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已经不是今年以来第一次有人因为吃鱼生感染GBS而罹患重病了。今年8月,有一名技工在接连吃了两餐鱼粥,以及晚上光顾火锅店后,半夜上吐下泻,紧急入院后手脚开始陆续坏死,医生不得不将他坏死的手脚给截除。医生后来也在病人身上发现各种细菌,当中也包括生鱼片的细菌GBS。
7月的时候,一名52岁的商人在一周内吃两次生鱼片后高烧39.9摄氏度,连右肩和膝盖都肿胀起来,需动两次手术抽取关节积液,进院验血后,确诊右肩和膝盖受GBS感染。由于感染让关节受损,痊愈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行动能力。
在今年上半年里,公共医院呈报了238起受GBS感染事件,比过去四年每年平均150起高出许多。而且,超过半数是逾55岁的年长者。 有鉴于此,今年7月卫生部、农粮兽医局和国家环境局联合发出文告说,三个部门对受GBS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展开联合调查。今天调查结果出来证实本地今年出现较多起B族链球菌(GBS)感染病例,与食用这些生鱼肉有关联。
为了公众的健康着想,国家环境局宣布新规定,所有售卖松鱼(又叫花鲢、胖头鱼、鳙鱼)、多曼鱼(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周边区域)和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等生鱼肉食品的小贩、食阁和咖啡店等摊位,即日起必须停止售卖所有生鱼肉,受到影响的摊位超过70个。只有当市肆确保所售卖的生鱼肉,从养殖、捕获、运送、储藏到烹饪前处理等各阶段都符合规定后才能再次售卖这些食品。
经过卫生部的调查,本地爆发的GBS感染,主要跟283序列类型(Sequence Type 283,简称ST283)的第三型GBS有关。目前,新感染病例已降至每周不超过五起的基线水平。同时当局也检验了82名与生鱼供应链下游有关人员的粪便样本,这包括零售摊贩和批发商的食物处理人员以及鱼贩,确定他们全都不是ST283型GBS带菌者,因此排除他们是造成公众感染GBS的源头。而在过去两个月从零售食肆、湿巴刹、超级市场和渔港抽样检查的近400份鱼肉中,有20.1%带有GBS病菌,4.1%(约16份)样本带有的是ST283型GBS。这让我们有理由怀疑GBS感染的源头来自于供应链的上游阶段,包括了养殖、捕获、运送和储藏等阶段。
生鱼粥是广东的一道名菜,是将一碟生鱼肉配上滚粥一起吃。我还记得同事第一次带我去吃的时候,我打算把鱼肉放进粥里烫熟,结果还被同事笑我不懂得品尝美食。现在环境局规定所有售卖生鱼的摊贩,必须确保鱼生在上桌前的每个环节都维持在摄氏五度的低温,以保证食用安全。这一新举措无疑将加重摊贩的成本,相信会有部分受影响的摊贩会因此而结束营业,毕竟在新加坡违反这类规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违例者不仅会被记分和罚款,营业执照也有可能因此而被吊销。
其实食用/处理生海鲜可能带来的危害还远不止B族链球菌一种,之前笔者也写过一篇有关处理海鲜后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请点击查看原文以查看。
(感谢作者兔猫-开天辟地授权新加坡眼分享本文。作者为新加坡医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