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获法国摄影师捐441幻灯片 旧时风貌今再现 日常瞬间化永恒

这组珍贵的照片摄于上世纪70至90年代。很可惜的是,一些照片的具体地点、画面中的人物等细节都没有完整记录。国家文物局接下来会为所有幻灯片分类,并尽量搜集每张照片的细节,再探讨如何展出,让国人见识这些极具意义的怀旧画面。

李思敏 报道

leesimin@sph.com.sg

悠闲午后出现在孩童脸上的腼腆笑容、亲朋好友相约看街戏,还有班丹河上肩负着新加坡成为繁荣港口的重要使命的船只,这些看似平凡的新加坡场景,都在法国摄影师皮奥莱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化为永恒。

皮奥莱(Paul Piollet,84岁)上个世纪经常被派来我国公干,他在工作之余经常拿着胶片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将新加坡的日常生活以图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常年住在法国的皮奥莱上个月到我国,亲手将441张完好保存的彩色幻灯片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这组珍贵的照片摄于上世纪70至90年代。很可惜的是,一些照片的具体地点、画面中的人物等细节都没有完整记录。

国家文物局接下来会和皮奥莱合作,为所有幻灯片分类,并尽量搜集每张照片的细节,再探讨如何展出,让国人见识这些极具意义的怀旧画面。日后可能也会广邀公众协助文物局辨认照片中的建筑地标和人物。

皮奥莱回看他所拍的街戏戏台和表演说,他当时很着迷,拍过的这些戏剧场景不计其数。

“就算我不明白台上的表演者在唱什么,不过无论是颜色或音乐,都很特别,还有台下的观众以及幕后准备工作,都经常成为我拍摄的主题。”

皮奥莱曾在数年前捐赠彩色幻灯片给国家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不过这次是他捐出的最大一批摄影作品。

这些珍贵照片除了有国人观看街戏,还有人们熟悉的小贩、杂货店、水道和马路风光等,每一张都是转型中的新加坡活生生的记录。

皮奥莱说,当年多次到我国公干时,经常会请司机开车到处逛,也会独自一人搭巴士到市区外的兀兰和蔡厝港甘榜走走。

他在这些旅途中见识到马来婚礼,其他特别的场景还包括“甘榜寺庙”。这些寺庙早已不复存在,不过本地没有这些文化遗产的记录,因此皮奥莱的照片无疑是宝贵的收藏品。

遗憾没记录下照片细节

被问及为何要将这些幻灯片捐出来时,皮奥莱说,这些都是新加坡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记录,希望能同更多人分享,确保历史不会被遗忘。

皮奥莱目前较少拍照,一方面是他认为当下的环境不像昔日那样具备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是要专注在整理拍过的数千张照片。

他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记录这些作品确切的拍摄地点和其他细节,现在得请文物局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慢慢进行分类记录。”

国家文物局政策与社区助理局长陈子宇指出,本地那段历史鲜少有关于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因此皮奥莱的幻灯片极为珍贵。

他说:“我们希望能进而鼓励更多人捐出与新加坡相关的照片或胶片,帮我们填满文化遗产的宝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