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海水淡化厂投入运作 我国自产水供提高到七成

这七成借助科技自产的供水中,三成是淡化海水、四成是新生水。至于其余30%的水供,则来自遍布全岛的17个蓄水池,以及每天从柔佛河抽取的最多2亿5000万加仑生水。

我国第三座海水淡化厂​——​大士海水淡化厂4月起逐步投入运作,每天生产的水量可满足20万户家庭的需求,​并​将新加坡的淡化海水供应,从满足总体需求的25%增至30%。这也意味着,我国有多达七成的供水是自我生产的。

这七成借助科技自产的供水中,三成是淡化海水、四成是新生水。至于其余30%的水供,则来自遍布全岛的17个蓄水池,以及每天从柔佛河抽取的最多2亿5000万加仑生水。

根据1962年签署的新马水供协定,新加坡每天可从柔佛河抽取上述生水​,处理后再把一部分卖回给马国。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日前批评这个水供协定“太贵”,并表示待马国政府处理完其他重要事项后,将与新加坡就水供协定重启谈判。

目前,我国的每日用水需求量达4亿3000万加仑,并有可能在2060年时翻倍增加至8亿6000万加仑。

不过,随着第四座与第五座海水淡化厂,即滨海东厂与裕廊岛厂在2020年建成,五座海水淡化厂所能生产的水量,将能继续满足我国2060年时30%的水供需求。再加上新生水的产量,我国到时将有多达85%的水供可自给自足。

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昨早(6月28日)为新海水淡化厂主持开幕仪式时强调:“海水淡化和新生水一样,都是不受天气影响的水供来源。海水淡化能更有效地辅助新加坡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新加坡尤其脆弱,因为我们无论干旱还是下雨都会受波及。更频繁的暴雨会造成淹水,而长时间的干旱却又会威胁(我国)水供安全。对于像新加坡这种会因缺水而影响生存的国家来说,气候变化只会加剧我们的挑战。”

马善高解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须不断地展开长期规划。

提及我国这些年来在水供保障与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投资时,马善高强调,建造设施需要时间,新加坡得在需求增加前就提前投资,否则有可能得对抗干旱。

他说:“要做到这一点,就须为水资源设下正确的定价。这个定价得能够反映每一滴水资源的长期成本。这些水资源很可能会来自于新生水和淡化海水。”

采用溶气气浮过滤 减少清洗更换薄膜频率

耗资2亿1700万元、用了约两年建成的大士海水淡化厂每天能为我国增添多达3000万加仑的水量,足以装满约54个奥林匹克标准型游泳池。

这个新海水淡化厂设于大士南一带,介于本地首座与第二座海水淡化厂,即新泉与大泉之间,聘有35名员工。它也是本地首个结合了两层初步处理程序,即溶气气浮过滤(Dissolved Air Flotation)与超滤步骤的海水淡化厂。

公用事业局供水(水厂)署署长郭英华受访时说,大泉海水淡化厂用超滤膜过滤,却没有溶气气浮过滤,因此当海水中的青苔较多,或是海水中有油渍时,超滤膜和反向渗透(Reverse Osmosis)膜会时而阻塞,工作人员不得不更频繁​地​做化学清洗,甚至得更换薄膜。

“了解这层问题后,我们确保新海水淡化厂采用溶气气浮过滤,希望能有效过滤掉杂质,减少清洗或更换薄膜的频率,减少些许成本。”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尚德教授(Shane Snyder)受访时说,四面环海的新加坡有取之不尽的海水,海水淡化让我国能充分利用这个资源,确保现在与未来的新加坡人都有可靠的水源供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