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增强实境技术提供智能导览 史丹福艺术中心以新面貌介绍传统

目前共有五个团体入驻翻新后的史丹福艺术中心,各个团体都分别获得量身定制的导览站。公众只须向艺术中心租借一台手机或平板电脑,跟随导览地图的指示,即可自由地在楼道里探索、互动。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一扫,空旷的走廊上凭空架起乐器,走出伶人,就连墙壁上也挂起图文并茂的导览看板。这是利用增强实境(AR)技术,专门为史丹福艺术中心在翻新后重新向公众开放而设计的智能导览方式之一。

继去年年尾完成装修工程后,史丹福艺术中心昨晚举办开幕庆典,从昨日(4月5日)至7日,将有一系列活动向公众正式介绍这座本地传统艺术的“大本营”。

目前,入驻史丹福艺术中心的五个团体分别是湘灵音乐社、鼎艺团、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印度舞团Shanta Ratii Initiative和马来现代舞团P7:ISMA。

在新科技的包装下,各个团体都分别获得量身定制的导览站,包括将传统乐器虚拟化,供人弹奏,又或是将舞蹈家的舞姿投射在走廊上,供人效仿、拍照。

导览共有八个站点,走完全程需要30分钟。公众只须向艺术中心租借一台手机或平板电脑,跟随导览地图的指示,即可自由地在楼道里探索、互动。庆典结束后,智能导览将继续运作,公众仍可租借器材,但数量有限。

为了让公众在别样的视角下重新认识传统艺术,国家艺术理事会与拥有155年历史的老赛桃源潮剧团合作,利用虚拟实景(VR)技术将戏台“搬进”艺术中心,在七分钟的虚拟体验下,让公众360度巨细靡遗地接触戏台上的演员、道具、服装、乐器等等。

老赛桃源潮剧团班主沈炜竣受访时说,许多剧团的老戏骨都已经年逾古稀,对于VR科技并不了解。但他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希望能挑起年轻人对戏台的兴趣,也借此机会将戏台文化通过智能展览的方式得以保留。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是庆典仪式的开幕主宾,并亲身体验了智能导览的多个站点。

她在致辞时强调,史丹福艺术中心处于滑铁卢街艺术带,靠近许多文化艺术场所。将建筑翻新并且打造为传统艺术的“大本营”后,她希望入驻团体能利用地点优势,积极地展开合作,开创新的艺术创想,为整个地区注入活力。

艺理会理事长陈慧也致辞说,拥有99年历史的史丹福艺术中心曾是新加坡一代艺术先驱的创作摇篮。她鼓励艺术团体继续革新求变,培养更多新一代的观众。

庆典期间,五个入驻团体都会向公众开放参观,并准备了舞蹈、音乐、戏曲等艺术表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