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来自神明——台湾剧场创造者赖声川在新加坡讲座笔记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赖声川,被誉为“台湾现代剧场的创造者”,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创造美国伯克莱大学最好成绩的戏剧研究博士,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史丹佛大学客座教授,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29岁开始剧场创作,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如影随形》等作品深入人心,为他赢得了“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的称誉。电影作品两部《暗恋桃花源》和《飞侠阿达》,电视作品有300集的《我们一家都是人》等。

文/ @小飞鱼飞起来

        周日下午去Esplanade听了赖导的一场讲座,有幸坐在前排聆听大师分享他多年来从事戏剧创作与教学的创意经验心得,觉得受益良多。由于不允许录音摄像,只在匆忙中记下一些零星散句,都是自己觉得有所启发之处。特此记录,以供分享及将来温习所用。

 

1. 思维殿堂——收集灵感,去标签化

 

在讲到“创意”是怎么产生时,赖导提到了两个观点。

一个观点是:创意来自神明,作者只是记录者,忠实地将上天所赐予的灵感记录下来,便成为伟大的著作。

赖导提到这个观点时,我想起在大学所修的民俗学中,老师曾提及民间所流传的一些传说,它们提到某些穷苦孩子如何在一夕之间由一个大字不识的放牛娃变身为可以连续说唱几十部史诗的神一样的说唱艺人,有的是在石头上趴着睡了一觉,醒来便能满腹经纶,有的是在旷野中放着羊忽然失语,待到又能开口时便可出口成章,仿佛是上天在茫茫人海中选定了他,作为民族史诗的传唱者和历史的见证人。

可是这个观点显然有点令人气馁,因为它将创意局限于被选中的少数人之中,而完全忽视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创意灵感的可能性。

于是赖导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灵感是需要有仓库的,它是一种长时间的累积。

在这里赖导所使用的专有名词是“思维仓库”。就像《神探夏洛克》中所翻译的“思维殿堂”——在人的大脑中,所储存、记忆、整理、分类并加工的思维集合体。类似一个隐秘的虚拟图书馆资料库,被建立在你的大脑之中。

赖导说:要勤快地管理自己的思维仓库。仓库中有多少积蓄,决定了你在需要创意灵感时有多少可利用和参考的资源。

如何管理?一是平时多积累,一些触动了你的场景,一些瞬间闪过的念头,一个画面,一句话,也许在当下都是零碎散乱的,但不妨好好整理收藏在思维仓库之中,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些珍珠就会被串连成一串美丽的项链。

当然我们不可能有卷福这样惊人的记忆力,因此借助剪贴本、纸条、录音等外在手段是必要且有效的。

除了简单的收集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去标签化。如果在思维仓库中有太多的既定概念和条条框框,创意就无法呼吸了。这些条框就像一块块砖头,堵得满满当当,会先绊倒自己。

而如果我们每天带着心中的情绪和偏见去看这个世界,在看清楚之前,我们就已先在上面染了色。如果生活在既定格局之中,就像在自己的周围立起了屏障,我们的眼睛只能够看到自己的心所愿意理解的事情。

所以,不要有太多的标签,接受事物多面化的样子,分类整齐的标签使我们获得安全感,但同时也使我们僵化。不要设定太多彼此对立的概念,因为也许事物本该浑然一体。就像在讲座的最后,一位女生提问:“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哪个更重要?”赖导说:“你的问题中包含太多的概念了。我们在创作时,从来不会将这二者明确分开,各自思考。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就像《等待戈多》这部剧一样,它的内容与形式互相决定,自然天成。”

创意是智慧与方法的结合。

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教创作的技巧,却很少有人专门开一门智慧课。

一个艺术工作者,即使有再高超的艺术技巧,没有智慧,他依然只是一位厉害的匠人。

创意是跨越界限的能力,不同的东西随意组合起来,就会擦出不同的火花。

而智慧是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格局。

 

2. 动机

 

去一直在乎或猜测别人关心什么,不如深刻地问自己:你自己最关心的是什么?

一个作家,在写书前,一直担心写出的书会不会被读者喜欢,他是无法写出好作品的。

一个编剧,在创作前,先设定下这部剧的票房要达到多少万,再去写这部剧,这样的东西是做不出来的。

我们做一件事的动机,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观点,我们的观点,决定了我们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创意的成败在于动机。

我们目前的教育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是因为动机出了问题。

我们想要培养出怎样的孩子?是听话的、顺从的孩子?是所谓成功的、买得起房子车子的孩子?如果每个人都被教育成“只有买房买车才算成功”,结果是环境必定完蛋。那么,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而教育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把世界认识分类、不断标签化事物的过程。所以人的年岁越大,成见越深,越难产生创意。

我们的教育也许应当加入这样的课程:关于临终与死亡的生命课程;关于万事万物之间的因、缘、果的课程;关于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的课程,以及关于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课程。

在此处赖导特别介绍了不丹Samdrup Jongkhar Foundation开办的SJI Educaiton. 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万事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因缘果轮回,及通过禅修式的训练帮助学生与自己的内在世界建立联系。

 

附上SJI Education的网址:http://www.sji.bt/

 

其实还有很多个人感想,希望可以记录下来。可是时间已晚,明早又要开始六点起床然后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可怕生活。想了想还是关电脑睡觉吧。

 

两点总结:

  1. 我很希望中国能早日有临终关怀的生命教育课程。
  2. 教育不应当是禁锢,而应当使人更自由。或者说,更有能力去追求自由。

点击本文最后的“阅读原文”或“read more”,查看“情人节玫瑰花零售批发,多种花束可选,货到付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