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人物
周文龙
chewbl@sph.com.sg
富商蔡天宝是本地知名华社领袖,一直积极推动会馆、社团和华族文化中心的发展。他在商界的发展,
包括他所掌舵的和美置地(Ho Bee Land),一些人或许并不熟悉,低调的他也鲜少跟媒体分享。
随着和美商业模式转型已见成效,企业和华社接班计划逐步落实,蔡天宝罕有地接受《联合早报》记者专访,
畅谈他的经商经历、如何在21岁以制造钉子和钩子给木材商起家,发展至今天成为拥有15亿美元身家的房地产商。
午后阳光照耀在蓝色双峰大楼外,蔚蓝的天空帷幕衬托它的磅礴气势,从远处望去,傲立于波那维斯达地铁站旁的达都汇(The Metropolis),仿如两块巨大的磁场,衔接着各大快速公路,吸引着许多行业精英阶层蜂拥而至。
达都汇,是纬壹科技城的唯一甲级办公楼,是和美置地的旗舰办公楼项目,更是和美置地主席兼总裁蔡天宝的转型和接班计划的重要一步。
去年,蔡天宝连续展开多项交棒更新计划,先是卸下新加坡福建会馆会长职务,接着宣布儿子蔡伟成升任和美副总裁,随后正式引退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职位。
这一连串的职务变动,或许显得突然,实际上,这是蔡天宝部署多年计划的一部分。
对他来说,领导社团和企业固然重要,但他更关注转型与更新。就是凭着这个理念,他在2010年标下达都汇地段。
回忆起九年前情景,蔡天宝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语气仍然充满兴奋地说:“这是一次重要战略投资,也是和美转型的开始。”
他指出,标下这地段前,和美主要业务都以发展高档私宅为主。但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后,他意识到和美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而达都汇拥有120万平方英尺可出租空间,能给他带来稳定租金收入,让他开展“私宅+商业房地产”、“本地市场+海外市场”的双引擎战略。
诚然,参与达都汇地段竞标时,蔡天宝面对不少市场质疑。因为和美和许多企业一样,刚从惊涛骇浪的金融海啸活过来,正慢慢地恢复元气。达都汇地段也因市场情况不佳而乏人问津。
但蔡天宝依然比另一家竞争对手出价高于7%,成功取得达都汇地段。跟着,他又收购和开发英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的项目。特别是英国市场,前后收购八个房地产项目。
今天,达都汇及双引擎战略发挥作用。当本地市场面对房地产降温措施的强大阻力时,和美继续取得强劲收入。2017年和美总共取得1亿6420万元租金收入,新加坡业务贡献占55%,其中超过九成来自达都汇。许多大企业和跨国公司都是达都汇租户,包括新加坡交易所(SGX)、宝洁集团(P&G)、蚬壳(Shell)、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和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MODEC)等。
蔡天宝说:“这九年来和美商业模式的转型已见成效。转型也是下一个起点的开始。我是以此为理念,近年来在部署华社各社团还有和美的接班计划,为的是把棒子交给年轻一代发挥,避免领导断层。”
年少梦想就是从商
1948年出生,现年71岁的蔡天宝是本地华社重要推手,其社团贡献广为人知。但他在商界的发展,一些人或许并不那么熟悉。
访问蔡天宝时,和美公关悄悄说,任何华社宣传活动,蔡天宝义不容辞,大力支持;但谈个人事业,谈商业成就,为人低调的他却鲜少答应媒体访问。
其实,蔡天宝纵横商场50年,有着丰富经商经历。他在房地产界连创佳绩,在最新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上排名第23位,身家估计15亿美元。
他说:“我从小就想从商,做生意是我小时候的愿望。”
谈到自己年少梦想,蔡天宝表示,自己从小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要创业当商人,而这几十年来,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
蔡天宝有14个兄弟姐妹,他排行中间,父亲从事驳船生意,家境算不上富裕,属于小康之家。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为了要栽培他成为双语人才,上午送他去华校,下午去英校,为顺利“赶场”,他得在霸王车里换校服。但他丝毫不觉得麻烦或辛苦。反而认为当时华校英校跑,让他打好双语基础,今天受用无穷。
21岁创立和美
中学就读实能工艺中学时,蔡天宝开始动脑筋做生意,趁着假期跟同学沿街挨户卖鸡精,一天赚了20多元,很有成就感。
于是,中学毕业后,蔡天宝没有继续升学,选择到社会工作,先是帮父亲打工,接着在1969年创立和美,当时他不过21岁。
问起“和美”名字由来,蔡天宝发出招牌式的爽朗笑声说:“和美嘛,就是和气美丽的意思,大家和和气气、一起开始做事,就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创业初期,蔡天宝主要以制造钉子和钩子给木材商为主。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木材行业走下坡,他转到印度尼西亚发展,并把业务重点转移到转口贸易,直至1986年回返新加坡,专攻房地产市场。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其实,蔡天宝的生意范围广泛,除了房地产业,还包括二手汽车代理业、印刷业甚至电影业等。
然而,他对房地产业“情有独钟”,一来是因为他自小被妈妈熏陶“有钱就要买房地产”想法;二来是他赚到的第一桶金来自房地产,输掉的第一桶金也是在房地产。
原来,他22岁跟朋友合资买地兴建排屋,短短两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但不久发生石油危机,发展的项目无人问津,不但亏掉之前賺到的100万元,反而还欠了100多万元。
“还好在我人生陷入最低潮的时候,我母亲给我极大鼓励。她告诉我:只要你不偷不抢不骗,没有什么好怕的。”
遇到挫折不沮丧,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是蔡天宝从失败中获得的启发。这也促使他从印尼回到本地发展时,决心重新再来,继续往房地产业发展。
他认为自己挺幸运的,自回归房地产业以来,30年间经历一些波浪,但大致发展顺利,还成功让和美置地于1999年在本地上市。
例如他的开山之作是阿裕尼附近的顺荣工业大厦,以仅仅250万元买下。1989年,他又买下纽顿路地皮兴建皇家公寓(Maison Royale)。
当时,正好碰上中国六四事件,大量香港资金流入新加坡,这两个项目都获得丰厚回报,其中顺荣工业大厦不到三年就回本。
其实,蔡天宝对房地产市场时机往往抓得非常准,而且具有长远战略眼光,能赶在市场转风向前做出大胆投资。
早在1995年,他就在英国进行投资,在泰晤士河畔发展高档私宅项目“国会景”(Parliament View)。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本地私宅滞销,许多发展商成了“大闸蟹”,蔡天宝却因把大部分资金调往伦敦而避开了风暴,更从国会景项目大卖中大赚了一笔。
打造本地首所濒水公寓
2003年沙斯时期,本地楼市黯淡,蔡天宝却大举投标圣淘沙升涛湾(Sentosa Cove)的濒水住宅地段,成为第一家踏足升涛湾的发展商,打造了新加坡第一所濒水公寓——泊宁轩(The Berth by the Cove)。
蔡天宝前后在升涛湾买了八幅地皮,是升涛湾最大发展商。他所发展的项目如御丰轩(Cape Royale)、涛源湾(Seascape)和翠珀湾(Turquoise)等,都引起当时市场热烈反应,成为城中话题,令和美公司名声大噪,也开始扬名海外。
他满意地说:“我们出差的时候,甚至有商业伙伴把我们称作是‘升涛湾的幕后功臣’,让我们格外惊喜。”
提起当时的大胆投资决策,蔡天宝说:“我到过很多地方,了解到濒水住宅项目向来有premium(溢价)。而且我觉得本地生活方式正出现转变,升涛湾地段具有特色,可吸引这批寻求独特生活的买家。”
即便现在升涛湾私宅市场疲弱,蔡天宝表示,和美的升涛湾项目已卖得七七八八,未售出单位大多也已租出,公司业务基本上未受到升涛湾疲弱状况的太大影响。
许多发展商说房地产投资,地点最重要。蔡天宝却认为时机和资金掌控才是最重要,在适当时候、有充裕资源做出适当行动。
观望等待最佳时机进场
自达都汇标地后,过去八年来,蔡天宝就一直没进场标地,即使前阵子集体出售市场火热,他也没有参与。
他说:“本地楼市中长期前景乐观,但短期内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我不急于进场,依然持观望态度,等待最佳进场时机。“
就像九年前进行和美转型一样,何时是危机,何时是转机,蔡天宝有如一位大谋略家一样,一直成竹在胸。
社会不是非有你不可
同样地,在和美接班计划上,蔡天宝认为现在正是让年轻人接班、发光发亮的好时机。
蔡天宝有四个孩子,除了大女儿蔡晓琳从事教育业,现在是美华小学校长外,其余三个孩子都在和美置地和家族企业工作。
当中,蔡伟成已在协助蔡天宝执行集团的策略和政策,并负责集团业务的所有管理。
对媒体界而言,蔡伟成是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蔡天宝表示,他早在多年就想到接班的问题,而儿子自2002年就在公司工作,从底层慢慢升上今天职位,在和美有超过16年工作经验,对房地产有全面深入的认知与见解,也非常熟悉整个集团的文化。
他相信,儿子的这些特质,都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美的业务。
人生七十古来稀,蔡天宝却说:“这个社会不是非有你不可的,我们需要年轻人接班,不应有断层,如果公司或社团无法自我更新,我们作为领导人不能放心、放手、放资源给年轻人,这将是公司和社团的最大危机。”
他接着以支持语气说:“伟成与社团年轻领导,以后要走的路跟我们这代人不同,但我相信,只要这些年轻团队能坦诚互相合作,集思广益,他们必定能成功。”
今年是和美创立50周年,上市20周年,蔡天宝有信心随着年轻一代的接班,和美未来更壮大的版图正徐徐展开。
问心无愧回馈社会
长久以来,蔡天宝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他在1987年在父亲鼓励下涉足仁和联谊社活动,1993年加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担任董事,并在2005年挑起大梁出任总商会会长,担任过两届会长。
九年前,他出任福建会馆会长,然后又出任宗乡总会主席。他曾是通商中国主席,直到三年前卸任。他至今依然是华族文化中心主席。
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让他在2014年获颁该年国庆最高荣誉奖章“殊功勋章”。
谈到华社贡献,蔡天宝说:“这些年我花在社团的时间很多,对公司业务有点忽略,多少有一点‘不务正业’。但我始终认为,企业家不应仅为赚钱而活,回馈社会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之一。”
他强调,参与华社活动,或许能让他建立更强大人脉关系,对生意有一些帮助,可是他从不曾从获利角度出发。
他说:“在社会回馈方面,我从来没有想过任何回报,最重要的是能问心无愧,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