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与陈笃生医院的新发明,利用声音感应器,探测空气经过肺部时,是否会噼啪作响。这个声音是肺水肿所致,而肺水肿是充血性心脏衰竭的一种征兆。病患只须把仪器放在胸口或背部10秒,便可测出肺是否积水,并在手机上查看结果。
病患未来或可使用一种新的医疗仪器,在家自行检查肺是否积水,提早发现心脏衰竭的征兆,尽快接受治疗。
由南洋理工大学与陈笃生医院新发明的医疗仪器,利用声音感应器,探测空气经过肺部时,是否会噼啪作响。这个声音是肺水肿所致。
病患只须把看似听诊器的圆状仪器放在胸口或背部10秒,便可测出肺是否积水,并在手机上查看结果。与仪器相连的手机应用会显示“正常”或“不正常”的字眼。
陈笃生医院心脏内科主任符致源医生在记者会上说:“这个仪器适合已诊断出患有心脏衰竭,或是有心脏衰竭病历的人。”
他说,心脏衰竭病患经常会气喘,但有些人会以为情况不严重而没有就医,等到情况恶化已经得送急诊室了。
还需让心脏衰竭病患试用 确认仪器敏感度与准确度
符致源透露,本地公共医院每年有5000多人因心脏衰竭入院。“对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而言,这个数目相当可观。”
他说,要是病患能在家检查肺是否积水,一旦测出肺水肿,便可及时复诊,让医生调整药物排除水分,如促进排尿或限制摄入水分。
新仪器仍处于雏形阶段,还需再进行测试,因此未能提供给病患使用。
符致源说,开发团队接下来会为陈笃生医院的300多名心脏衰竭病患探测肺水肿,确认仪器的敏感度与准确度。
率领开发团队的南大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徐维说,团队首先收录与分析86个人肺部发出的声音,以辨识肺水肿的发声特征,其中30至40人是心脏衰竭病患,其余是健康的人。
然后,团队再按这些特征开发演算法,算出接收到的声音是否属于肺水肿。
肺水肿是充血性心脏衰竭的一种征兆。当心室无法把从肺部接收到的血液输送出去,心脏内乃至肺静脉与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就会上升,把液体推回肺泡里,以致空气经过的时候,会噼啪作响。
符致源说,虽然医生都能用听诊器聆听肺部的声音,判断病患是否肺积水,但判断毕竟是主观的,难免会因人而异,开发探测技术,除了方便病患,也希望能提供一种较客观的诊断方法。
三家公司有意与南大合作把产品商业化
徐维说,南大研究团队已为仪器申请专利,并准备通过起步公司把产品商业化,已有三家公司表示有意合作。他估计仪器的售价会介于100元至250元。
陈惠卿(71岁,退休小贩)因心脏衰竭,过去三年每年入院至少一次。她说,这个仪器的好处是容易使用。“手机显示蓝色就是正常,红色就是肺积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