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笃生医院摒弃传统石膏方式 三维打印足矫器需时减半

原本需用熟石膏手工制作模型才可完成的足部矫形器,陈笃生医院已采用三维扫描和打印技术,用一半的时间完成,同时还能调整厚度让病人穿得更舒服。

制造足部矫形器无须再用熟石膏手工做出模型,陈笃生医院采用三维扫描和三维打印技术,把量身定做的矫形器制造时间减半,矫形器还能适当调整厚度让病人穿得更舒服。

足部矫形器是中风和脑性麻痹等病患所需的辅助用具,他们脚部无力容易跌倒,矫形器有助支撑足部,让他们走路更平稳。

足部医疗及义肢设计中心部门主任哈利德(Khalid Anuar)解释,制造矫形器的传统方式非常繁琐,技术人员必须先在病人脚部用熟石膏做出铸件(cast),过后打出脚部的石膏模型,手工技师再根据模型设计矫形器,最后用热塑性塑料在模型上裁剪出矫形器。整个制作过程耗时四天,需要专人打造,也得有地方置放大型器材。

扫描脚部只需10分钟

因此,从2016年起,中心便探讨使用三维扫描和打印技术来制造矫形器和义肢。技师只用了约10分钟就能三维扫描病人脚部,比传统的石膏方式快速和干净许多,技师还能在电脑上修改扫描画面,为病人调整并设计出更舒服的矫形器,再把设计好的矫形器图案送至三维打印机打印。

哈利德指出,与传统的立体裁剪(draping)方式相比,三维打印技术允许他们调整矫形器不同部位的厚度,加强支撑力,无需支撑的部分也能留空,减少材料的浪费和加强通风,因此用三维技术制造的矫形器价格不比手工打造的贵。

截肢和中风者增加 义肢矫形服务工作量激增

陈笃生医院足部医疗及义肢设计中心是全国唯一提供义肢矫形服务的公共医院。随着截肢和中风的人数增加,他们的工作量从2011年至2015年激增约四成。由于人手和空间有限,病人等候时间因而延长。哈利德说:“继续要求增加技师人数和空间也不是办法,我们知道必须创新,改变制造方式。”

利用三维技术制造矫形器的便捷过程让中心能更快处理大量工作,原本每年需八名义肢矫正技师来完成1024份工作,如今六名技师就能完成1152份工作。病人排队等候预约的时间也从原本的九至12周,减少至一至四周。哈利德说,越早获得矫形器,病人就能更快在物理治疗或日常使用以改善步行。

四年前中风的王先芳(79岁,退休)原本使用现成的足部矫形器,但由于脚板长了鸡眼导致她长期歪着脚走路,医生便建议她量身定做矫形器。她透露,职员用三维扫描机花了约10分钟就扫描好,四个星期后就能取得矫形器。她如今穿着矫形器,每天在家练习走路两三小时,步伐已比较稳定。

中心目前也使用三维技术制造手部义肢和脊椎侧弯支具,预计下来几年将运用在腿部义肢和其他矫形器上。因创新运用三维科技改善医疗服务,陈笃生医院以此项目赢得今年全国保健创新与生产力奖的自动化、资讯科技和机器人创新最佳实践奖。

新加坡中央医院重新设计手术安排程序,节省病人和护士的时间,因而赢得劳动力转型最佳实践奖。

中央医院入院办事服务副处长李俊锜指出,以往病人向外科医生问诊并确定进行手术后,还得另外排队平均45分钟来见护士,护士用约10分钟讲解手术前须注意的事项和安排手术时间等行政事务。

一年多前改变程序后,病人确定动手术后便可直接回家,医院当天会发简讯通知病人手术日期、预估的医药费、手术前得准备的事项等。病人若仍有疑问,可拨打指定热线询问。去年有超过2万6000名病人从中获益,中央医院打算在明年第一季之前在所有外科专科部门推行此计划。

李俊锜透露,原本为病人安排手术和讲解指示的40名护士,如今可直接照顾其他病人,行政工作交由24名病患服务人员进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