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杰立:用户态度若没改善 本地或全面禁用个人代步工具

使用个人代步工具的用户态度若没有改善,本地或全面禁用这类通勤工具。

交通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昨天(10月7日)在国会上回答议员有关个人代步工具提问时指出,日前65岁妇女王美英遭电动踏板车撞倒伤重不治的事件引起公众关注,担心个人代步工具对他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的安全构成威胁。

王美英9月21日晚上骑脚踏车回家时,在勿洛北3道遭电动踏板车撞至重伤,入院五天后不治。普杰立说,当局对事件感到非常难过,也对王美英的家属表达最深切的慰问。

他指出,事件发生在时速最高25公里的脚踏车专用道上,而非人行道上。“那辆电动踏板车未经注册,也不符合规格。它是从网上买的,而这款器材的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使用它是非法的。”

普杰立坦言,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个人代步工具,涉及个人代步工具的意外也有所增加。“我们了解国人的担忧……我们致力于让人行道安全恢复到允许个人代步工具在人行道使用前的水平。”

他说,在理想情况下行人应该用人行道,活跃通勤工具用脚踏车专用道,汽车在马路上。不过,碍于基础设施的限制,折衷的做法是允许行人和脚踏车共用人行道。

尽快在事故热点实施改善安全措施

他表示,新镇将设各自的专用空间,但现有市镇没有那么多专用道让个人代步工具使用。陆交局和议员已在合作,在那些事故热点尽快通过不同措施,如扩建人行道或安装减速条等改善安全。陆交局也会加速建造供个人代步工具和脚踏车使用的专用道。

普杰立说:“要全面改善这些基础设施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几年。期间,我们须决定除了个人代步工具和脚踏车专用道外,哪些地方可以允许个人代步工具。是人行道、马路,还是完全不允许,直到设施到位为止?”

他指出,当局会重新检讨这些选项,并和利益相关者再商讨。在未有定案前,他促请公众使用个人代步工具时,格外小心,为他人着想。“如果使用者的态度没有改善,我们可能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禁用个人代步工具。这会是个遗憾。”

针对义顺集选区议员李美花提问是否能强制要求个人代步工具安装限速器,普杰立回答,这或许可能。他也提到,鉴于近期的个人代步工具事件,当局需要一两个月时间重新检讨有关安全方面的安排,重新思考是否要推出额外措施。

今年8月,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蓝彬明医生已针对个人代步工具安全问题,在国会发表部长声明,并宣布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措施。当中,由人民行动党管理的15个市镇理事会将禁止个人代步工具在组屋底层和公共走廊使用;其中五个市镇也将在人流量高的地点,试行为期三个月的“行人专区”,规定骑士经过这些地方时必须下车推车,减少发生意外的概率等。禁令目前仍处宽限期,因此看不出案例的增减。

普杰立说,涉及意外的是少数非常不负责任和危险的人,需要找个方式教育他们,并设法在公共空间建立一个新的安全文化,让大家在使用人行道时感到安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