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业的里峇峇利路Spize餐馆最早在11月6日爆发食物中毒事件,岂料接下来的两三天陆续还有食客在吃过该餐馆食物后出现不适症状。这让有关当局意识到,事件并非是一起单纯的个案,因此决定在11月9日吊销餐馆营业执照,并下令餐馆丢弃所有即食食物及冷冻食品、进行全面消毒工作,审查食物准备的作业程序。
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司长李坚明副教授昨天在联合记者会上指出,在正常情况下,细菌在食物中滋生需约四小时,但如果食物或环境已受到细菌污染或面临高污染风险,它将在短时间内加剧细菌繁殖。
他说:“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在不同时间点发现的细菌属于同一类,这正说明了在上述几天内,细菌是在不断滋生的,也就是餐馆的污染情况在持续进行中。无论在食客和环境样本中都能找到细菌踪迹,由此可见受污染程度之严重。”
李坚明指出,沙门氏菌不时都会存于生食中,如果把食物煮熟,或在处理后把手彻底洗净,就不太会在环境或食物中滋生,或感染人体。
家庭医生黄天华受访时指出,餐馆食物或环境同时受多种细菌污染并不常见,出现沙门氏菌和粪便大肠杆菌明显与个人卫生问题有关。
他说:“沙门氏菌多半是通过带菌者造成污染,细菌会在带菌者触碰过的地方滋生;粪便大肠杆菌更是明显的卫生问题,有餐馆员工很可能在如厕后没有把手洗干净。”
人体感染沙门氏菌的症状包括严重腹泻、胃抽筋或呕吐等,较严重者一般需住院两三天才能完全复原。由于存在脱水的风险,黄天华指出,这类细菌感染情况对幼童与老人尤其危险。
国家环境局公共卫生署总署长何永泰也特别吁请餐饮业者,正视员工接受食品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员工若要在餐饮场所处理食物,就须完成环境局开办的基本食品安全课程,并向该局注册获取资格。
何永泰说:“食品安全课程只需花一天时间就能完成,餐饮业者没有借口不让负责处理食物的员工去上课。就算市场面临人手短缺,业者也不应(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有所松懈。”
他也透露,环境局下周将与餐饮业代表会面,确保业者在来临佳节期间正视食品安全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