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界崛起新势力

就势

论市

周文龙

chewbl@sph.com.sg

本地房地产界新一代领导人接连涌现,掀起后浪推前浪的新气象,但这些“新势力”的迅速崛起,

难免令人思忖房地产界是否即将出现翻天覆地变革,房地产公司即将面临大洗牌。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过去几个月,本地几家房地产公司的领导人事调动,特别吸引我的眼球。

先说本地房地产巨头凯德集团(CapitaLand)前任总裁林明彦在6月突然宣布今年底退休,令业界大感意外。随后两个月,集团敲定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人选,接棒的是首席投资官李志勤。

李志勤年仅43岁,不但是凯德集团最年轻的总裁,也是本地大型上市公司最年轻掌舵人之一。不过,他加入凯德已有10年之久,曾担任凯德旗下服务公寓公司雅诗阁(Ascott)的首席执行官。他带领公司取得净利增长,并在多地拓展业务,具备可令人信服的资历。

这里不得不提凯德集团用人方面的大胆魄力。在这个讲究高效率,要求马上看见成绩的企业世界里,一些大公司在选择领导人才时,往往从外部“空降”经验丰富的老手。

就如新加坡邮政(Singpost)“空降”的总裁保罗·库茨(Paul Coutts),在物流与邮政业有超过20年经验。华侨银行行政总裁钱乃骥也是从外部空降,是熟悉大中华区金融市场的资深银行家。

反之,从林明彦到李志勤,凯德遵循内部提拔模式,一来维持企业文化,二来反映了凯德在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优异能力。

如果说凯德集团领导层的变动令人意外,华业集团(UOL)副总裁粘为信升任总裁的消息则相对在预料之中。他将接任明年1月底卸任的魏练庆。

粘为信59岁,加入华业集团25年,房地产经验非常丰富。华业集团能赶在集体出售热潮前,以较低价格收购Amber 45和The Tre Ver地段,粘为信的功劳应记上一笔。

本月还有一项令人关注的人事变动,就是和美置地(Ho Bee Land)主席兼总裁蔡天宝的儿子蔡伟成将升任集团副总裁。这显然是家族企业的交接。

蔡天宝是本地华社领袖,一直积极推动会馆、社团和华族文化中心的发展。不过,他所掌舵的和美置地(Ho Bee Land),一些人或许并不那么熟悉。

其实,和美置地是升涛湾私宅项目的先锋,项目如御丰轩(Cape Royale)、涛源湾(Seascape)和翠珀湾(Turquoise)等,曾引起城中话题。

近年来,和美置地把业务延伸至澳大利亚、中国和英国,特别是在英国收购了多个房地产项目。

蔡天宝在谈到接班人课题时曾说:“我们必须代代相传,不但要找出下一代接班人,也要开始发掘三四十岁的第三代接班人,这毕竟是千秋大业、事关发展的大事。”

他选中的和美接班人蔡伟成,现年43岁,加入集团超过15年,除了协助集团开发澳大利亚和中国业务,最近也主导集团在欧洲的投资。

如果把时间拉后一些,过去几年出现掌舵人接替的房地产公司还有:郭令明儿子郭益智接管城市发展(CDL);泰国富商苏旭明次子苏华钦(Panote Sirivadhanabhakdi)出任星狮地产(Frasers Property)总裁;联明集团(Lian Beng Group)主席王邦益的房地产公司新联明发展(SLB Development)分拆上市,由长子王荣强担任新公司总裁;以及林镇成创办的集永成(Chip Eng Seng)由女婿谢礼铭接手等。

传统房地产经营模式
颠覆世代显然不适宜  

本地房地产界新一代领导人接连涌现,掀起后浪推前浪的新气象,但这些“新势力”的迅速崛起,难免令人思忖房地产界是否即将出现翻天覆地变革,房地产公司即将面临大洗牌。

房地产作为传统行业,多年来相对稳定。在很多人眼中,买房子是一辈子的事,拥有房子就要拥有一辈子,房地产公司利用人们怀抱的拥房梦想,凭借“买地—建房—卖房—再买地”的经营模式,建立财富与稳固霸业。但在这个颠覆世代,没有什么东西是长长久久,传统的房地产经营模式显然也会受到挑战。

事实上,纵观这一群房地产界的“新势力”,他们大多拥有一定的资产管理能力、着重稳定资金流、关注不同区域和类别的房地产项目,以及不拘泥于本地私宅市场。

未来房地产业料进入“资金年代”

例如,李志勤刚上任两天,凯德集团连续宣布两项收购,包括以8亿3500万美元(约11亿4000万新元)在美国收购包含16个永久地契的“多家庭”(multifamily)房地产项目。

因为这笔交易,让我进一步认识“多家庭房地产”这个有如长租公寓的房地产类别,发现当“包租公””包租婆”原来是引领房地产业的新趋势。

郭益智接手城市发展后,该集团动作频频,除了标地,还宣布打造基金管理平台,和中国共享办公业者办伴(Distrii)携手推出本地最大共用工作空间等。

房地产另一巨头星狮地产,在新总裁苏华钦的率领下,侧重发展工业和物流园业务,抓紧电子商务崛起所产生的商机。

未来的房地产业,预料将进入“资金年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事业固然重要,但发掘更为稳定收入的资产(长租公寓、学生宿舍、共用工作空间),以及掌控资金运营的能力(资本再循环、杠杆率、基金管理平台)将显得更为重要。

房地产界的新势力在新时代里攻城掠地,谁能突破传统运营模式,把握市场未来,就能成为未来的行业主导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