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与核心通胀率 为何一高一低?

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理解常见的经济和财经术语和课题。

政府每个月发布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让你了解通货膨胀的情况。

不过,为何通胀率有两个衡量指标呢?新闻里提到的整体通胀率(headline inflation)和核心通胀率(core inflation),有何不同?为何一高一低?对一般市民来说,哪个更能代表物价上涨对生活费的影响?

以2018年10月份的数据来看,整体通胀率是0.7%,核心通胀率则为1.9%。

其实,整体通胀率衡量的是组成CPI的10大消费种类,即食品、衣服鞋子、住房和水电、家庭耐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休闲和文化、教育,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

核心通胀率,则是扣除住宿和私人陆路交通费这两种花费,它们分别归纳在住房和水电,以及交通花费中。要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费用还是有纳入核心通胀率的计算。

政府为何要特别计算出核心通胀率呢?

原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调整新元货币政策时,是以核心通胀率为指标。

金管局的报告指出,货币政策的目的是要影响长远的通胀率。因此,如果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通胀率会经历短期的波动,当局不应该将它们考虑在内。

就以私人陆路交通费来,大多是受政府政策调整所影响,例如进口车辆税、停车费、路税和汽油税,以及拥车证。

至于住宿,当局是以租金作为计算成本的方式。不过,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住组屋,而这方面的租赁市场有限,因此取得的租金样本或许不具代表性。

况且,租约可能较长,例如两年,因此这个趋势无法立即反映在当月的CPI。

如果解读10月份的CPI报告,会发现汽车价格和住宿成本下跌,因此整体通胀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过,把这两个价格下滑的因素去除后,其实核心通胀率是处在四年来新高。

反之,汽车价格和住宿成本大涨,就可能出现整体通胀高于核心通胀的情况。

除了新加坡,世界各地的国家也以核心通胀率作为政策调整的考量。不过,各国对核心通胀率的定义则不一。

譬如,美国的核心通胀率并没有纳入能源和食品价格。由于季节性因素可能导致农业收成大幅减少,这因此会影响食物价格。同样的,恶劣天气也有可能导致炼油厂等设施关闭,也是左右石油生产和价格。韩国和马来西亚也没将这两个因素纳入核心通胀率。

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则没纳入新鲜食品价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