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心理专家认为,有必要检讨校园内推广心理健康意识活动的成效,并加强教育,以确保可消除这些误解,好让年轻病患不会抗拒求医。
心理卫生学院针对近千名14岁至18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近半数会把心理疾病同贬义词挂钩,凸显本地青少年对心理疾病普遍存有误解和负面既定印象。
受访心理专家认为,有必要检讨校园内推广心理健康意识活动的成效,并加强教育,以确保可消除这些误解,好让年轻病患不会抗拒求医。
调查研究也发现,女生对心理疾病的想法一般会比男生更有一厢情愿的假设(wishful thinking),例如她们认为“只要用爱心和善心,就能改善病况”,或“如果亲戚患心理疾病,我知道他们在我的劝说下能康复痊愈”等。
男生则普遍反映出他们比较不谅解心理疾病患者,较不会做出一些支持病患的举动,或说出支持他们的话等。
这项在前年进行的调研共有940名中三至中五,以及初级学院一二年级的学生参与。男生占52.9%;公民占85.6%;华族占82.2%、马来族占4.4%、印度族有8%,其余为欧亚裔等。
当被问及“你听到‘心理疾病’时会联想到什么词汇”时,44.5%学生用至少一个贬义词,包括:疯子、古怪、恐怖、笨蛋、得避开、危险等。
四分之一(25.5%)则用了“可怜”“凄惨”“需要人们关爱”等词汇,反映学生同情病患的一面。
负责领导研究团队的心理卫生学院研究部主任苏巴玛宁(Mythily Subramaniam)助理教授受访时说,最令她担忧的是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负面既定印象。
例如,46%说自己若患心理疾病会感到“丢脸”,而35%觉得多数朋友会认为他们“软弱”才患病。23%说如果有亲戚患病,他们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苏巴玛宁说:“我认为学生为心理疾病贴上标签,会导致他们真正患病时选择不求医,因为他们不愿被证实患病。调研的其他环节也显示他们的心态是‘如果亲友患病,我还能接受,但我不希望自己是病患’。这令我蛮讶异的,因为这虽然是人们常有的心态,但我原先以为年轻人对心理疾病的接受度较高。”
仅22.6%学生曾参与推广心理健康意识活动
令她担忧的另一点是仅22.6%学生说曾参与推广心理健康意识的活动。
“我认为实际参与率应该更高,因为各校多少都有类似活动。少于四分之一记得曾参加过,显示大部分人参加活动后几乎没有内化任何知识,因此相关机构有必要重新检讨和审视这类活动的有效性。”
这篇发表于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写道,用影像来配合教材的教育课程,应该是最能有效消除人们对心理疾病误解的方式;课程应定期举行,甚至融入一般的教材,而不是一次性活动。
苏巴玛宁认为,社会大众有必要意识到心理疾病是常见病。“患病并不意味着是世界末日,不用担心或感到丢脸,因为绝大多数病患在接受治疗后,情况是会好转的”。
她指出,有些心理疾病需要长期的管控,而人们既然能接受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同样需要长期管控的慢性疾病,就不应如此惧怕心理疾病。
“缺乏认知会导致许多误解的情况,例如病患情绪波动就被说成是要引人注意。还有人觉得病患缺乏心理韧力才会患病,我不认同。他们比其他人更有韧力,才可以继续与病魔抗战。”
我认为学生为心理疾病贴上标签,会导致他们真正患病时选择不求医,因为他们不愿被证实患病。——心理卫生学院研究部主任苏巴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