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粮局要用生物科技 改良三蔬菜品种

宋慧纯 报道

hcsong@sph.com.sg

农粮兽医局正在公开征求研发改良小白菜、菜心和芥兰菜种的计划书,最终是要生产能抵抗恶劣天气、虫害影响,并能提早收割,以及能将产量提高30%的菜种。

这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gene editing)取得优良蔬菜品种的研发计划,在让国人吃到优质蔬菜的同时,也提高本地叶菜的产量。

根据刊登在政府电子商务网站GeBiZ的资料,农粮兽医局已开始向机构征求研发改良小白菜、菜心和芥兰菜种的计划书。征求书中提到的CRISPR-Cas9生物科技,是进行植物育种的最新技术,能同时把多个理想的基因特质集中在同一棵植物内,进而培育出最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优良菜种。

换言之,有兴趣的研究员可向农粮局提呈使用上述技术或类似技术培育改良版蔬菜的研究计划。改良版菜种必须能承受至少多两个摄氏度的高温及长达30天的干旱。它们从成长到收割的所需时间也必须比现有菜种快10天,进而将产量提高30%,每年有额外两轮到五轮的收成。

这个研发项目为期五年,进行研究的机构可获高达七成的合格费用资助,顶限为420万元。

农粮局注明,进行研究的主导者必须是本地研究机构或高等教育学府,而且必须与有能力将改良版蔬菜打造成商业产品的伙伴机构合作。改良版菜种必须在研究项目结束后的三年内面市,种子售价最多只能比现有品种贵30%。

农粮局说,计划书应专注于培育具有最理想特质的改良菜种,包括快速生长、高产量、耐热等。

招标截止日期是今年8月24日。

培育蔬菜只需几个月  

学者指出,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培育蔬菜可能只需几个月,比传统育种要花数十年快得多。新技术还可把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编入菜种。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主任俞皓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解释,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基因剪刀”,操作简单且高效,能让研究人员更快地实现基因的定点编辑。

谈及人们可能对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仍存质疑,也是淡马锡生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的俞皓解释,目前用CRISPR-Cas9科技进行的基因编辑,并不含外源基因,而只是对蔬菜内部的基因改造,从而使蔬菜能快速生长、抗害虫,以及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陈明浩博士也解释,大家必须分辨出传统基因改造食品和由基因编辑技术改造食品的不同。

他说,使用CRISPR-Cas进行基因编辑并不包含植入外来元素,而是改造植物本身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谈及吃这类蔬菜是否存在任何风险,他说这无关技术,真正应该做的是进行大量试验,确保食物安全食用。

陈明浩说,在符合监管条例的情况下妥善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需承担的风险微乎其微。但他指出,科学家必须确保使用正确的试剂(reagent),及确保农作物内没有任何残留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