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在职培训计划 理工生提早圆社工梦

组屋走廊上,女孩跟着父母挨家挨户为有特殊需求的小孩募款,但是隔着铁门,一名男子语气凶悍地拒绝了女孩。她很难过,不明白怎么有人忍心拒绝帮助这些有需要的孩子。

这个女孩如今已长大,20岁的郑欣恩去年从南洋理工学院考取了社会科学(社工)专业文凭,励志成为一名社工。去年7月,她毕业后加入了社工在职培训计划,是首批参与计划的五名理工生之一。

这项计划由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资助,南洋理工和新跃社科大学联合推出。参与者会在社区服务等机构工作的同时,到跃大上课,为期一年。

郑欣恩的父亲是一名特殊需求治疗师,母亲则是自闭儿童的“影子老师”。父母在她五岁时,把她寄放在综合托儿所,让她跟有特殊需求的小孩共处。

郑欣恩受访时说,她自小接触特殊需求领域,上中学时就清楚未来要往这个方面发展。在理工学院求学时,曾到关怀辅导中心和SPD(前称体障人士协会)实习,让她对社工之路更坚定。

让郑欣恩印象最深刻的是在SPD接触到一名重度残障的妇女。“妇女虽卧病在床,但很乐观,对身边的一些小事都保持感恩的心。”她不时去探望妇女,有一次对方告诉郑欣恩她未来会是一名好社工,让她倍感鼓舞。

郑欣恩在飞跃社区服务当助理社工,从事学生与幼儿早期介入方面的工作,帮助患有自闭症、整体发育迟缓症等的小孩。

开放给两校相关科系申请

父母对于女儿的选择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父亲郑友祥(53岁)认为,他和妻子为女儿开启了接触特殊需求者的门。“自小把女儿送去综合托儿所,因为我们觉得这样能让她心生怜悯,学会帮助他人……我希望女儿能培养这方面的情商。”

社工工作并不简单,郑友祥想要告诉女儿:“即使是漫漫长夜,只要抱持热诚,牢记美好的回忆,曙光就在不远处。”

社工在职培训计划目前开放给考取南洋理工社会科学(社工),以及义安理工学院心理学专业文凭的学生申请。学生完成计划后,将获得5000元奖励金。

此外,若报读跃大社会工作学士课程只需额外一年半就能取得文凭。一般部分时间学生需两年半至三年时间。

负责这项计划的南洋理工护理与社会科学系讲师王恺告诉记者,跃大每次会开放15至20个学额给参与社工在职培训计划的学生。第二批14名学生已在本月开始工读。未来校方打算开放给其他拥有相关文凭的理工生申请。

计划将持续至2021年,到时技能创前程会进行评估再决定是否继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