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电器工程私人有限公司默默耕耘,用30余年时间在业界站稳一席之地,传至第二代,创办人以“身教”传承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
作为本地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器工程公司,却在本地中英主要报章找不到有关公司的报道文章,这家创立超过三十载的公司,可说是相当低调。
坤电器工程私人有限公司(Khoon Engineering Contractor Pte Ltd)创办人洪维坤(68岁)受访时说:“我们一向来行事都比较低调,最重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他属于默默耕耘型企业家,宁愿别人亏负他,他也不亏负或占别人的便宜,持守以诚待人。
话匣子一打开,洪维坤滔滔不绝地说出当年创业的艰苦。1967年,洪维坤开始从事电器工程工作,最初只是在工地跑动,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电器工程服务。
之后,他入伍受训,履行公民义务。1971年,他获得贵人相助,拿下当时的东陵购物中心(Tanglin Shopping Centre)的第三手包工项目;1974年,他作为二手承包商,完成远东购物中心(Far East Shopping Centre)的电器工程项目,自此奠定他创业的基石。
隔年4月,他在当时位于合乐路的美丽华酒店(Hotel Miramar)租下一个小办公室,正式设立坤电器工程,员工10多人。
创业初期被“坑”
1978年,洪维坤凭着本事,标下私人公寓项目,负责电工装置与服务。期间,他被人“坑”了几次钱财,损失颇多,但是他坚定不移,继续寻找出路。他说:“做私人项目的问题是收钱比较难,有时钱付给供应商,但是到工地时才发现货未到,被人骗了。一些工程也被拖款,迟迟无法收到钱。后来,我们放掉私人项目,转做建屋发展局的项目,政府付钱比较准时。”
1986年,他投资200万元,在麒记路一带设立工厂,占地7000平方英尺。
2003年的沙斯风暴,让本地很多电器工程商受到冲击,许多公司倒闭。洪维坤的大儿子洪虢光(44岁),就是在这一年加入公司,目睹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惨淡离场。
洪虢光说,以前公司是欠承包商的钱,当年那些倒闭的公司,则是因为欠了银行的钱无法偿还而只好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说:“那段艰苦时期,我们跟一些供应商并肩作战,彼此信任与扶持,这种革命情感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儿子洪咏权(34岁)于2010年加入,父子三人一起统领“坤”走向更稳健的未来。
员工像一家人
洪虢光和洪咏权加入公司管理层后 ,负责大部分的日常营运。洪虢光担任公司董事,洪咏权为总经理,兄弟俩合力把父亲创立的事业推向另一个高峰。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兄弟俩年龄相差10岁,父亲洪维坤认为这反而减少兄弟争吵的机会。洪咏权点头附和说:“我们很少吵架,因为哥哥比我大很多,我把他当长辈一样,更多的是敬重,而哥哥照顾弟弟也理所当然。”
洪虢光说:“我们公司里的员工,大家都像一家人,很有归属感,我的办公室的门一直是开着的,员工随时可以进来跟我谈工作,谈难题,分享喜乐。这里没有‘办公室政治’的游戏。”
今年,坤电器工程第一次获颁“50家杰出企业奖”(Enterprise 50)。洪虢光说,公司已有一定规模,这次得奖,能让更多人认识公司。
坤电器工程的业务以三大块为主,即建屋发展局的组屋项目、商业中心和工厂。服务范围包括:量身定制/装置电子系统,支援获取有关法定批文,测试与运转启动。
目前,坤电器工程在宏茂桥五道租用一个面积6000平方英尺的办公室和储藏空间,刚在一周前正式开幕。
洪虢光说,新地点有更多空间作为培训用途,平均每个月培训一次,让员工掌握公司最新的营运情况,学习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等。
上个财政年,坤电器工程营业额达3300万元。至于是否有挂牌上市的愿景,洪维坤说:“这得让他们年轻人(两个儿子)去决定,公司的行政、销售、扩展、管理等多由他们负责带领,我每天只是到工地去视察业务。”
洪虢光说,这是父亲喜欢的工作,也当成是运动吧!难怪他父亲的肤色健康而黝黑,这种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对第二代接班人来说是“身教”,也是后辈赖以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