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智富
相信4%法则的人认为,每年从退休储蓄提出不超过4%,这笔储蓄便可耐上30年。然而,若对这个4%法则的结论全盘照收,很大的可能性是你到了晚年将跌入财务深渊、晚景淒涼。
多年来,人们在做退休储蓄规划时,信奉一个神奇数字——“4%”。
相信4%法则的人认为,每年从退休储蓄提出不超过4%,这笔储蓄便可耐上30年,因为退休储蓄每年会产生利息或其他回报,填补所提取的部分,在最完美的情况下,退休储蓄甚至永远花不完。
一些人利用这个法则举一反三,计算出退休时所需的金额。
每年开支 ÷ 4% = 退休所需储蓄
例如你预计退休后每月开支约3000元,一年总支出即3万6000元;3万6000元除以4%,储蓄目标为90万元。
根据4%法则,90万元可耐30年,如果人的寿命是85岁,而你又已经拥有90万元的资产,理论上你可在55岁退休。
这听起来很难以置信是吧?如果没有把公积金储蓄用来买房子,要在55岁累积到90万元的退休储蓄并非不可能的事。
然而,若对这个4%法则的结论全盘照收,很大的可能性是你到了晚年将跌入财务深渊、晚景淒涼。
4%法则的起源
首先,我们要了解4%法则的起源。
最先提出4%这个神奇数字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他在1994年分析过去75年的股市及退休个案后,归纳出只要在退休第一年,从退休储蓄中提取不超过4.2%,之后每年依据通货膨胀率微调,退休储蓄到了两腿一伸的那天,也都还花不完。
1998年,美国三一大学的三名教授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提款率若不超过4%,退休储蓄耐上30年或更久的成功率是95%,而支撑这一法则的最安全资产配置比例是股票75%、债券25%。
值得留意的是,这个法则并非万无一失,它仍有5%的机会可能失败。
不论是1994年到现在,或1998年到现在,全球市场经历了许多变化——互联网泡沫破灭、九一一恐怖袭击、全球金融海啸,乃至近期的英国脱欧,投资环境已经彻底改变。
4%法则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假设资产增值或回报率每年可达4%,这在金融海啸之前还有可能,但过去十年的利率环境,让寻找稳赚4%回报率的投资工具变成一个巨大挑战。
4%年回报率不容易
Fundsupermart投资顾问及客户服务助理总监凌国伟说:“要在今时今日的投资环境取得高于4%年回报率并不容易,我们目睹全球市场波动从一端至另一端,这对投资组合的表现造成影响,也影响取得长期稳定回报率的能力。”
要让退休储蓄更耐久,投资组合的配搭是关键,调低提款率是另一个选择。
如果担心投资组合无法取得4%回报率,或担心通货膨胀会影响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我们可以把每年的提款率从4%降至3%以制造更多缓冲,或按3%准备更多的退休储蓄。
根据上述的例子,假设你预计退休后每年开支为3万6000元,以3万6000元除以3%,意味着你需要准备120万元应付未来30年的开支,比之前算出的90万元多了三成。
在新加坡,不少人的收入(包括公积金储蓄)都用来供楼,要达到120万元的储蓄目标可能有心无力。
一个解决方法是把房地产也计入退休后总资产内,考虑利用资产套现的方案,如大屋换小屋或申请反向抵押,作为退休收入的来源。
“神奇数字”不再是4%
Fundsupermart投资顾问及客户服务助理总监凌国伟指出,人们不应沉迷于“神奇数字”,在规划退休时,他们需要考虑到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以及医药费越来越昂贵,“如果真的要定下一个数字,我们会建议建立一个在退休时每年可带来5%回报率的投资组合。”
按市场波动调整组合比重
他说:“把4%法则当做一个参考就好,消费者的重点应该放在自己想要过的退休生活,并按照市场波动调整组合让比重还原(rebalance)。”
GYC财务咨询公司(GYC Financial Advisory)助理副总裁李昆运指出,这个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法则,假设投资组合内持有50%至75%的股票,一些研究显示,如果把股票增加到75%,成功率便会提高到98%,但这些都是依据进行研究时候的数据得到的结论。当碰到熊市或市场大逆转时,每年提取4%很快便会把储蓄用完。因此,这未必是最佳法则。
按回报率调整提款率
他认为,每个人的神奇数字都不一样,视他当前的财务状况,以及想要过的退休生活而定。
“较低的提款率可让退休储蓄更耐用,然而更谨慎的策略是,按照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来调整提款率。例如碰到熊市时,提款率就应该降低。”
花旗银行财富管理部门主管陈珊珊表示,近期的研究发现,3%的提款率或许比较实际,但不论是3%或4%都不是神奇数字,关键是要确保从退休储蓄中提取的款项,足够应付可接受的生活水平,同时减低储蓄干沽的风险。
“总的来说,3%到4%的提款率是合理的,但我们必须灵活处理,在环境改变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退休需要可分两部分
李昆运建议人们在做退休规划时,把自己的退休需要分成两个部分——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吃喝玩乐,并利用适合的金融工具照顾两方面的需要。
“考虑以不受市场波动影响的工具支付基本需要,如公积金终身储蓄或保险公司的年金计划,这些计划提供稳定持久的现金流,可应付日常基本需要。
至于吃喝玩乐的需要,就通过其他投资工具来满足,如股息或票息,这些方面的开支可以灵活按照市场情况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