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的意义

就势

论市

许丽卿

kohlykg@sph.com.sg

保留区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公民教育,让后代更能了解先人的生活、文化,从而弘扬传承的重要、美德。

若把灯红酒绿的商业活动注入历史悠久的保留区内,将会是一大讽刺。

人们不禁会问:国家有必要负起昂贵的保留费用来成全这些酒肉场所吗?

白天的中峇鲁保留区街上显得幽静,两旁的改良信托局楼房则显得特别有个性。入夜,这个街区则摇身一变,成为热闹的餐饮区。

不愧是全球最有风格的50个街区之一,中峇鲁除了有文化气息的历史保留建筑,还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美食。它就像是隔壁闹市旁一条没太多人经过的街,仍保留城市的传统元素,而因其闹中取静、迷人独特风格,被不少时尚潮人视为最佳居住的地方。

一个朋友就因为看中该地区的独特气质,三年前不惜砸下80多万元,买下一间屋龄只剩下40多年的四房式单位。房子买后不久,他就有点后悔,因为随着附近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原本既有个性又颇宁静的居住环境就被破坏了。

附近的一些老居民也和这个朋友一样,受不了商业味越来越浓的居住环境,哀叹该地区已失去早期的特色,也担心区内商业活动和居民要求的宁静生活会失衡。

上星期,市区重建局说,经过同中峇鲁居民及基层领袖讨论及征求意见后,决定重新划分这个保留区住宅一楼的商业用途,更透明地阐明区内哪些地段可作商业活动,以便打造成一个更有活力的社区。

重新规划商业用途地段的举动,可让中峇鲁在维持区内商业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兼顾居民的需要,在商业及住宅两大用途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近年来,中峇鲁虽然保留五六十年代的旧面貌,商业活动却也有所激增;咖啡馆、餐馆、文创小店、书店、酒廊等一窝蜂进驻这充满装饰艺术氛围的老区,瞬间让它们在时下社交网络年代又开始流行起来。

有居民不敢让女儿夜归

然而,这也必须付出不少社会代价,例如居民得承受商业活动所带来的额外噪音、卖酒场所泛滥所衍生的社会问题,以及停车设施不足造成居民的交通不便等。

有个住在中峇鲁将近30年的读者,就曾投诉自从住家楼下有家酒馆出现后,她都不敢让女儿夜归,因为常有酒客在餐馆打烊后,因为喝多了两杯而在她住家楼下的楼梯口呕吐、醉倒甚至闹事。

有关当局这次重新划分中峇鲁商业用途地段的做法固然好,但更应该进一步设定保留区内所允许、或受数量限制的一些商业活动。

近年来,中峇鲁虽然从一个老人区蜕变成一个老少咸宜的时尚SoHo,可是也引来一些“不速之客”。

如果在中峇鲁的几条老街逛一逛,不难发现这小小的住宅区内竟然有多达十几间按摩院,而这个行业难免会令人担心有害群之马、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尤其是那些把店面玻璃橱窗贴满海报,看不到内里运作的按摩院。

几年前,一家以钟点租房的小旅馆甚至在中峇鲁开业,顿时给这充满气质老区氛围的社区,增添了一些不良色彩。

保留区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公民教育,让后代更能了解先人的生活、文化,从而弘扬传承的重要、美德。若把灯红酒绿的商业活动注入历史悠久的保留区内,将会是一大讽刺。

人们不禁会问:国家有必要负起昂贵的保留费用来成全这些酒肉场所吗?

赋予保留建筑新用途

中峇鲁依然是个住宅区,区内有800个住宅单位及约2400名居民,他们为何不能像其他住宅区的居民一样享有一个正常、幽静、安逸的居住环境?

新加坡被称为小红点不是没有理由的。虽然土地资源很有限,可是它那干净、绿化、新旧交加的城市风貌却享誉全球。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保留一些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是极为昂贵的。那些保留建筑所占的土地必有它的机会成本,因为保留也等于牺牲另一个迫切需要土地用途所可能带来的利益。

当然,保留一些值得保留的历史建筑有其一定的意义。让一些丰富文化遗产的建筑物融入现代摩天玻璃大楼,可为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及旅客带来活生生的历史教育,也让市容呈现独特的建筑层次感,这其中意义绝对不是经济效益所能衡量。

保留建筑若要与时并进,就得赋予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一个新的用途,而非为了保留而让它原封不动,那会显得奢侈又没多大意义。

环顾四周,不难发现很多保留下来的旧建筑物都已经和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前身为旧圣婴女修道院的教堂大楼已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娱乐城赞美广场(CHIJMES);我国电影院史中元老之一的金华戏院已摇身一变成卫理公会花菲教堂(Fairfield Methodist Church);本地第一代公共泳池的里峇峇利公共泳池,也改头换面成今天聚集饮食场所的The Foothills等。

加强管制保留区商业活动

政府若不加强管制一些历史保留区的商业活动,而完全让自由经济支配市场机制,那么中峇鲁将在不久的将来恐怕也会步上达士敦山或如切保留区的后尘,常被警方突击进行扫黄活动而让该区声誉受损,最终甚至会影响其他商业活动及居民的生活。

到底“保留”的意义何在?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个课题。我们要怎样更好地利用一些保留建筑,赋予新生命力,让它们有更大的保留意义以及与时俱进。

一些决定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例如坐落在中央商业区内的寅杰公共游泳池(Yan Kit Swimming Complex),早于1952年启用,自2001年关闭后就一直是空置状态,没有妥善地去处理。直到去年,有关方面才透露这个废置了超过15年的游泳场馆,将改建成社区体育场。

因为建造和维修新泳池的费用过高,它将不会回到泳池原貌,只能改建成适合多代同堂的社区体育设施。基于它的丰富历史和独特建筑设计确实值得保留,但让它原封不动地“保留”超过15年而不去善加利用,则显得有点浪费资源。

随着本地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的步伐日益迅速,多种土地用途的竞争将会加剧,保留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就因此变得加倍艰巨和棘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