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至今年3月 当局130次取缔不当处理食材者

食品局发言人指出,食品局会严肃对待不谨慎处理食材的业者,业者必须确保食品卫生标准,如妥当地存放生的食材。若发现任何食物卫生漏洞,食品局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执法行动。

在批准范围以外的地方处理食物,或是任由食材留在店外,当局从前年至今年3月期间,针对这样的违例情况采取了超过130次执法行动。

新加坡食品局(SFA)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强调,食品安全是业者应共同担起的责任,因为食品可能在食品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污染。

发言人说:“食品局会继续保持警惕,确保监管措施到位,并得到适当执行,食品行业和消费者也必须发挥各自的作用。公众若发现行为不当的餐饮业者,可到食品局网站通报。”

根据卫生部资料显示,截至本月11日,今年首19周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已达797起,比去年同期的534起多了近五成。

本地近期发生好几起熟食摊和食材供应商没有妥当安置新鲜食材的案例,招来老鼠和鸟群污染了食材,引发公众对食材卫生的担忧。

食品局发言人指出,食品局会严肃对待不谨慎处理食材的业者,业者必须确保食品卫生标准,如妥当地存放生的食材。若发现任何食物卫生漏洞,食品局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执法行动。

虽然当局没有进一步说明对这130多起案例采取了哪些执法措施,不过根据环境公共卫生法(食品卫生),初犯者将面对最高1万元罚款的处分。

隶属环境及水源部的食品局从今年4月1日开始,正式负责监管我国食品安全和供应保障。

随着食品局成立,其前身农粮兽医局(AVA)正式走入历史。之前由农粮局、国家环境局和卫生科学局分别监管的食品相关工作,统一交由食品局负责;农粮局原本负责的非食用植物和动物相关的监管则转交国家公园局。

据之前报道,环境局去年全年对本地食肆进行了约7万7000次稽查工作,其中也包括突击检查。

受访的餐饮业者均表示,保证食材卫生也讲究摊贩和供应商之间的默契和合作,主要是双方都先要有食物卫生意识,再紧密配合避免送货过程中出现疏漏。

本地规模最大的小贩中心牛车水大厦巴刹正进行翻新,其商联会主席林玉铭表示,有206个摊位的二楼熟食中心确有群鸟啄食的情况,因此装修后的熟食中心四周将装有防护网,防止鸟儿飞入。

林玉铭说:“有些经营早餐的摊位,货物早在半夜就送来。和供应商交情好的摊主会给对方一套锁匙,让他直接把生食放入摊位内的冰橱。”

西海岸路第726座巴刹与熟食中心小贩商联会副会长王炳顺指出,由于以前发生过半夜送来的食材被偷走的案件,小贩中心60个摊位大多要求供应商在摊位有人,即清晨5时至6时才送货。送来的生食一般放入冰橱保鲜,或直接加工出售。

他说:“就算有半夜送货的,一般也是送蔬菜类。供应商会有意识地将食材包装好,并用篮子盖起来。”

旗下有15家咖啡店的金山岭美食中心主席洪鼎良,关注近来有关饮食业者处理生食不当的新闻,并复印报道分发给摊主,提醒他们注意。

他说:“我们的咖啡店早上6点开门,摊主会和供应商讲明,最早只能在开门前半小时送货,送来的生肉会用塑料袋包紧,避免生肉外露。摊主最好与供应商协调好送货时间,沟通很重要。”

一名要求匿名的生肉进口与供应商告诉本报:“有关当局要求的是要用冷冻食品隔热箱(insulated box)放置货品,保持温度。但实际行内的做法是拿摊位的锁匙,直接放肉进冰橱。如果实在要放摊位外,至少要放入桶或箱内,并且密封好。”

环境局有指导原则 助业者处理新鲜食材

国家环境局曾制定一套针对食材储藏的指导原则,协助餐饮业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冰箱和冰柜内放置新鲜食材。

指导原则内容包括冷藏食品应该存放在4摄氏度或以下的地点,冷冻食品则应维持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的环境内;在运送冷藏冷冻食品或食材前,负责员工应在装载货物前预先调好货车冷柜的温度,同时避免货物超载,以确保货柜内有良好的冷空气循环;在放置食品食材时,员工也应把货物盖好,并避免把它们放在地上或靠墙。

这些指导原则现可在新加坡食品局网站上找到。

为进一步提升餐饮业的整体卫生水平,政府将从明年底开始,落实一套将业者过往卫生记录也考虑在内的饮食卫生认证标准。这意味着,已实行20多年的ABCD级卫生分级制度将走入历史。

食品局强调,食品业者必须对其场所的卫生标准负起更大责任,该局也将在必要时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联合早报》曾报道,政府正着手加强本地餐饮业的监管框架,凡涉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业者将面对更重的惩罚——除了提高销案罚款额,出现严重食品卫生疏失的业者将被控上法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