时间和金钱。

也许每一次花费的时间不算太多,但是日积月累所耗费的时间是相当可观的。花费时间节省金钱,究竟划算吗?人生的价值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对比节省几元,用这30分钟来陪孩子或阅读书籍,或许更有价值。

此外,所谓的大减价,真的有减价吗?其实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某些商品原本就常年以折扣价出售,在搞活动时或许再多个5%至10%的折扣,变成30%折扣,吸引力马上大增。

还有一些电商,商品基本上只是换个方式打折,有时是全场五折,有时是满100元扣50元,到头来可能是不论在什么时候去买,价格都差不多。

当然,我不否认电商为大家带来便捷和多样化的服务,但近乎天天都是打折日的情况,早已让我对打折免疫。

其实,买东西应该是需要什么才买,不需要的,即便卖得很便宜也不要买。再来,就是要为自己定下每月开支预算,限制自己可以花费多少钱来购物,包括网购。在数码时代,花钱变得更简易,看到心仪的商品,手机上点两下就买了。除非你使用数码理财工具,不然一个月在网购花了多少钱都不知道,很容易就超出预算。

不要小看省下来的几十元,如果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3%,50元在20年后就是90元。

购物节对环境冲击引关注

近年来,购物节对环境的冲击也引起更多关注。网络购物送货的包装使用了大量气泡布、纸板箱和塑料袋,这些都造成垃圾和回收问题。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两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2016年“双十一”在生产、打包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达25.8万公吨,相当于258万棵树净化的量,产生了13万公吨的包装垃圾,其中回收利用率不到10%。

该组织指出,网购实际上比到实体店购物产生更多二氧化碳,也认为一键下单、用完就丢的方式,不是未来零售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除了对环保不利,有多少物品是在购买之后就被搁置一边?或只用一两次就被丢弃?

对于明天到来的“双十一”,我早已关上手机的应用提示,如常工作和生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